握把带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97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握把带改进结构,主要包含一不织布层及一防水层,其中,该不织布层与该防水层贴合;其特点是:该防水层与该不织布层间夹设一具吸水、透气性的夹层,且该夹层厚度系呈不规则状,使该夹层顶缘面呈不规则性起伏状;该夹层顶缘隆起处穿透该防水层形成复数个吸收部,以吸收手汗、热气,其加工方便,且可满足多样变化的需求。(*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缠绕于球拍柄部表面以供手部握持的握把带,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加工简易、快速的握把带结构改进。一般于球拍、球杆柄部,多缠绕着握把带,藉以使手部握持时触感柔软而易于抓握,以避免物体的坚硬外表使手部疲劳并减缓作用于手部的震动、冲击。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习知握把带系概为一长条形的软质带体1,该带体1系由一PU层2及一不织布层3相叠合而成,该PU层2与手部相接触的上表面并形成有光滑的防水层4,当该带体1缠绕于握柄时,先于该不织布层3表面贴附双面胶带或涂布粘剂,以使该带体1粘贴于握柄表面,当使用者抓握于握柄时,由于手部握持力对该带体1形成压迫,利用手部与该带体1间的摩擦力而达到不滑脱的效果,以控制握柄。然而,前述握把带于使用时,由于该防水层4不透水、不透气且表面光滑,使得手部与握把带间的摩擦系数较小,而必须施以较大的力方能握持稳固,否则在运动时,极可能由于手臂挥动对握柄形成离心力,而使球拍、球杆滑脱,在历经长达数十分钟的比赛后,使用者的手部由于须用力握紧握柄而极易疲劳,且该防水层4又难以吸附体热、手汗,导致其握持感差。本技术创作人前曾针对此等缺失创作一种「握把带结构改良(二)」,该先前创作业已获准授予台湾新型第一二四二五六号专利权,请参阅图2所示,其主要包含一带体1’,该带体1’系概由PU弹性层2’、不织布层3’及防水层4’依序相贴叠置构成的长形带状物,其中,该防水层4’一部分被磨除而形成陷落部5’,据使位处该陷落部5’区域处的该弹性层2’得以外露,当使用者手部与该带体1’接触时,手部表面通过该陷落部5’与该弹性体2’接触,该弹性层2’与手部皮肤的摩擦系数较大,不需要用力握持即可达到良好的握持稳固不滑移效果,确可提高握持的舒适感,且手部的汗水及热气亦可通过该弹性层2’材料粒子间的缝隙向外散出,而有助于长时间握持的舒适性。但是,此一先前创作仍有其未尽之处,此即,欲进行磨除该防水层4’作业,系利用磨除轮进行,而该磨除轮的轮缘面形状决定该陷落部5’的形成区域、形状,换言之,必须先行设计、制造该磨除轮,而一个磨除轮仅适用于在该带体1’表面进行单一种形状、特定区域的磨除作业,若欲改变该陷落部5’形成的区域、形状,则必须替换另一个不同设计的磨除轮,不利于握把带少量、多样化的需求,其产业利用价值不易获致提升。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易、快速的握把带改进结构。本技术握把带结构,主要包含一不织布层及一防水层,其中,该不织布层与该防水层贴合;其结构特征在于该防水层与该不织布层间夹设一具吸水、透气性的夹层,且该夹层厚度系呈不规则状,使该夹层顶缘面呈不规则性起伏状;该夹层顶缘隆起处穿透该防水层形成复数个吸收部,以吸收手汗、热气。为使审查员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获致进一步的了解及认同,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于后图1是习用握把带截取一片段的立体图。图2是台湾新型第一二四二五六号专利截取一片段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之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截取一片段的轴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截取一片段的轴向剖视图。请参阅图3、4所示,本技术握把带改进结构较佳实施例一,主要包含一不织布层10、一弹性层20及一防水层30,其中,该不织布层10、该弹性层20及该防水层30依序叠置贴合,此部份概与习见者相同;该防水层30与该弹性层20间夹设一夹层40,该夹层40系由具透气、吸水性的材料制成,且该夹层40厚度呈不规则变化,据使该夹层40底缘面平贴该弹性层20,而该夹层40顶缘面不规则性地呈凹凸起伏状,该夹层40顶缘隆起处穿透该防水层30形成复数个吸收部41,以吸收手汗、热气。前述较佳实施例一在制造时,系先将该弹性层20与该不织布层10叠置相贴,而后在该弹性层20外表面涂布形成厚度不一致的该夹层40,待该夹层40定形后再施以防水处理,使于该夹层40外表面形成厚度均一的该防水层30,且该防水层30顶缘面依循该夹层40呈现凹凸起伏状;而后,将制成的握把带利用磨除轮施以磨除作业,使该防水层30隆起部份被磨除,而位于此部份底缘的该夹40显露于外形成复数个该吸收部41,以吸收手汗、热气;由于该防水层30缘面在施以磨除前,即依循着该夹层40呈现凹凸起伏状,该磨除轮的轮缘面并不需要特别设计制作,即可在握把带表面加工形成形状、分布区域皆具随机变化的该吸收部41,其加工困难度低,且可满足多样变化的需求,其产业利用价值高。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主要系例示应用于羽球拍的握把带,其概与前述较佳实施例一雷同,二者不同处主要系在于较佳实施例二系包含一不织布层10、一夹层40及一防水层30,且该夹层40系形成于该不织布层10与该防水层30之间,其底缘面平贴于该不织布层10,而无较佳实施例一之弹性层。权利要求1.一种握把带改进结构,主要包含一不织布层及一防水层,其中,该不织布层与该防水层贴合;其特征在于该防水层与该不织布层间夹设一具吸水、透气性的夹层,且该夹层厚度系呈不规则状,其顶缘面呈不规则性起伏状;并且,该夹层顶缘隆起处穿透该防水层形成复数个吸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把带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不织布层与该夹层间设有一弹性层,且该夹层平贴于该弹性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握把带改进结构,主要包含一不织布层及一防水层,其中,该不织布层与该防水层贴合;其特点是:该防水层与该不织布层间夹设一具吸水、透气性的夹层,且该夹层厚度系呈不规则状,使该夹层顶缘面呈不规则性起伏状;该夹层顶缘隆起处穿透该防水层形成复数个吸收部,以吸收手汗、热气,其加工方便,且可满足多样变化的需求。文档编号A63B49/08GK2399060SQ9921863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赵令模 申请人:乔国皮革厂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握把带改进结构,主要包含一不织布层及一防水层,其中,该不织布层与该防水层贴合;其特征在于:该防水层与该不织布层间夹设一具吸水、透气性的夹层,且该夹层厚度系呈不规则状,其顶缘面呈不规则性起伏状;并且,该夹层顶缘隆起处穿透该防水层形 成复数个吸收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令模
申请(专利权)人:乔国皮革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