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矽肺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270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包括北沙参、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地黄、石斛、玉竹、浙贝母、瓜蒌、炙枇杷叶、紫菀、款冬花、法半夏、当归、丹参、桔梗、生甘草、地龙、陈皮、化橘红、茯苓、蛤蚧、生黄芪、桑白皮、水蛭、炙麻黄、紫河车、柴胡、阿胶、杏仁、茜草、小蓟、地骨皮和白薇。该中药制剂具有辨证论治的优势,克服了传统西药无法区分证型进行对证治疗,有效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矽肺又称硅肺,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矽肺是尘肺中最常见、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我国每年有为2万例左右的尘肺新患者出现,其主要发病特征呈职业化分布,即环卫工人、矿工、交警、教师等长期粉尘接触群体。因此,尘肺作为一种主要的呼吸道职业病,其防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通过对其病因进行分析,主要由:1、空气中粉尘浓度,即游离SiO2含量在环境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越高,粉尘浓度越大,则造成的危害越大。粉尘浓度以mg/m3表示,当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较大,且浓度很高(数十甚至数数百mg/m3),长期吸入后,肺组织中形成矽结节;2、接触时间,矽肺的发展是一个慢性过程,一般在持续吸入矽尘5~10年发病,有的长达5~20年以上。但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可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3、粉尘分散度,分散度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量度,以粉尘中各种颗粒直径大小的组成百分比来表示。小颗粒粉尘所占的比例愈大,则分散度愈大。分散度大小与尘粒在空气中的浮动和其在呼吸道中的阻留部位有密切关系。直径大于10um粉尘粒子在空气中很快沉降,即使吸入也被鼻腔鼻毛阻留,随擤涕排出;10um以下的粉尘,绝大部分被上呼吸道所阻留;5um以下的粉尘,可进入肺泡;0.5um以下的粉尘,因其重力小,不易沉降,随呼气排出,故阻留率下降;而<0.1um以下的粉尘因布朗氏运动,阻留率反而增高;4、集体状态,人体呼吸道有一系列的防御装置,吸入的粉尘,首先通过鼻腔时,因鼻毛的滤尘作用和鼻中隔弯曲而阻留,一般为吸入粉尘量的30%~50%;进入气管、支气管的粉尘,极大部分可由支气管树的分叉、黏膜上皮纤毛运动而阻留并随痰排出;部分尘粒被巨噬细胞或肺泡间质巨噬细胞吞噬成为尘细胞,尘细胞或未被吞噬的游离尘粒可沿着淋巴管进入肺门淋巴结。其并发症多见肺结核、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等,严重者甚至有自发性气胸发生。然而不幸的是,西医对于矽肺没有给出相应的有效的治疗方式,患者进行性或(和)永久性的丧失体力,并最终导致残废或死于呼吸衰竭或死于其他并发症,西医仅能够在其确诊后,建议患者脱离粉尘作业,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理措施,特别是对于其并发症,如肺结核的药物治疗,以此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中医在对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过程中注重整体研究,运用辨证论治方式全面了解疾病,将尘肺病归属中医肺痹范畴,归纳为肺气虚、肺阴虚、痰浊阻肺、瘀血阻络四个证候,然而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医疗条件的提高,单一证型的肺痹较难见到,往往是虚实夹杂的证型,肺脏气阴两虚、痰浊瘀血内阻,因此通过辨证论治,给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止咳化痰药物,对证治疗,中医中药在防治尘肺病方面有着西药不能替代的优势。特别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和中医药的有机结合,许多中药及中药提取物广泛应用于尘肺病临床研究、治疗中,为临床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带来了福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的中药制剂,具有辨证论治的优势,克服了传统西药无法区分证型进行对证治疗,有效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包括北沙参、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地黄、石斛、玉竹、浙贝母、瓜蒌、炙枇杷叶、紫菀、款冬花、法半夏、当归、丹参、桔梗、生甘草、地龙、陈皮、化橘红、茯苓、蛤蚧、生黄芪、桑白皮、水蛭、炙麻黄、紫河车、柴胡、阿胶、杏仁、茜草、小蓟、地骨皮和白薇。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北沙参25g~35g、人参15g~20g、麦门冬25g~35g、五味子10g~15g、生地黄30g~35g、石斛25g~35g、玉竹15g~20g、浙贝母10g~15g、瓜蒌15g~20g、炙枇杷叶10g~15g、紫菀15g~20g、款冬花10g~20g、法半夏10g~15g、当归20g~30g、丹参15g~20g、桔梗10g~15g、生甘草15g~25g、地龙5g~10g、陈皮15g~20g、化橘红10g~15g、茯苓25g~30g、蛤蚧20g~30g、生黄芪20g~30g、桑白皮10g~20g、水蛭5g~8g、炙麻黄6g~10g、紫河车10g~15g、柴胡10g~15g、阿胶10g~15g、杏仁6g~10g、茜草10g~15g、小蓟10g~15g、地骨皮10g~15g、白薇10g~15g。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北沙参30g~35g、人参15g~20g、麦门冬30g~35g、五味子10g~15g、生地黄30g~35g、石斛25g~30g、玉竹15g~20g、浙贝母12g~15g、瓜蒌15g~20g、炙枇杷叶10g~15g、紫菀15g~20g、款冬花10g~15g、法半夏10g~12g、当归25g~30g、丹参15g~20g、桔梗12g~15g、生甘草20g~25g、地龙5g~10g、陈皮15g~20g、化橘红10g~15g、茯苓25g~30g、蛤蚧20g~25g、生黄芪25g~30g、桑白皮10g~15g、水蛭5g~8g、炙麻黄6g~9g、紫河车10g~15g、柴胡12g~15g、阿胶10g~15g、杏仁6g~8g、茜草10g~15g、小蓟10g~15g、地骨皮10g~15g、白薇10g~12g。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北沙参30g、人参15g、麦门冬30g、五味子10g、生地黄30g、石斛30g、玉竹20g、浙贝母12g、瓜蒌15g、炙枇杷叶15g、紫菀15g、款冬花15g、法半夏12g、当归25g、丹参15g、桔梗12g、生甘草20g、地龙10g、陈皮15g、化橘红10g、茯苓30g、蛤蚧25g、生黄芪25g、桑白皮15g、水蛭8g、炙麻黄9g、紫河车15g、柴胡12g、阿胶10g、杏仁8g、茜草15g、小蓟15g、地骨皮15g、白薇12g。其中,所述中药制剂按常规工艺加入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水丸、微丸、分散片、口腔崩解片、丸剂或口服液体制剂。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制备成口服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第一步,按重量取北沙参、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地黄、石斛、当归、丹参、地龙、陈皮、化橘红、蛤蚧、生黄芪、水蛭、紫河车、柴胡、杏仁、地骨皮和白薇分别洗净,粉碎,混合在一起,随后加入阿胶,再加入相对于该步获得的混合药材质量8~10倍量的醇浓度为80%~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所得的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0.5g生药/ml,用酸调节pH为1.5~4,放冷,滤过,滤液上树脂体积相当于生药药液体积2~4倍的大孔树脂柱,先用1~1.5倍柱体积水冲洗,水洗液弃去,再用2~3倍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至浸膏,60℃真空干燥,取出,粉碎,获得粉末;第二步,将余下原料药组分分别洗净,按比例混合,先加上述药材总重量的3-5倍的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北沙参、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地黄、石斛、玉竹、浙贝母、瓜蒌、炙枇杷叶、紫菀、款冬花、法半夏、当归、丹参、桔梗、生甘草、地龙、陈皮、化橘红、茯苓、蛤蚧、生黄芪、桑白皮、水蛭、炙麻黄、紫河车、柴胡、阿胶、杏仁、茜草、小蓟、地骨皮和白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矽肺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北沙参、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地黄、石斛、玉竹、浙贝母、瓜蒌、炙枇杷叶、紫菀、款冬花、法半夏、当归、丹参、桔梗、生甘草、地龙、陈皮、化橘红、茯苓、蛤蚧、生黄芪、桑白皮、水蛭、炙麻黄、紫河车、柴胡、阿胶、杏仁、茜草、小蓟、地骨皮和白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矽肺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北沙参25g~35g、人参15g~20g、麦门冬25g~35g、五味子10g~15g、生地黄30g~35g、石斛25g~35g、玉竹15g~20g、浙贝母10g~15g、瓜蒌15g~20g、炙枇杷叶10g~15g、紫菀15g~20g、款冬花10g~20g、法半夏10g~15g、当归20g~30g、丹参15g~20g、桔梗10g~15g、生甘草15g~25g、地龙5g~10g、陈皮15g~20g、化橘红10g~15g、茯苓25g~30g、蛤蚧20g~30g、生黄芪20g~30g、桑白皮10g~20g、水蛭5g~8g、炙麻黄6g~10g、紫河车10g~15g、柴胡10g~15g、阿胶10g~15g、杏仁6g~10g、茜草10g~15g、小蓟10g~15g、地骨皮10g~15g、白薇10g~15g。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矽肺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北沙参30g~35g、人参15g~20g、麦门冬30g~35g、五味子10g~15g、生地黄30g~35g、石斛25g~30g、玉竹15g~20g、浙贝母12g~15g、瓜蒌15g~20g、炙枇杷叶10g~15g、紫菀15g~20g、款冬花10g~15g、法半夏10g~12g、当归25g~30g、丹参15g~20g、桔梗12g~15g、生甘草20g~25g、地龙5g~10g、陈皮15g~20g、化橘红10g~15g、茯苓25g~30g、蛤蚧20g~25g、生黄芪25g~30g、桑白皮10g~15g、水蛭5g~8g、炙麻黄6g~9g、紫河车10g~15g、柴胡12g~15g、阿胶10g~15g、杏仁6g~8g、茜草10g~15g、小蓟10g~15g、地骨皮10g~15g、白薇10g~12g。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用于治疗矽肺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北沙参30g、人参15g、麦门冬30g、五味子10g、生地黄30g、石斛30g、玉竹20g、浙贝母12g、瓜蒌15g、炙枇杷叶15g、紫菀15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肖华刘凤娟谭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