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何福专利>正文

一种藤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22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藤球。它由若干条箍环(1)编织而成,每条箍环(1)由两条侧箍环(2)和一条介于两侧箍环之间的中箍环(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箍环(3)两端都设有台阶面,该台阶面分为内台阶面(4)和外台阶面(5),它们分设在中箍环(3)的内、外表面。这两个内、外台阶面的设置使得中箍环在编织成型时两箍头对准容易,连接方便,不打滑,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连接的更牢固,提高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藤球,具体说是一种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经过 改进的藤球。技术背景藤球是一种起源于东南亚的运动项目,由于藤球运动的挑战性和 激烈性,藤球运动如燎原之火传遍了马来半岛和东南亚各地,现在已 经成为亚运会的一种运动项目了 。藤球的质量取决于藤的质量及其编制方法,不同种类或树龄的藤条,也会导致质量差异;传统的藤球制 作,首先是将藤条切开成34mm宽和3^knm厚的带子,然后将这些 藤带螺旋折成一个圆圈,就像一个8~12圈的弹簧圈,锢数将取决于藤 带的宽度和最后要求的球的松紧度,由于折成或编织成的藤球不是圆 的,采用大夹子夹住,迫使藤带相互挤縮并形成一个圆球,最后采用 椰油处理,以延长其存放寿命。因此有人针对上述藤条质量的问题及 其编制问题,对藤球做了一些改进,有种泰国藤球,时由塑料带的尾 部相连接成箍环,但这种藤球还存在的问题,涉及其圆度、整个球的 弯曲表面的不对称、使用中不适宜及短的使用寿命;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在上述缺点上所作的改进,名为藤球(专利号87107671)的专 利,其特征是含有几个编织成球形小球的箍环,各个箍环是由长的、整个是平的塑料带子构成,各个带子有曲率半径不变的凸状边缘,还 有波浪状的另一边缘,它的两端相邻接形成了一个截头锥形箍环,一 对箍环被安排成,使带子的凸状边缘沿一共同平面对安置,而其波浪 状边缘相对错开排列,以使编织箍环在波浪状边缘的波谷处交叉。它 解决了原来利用植物藤制作藤球的方法,采用塑料材料来制作藤球, 但是此专利中公开的藤球上的中箍环是一直条,整个直条环的厚度一 样,然后在两端直接打上铆钉孔用铆钉固定连接制作藤球,但是这样 存在着一些问题,当将箍环两端固定连接时,由于两端端面是平的, 而且厚度一样的,因而在固定连接时,不仅两端在对准铆钉孔时容易 打滑,固定不方便,而且对准好固定后由于两端的厚度是中箍环本身 的两倍,因此固定连接后,使用时容易变松,因此连接不牢固,而且 使用寿命不长。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中箍环固定连接时,两端在 对准铆钉孔时容易打滑,固定不方便;固定连接后,使用时容易变松, 因此连接不牢固,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藤球,它 上面的中箍环在固定连接时对准容易、连接牢固,藤球的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 种藤球,由若干条箍环编织而成,每条箍环由两条侧箍环和一条介于 两侧箍环之间的中箍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箍环两端都没有台 阶面,该台阶面分为内台阶面和外台阶面,它们分设在中箍环的内、外表面。整个藤球由6条箍环编织而成,侧箍环之间连有中箍环,它 们都是通过铆钉在内侧固定连接。在中箍环的两端设有台阶面是为了在连接时能配合使用,中箍环的外表面上还挖有一条沟槽,^R义提高了美观性,还减轻重量,当将中箍环两端编织连接时,内台阶面和外 台阶面就是相接触的面,这两个面通过铆钉固定后,它们加起来的厚 度和中箍环本身的厚度一样,这样在固定时比较方便,而且因为两个 台阶面,使得在固定时,两端不会相互往前滑,提高了稳定性,牢固 性更好。本藤球,所述的外台阶面端面为弧形体,且外台阶面上设有固接 孔。所述的中箍环内表面上设有凹槽,该凹槽的两侧边和所述内台阶 面连接端为斜面。所述的凹槽底面和内台阶面在同一平面上。外台阶 面的弧形端面,是为了在编织时和内台阶面与凹槽两侧边连接端上的 斜面适配,整个斜面是从连接处开始沿着凹槽的方向倾斜的,中箍环 内侧面这端从上往下看成楔形,以使这个斜面顶住外台阶面的弧形端 面,配合紧凑,而且不易打滑,固定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这样用铆钉 固定住内、外台阶面,使得它们不易松动,使用寿命延长。本藤球,所述的内台阶面上设有和固接孔适配的连接孔。这个连接孑L和外台阶面上的固接孔通过铆钉将中箍环两端固定连接,使得整 个藤球能盘成球形。本藤球,所述的侧箍环一端设有锥形缺口,另一端为与该锥形缺 口适配的锥形箍头。当需要编织时,将侧箍环的两端弯过来,锥形箍 头刚好能放入锥形缺口,而且两者重叠配合后的厚度和侧箍环本身的厚度是一样的,使得在固定时方便,而且牢固。侧箍环有一个曲率半径不变的凸状边缘和另一个波浪形的边缘,波浪状的边缘包括了五个 等距的波峰和中间介入的波谷,成对的侧箍环是这样编织的,使侧箍 环的凸状边缘沿一个公共平面面对放置,而使它们的波浪状起伏的边 缘相对地交错排列,使得编制的箍环在波状边缘的波谷处交叉,形成 球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 通过两个台阶面的设计,使得中箍环固定连接时,两端在对准 铆钉孔时不易打滑,固定方便;2、 通过台阶面弧形端面和凹槽侧边的斜面设计,使得中糨环固定 连接后,使用时不易变松,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箍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侧箍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 步说明。见图1、图2、图3,本技术一种藤球,是由6条箍环1编织 而成,每条箍环1的两端相互连接在--起。每条箍环1由两条侧箍环2和一条介于两侧箍环之间的中箍环3组成(如图1所示),中維环3两 端都设有台阶面,该台阶面分为内台阶面4(如图2所示)和外台阶面 5 (如图3所示),它们分设在中箍环3的内、外表面,而且内台阶面4 的长度和外台阶面5的长度一样,方便固定时配合。在中箍环3的外 表面上挖有沟槽14,不仅提高了美观性,还减轻了藤球的重量。其中,外台阶面5端面为弧形,且外台阶面5上设有固接孔6 (如 图3、图4所示)。内台阶面4上设有和固接孔6适配的连接孔10 (如 图3、图4所示)。中箍环3内表面上设有凹槽7,该凹槽7的两侧边8 和所述内台阶面4连接端为斜面9,这个斜面在俯视时成楔形,在外台 阶面5和内台阶面4配合时,外台阶面的弧形端面顶住凹槽7两侧边8 上的斜面9:而且凹槽7底面和内台阶面4在同一平面上(如图2、图 4所示)。当编织时,中箍环3上的内、外台阶面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后, 它们的厚度和中箍环本身的厚度一样。还有,侧箍环2—端设有锥形缺口 11,另一端为与该锥形缺口 11 适配的锥形箍头12,侧箍环2的外表面上开有若千和波浪状边缘匹配 的条沟(如图5所示)。当需要编织时,将侧箍环2的两端弯过来, 锥形箍头12刚好能放入锥形缺口 11,而且两者重叠配合后的厚度和 侧箍环2本身的厚度是一样的,使得在同定时方便,而且牢固。侧箍 环2有一个曲率半径不变的凸状边缘15和另-一个波浪形的边缘16, 波浪状的边缘16包括了五个等距的波峰18和中间介入的波谷17(如 图5所示)。成对的侧箍环是这样编织的,使侧箍环的凸状边缘沿一 个公共平面面对放置,而使它们的波浪状起伏的边缘相对地交错排列,使得编制的箍环在波状边缘的波谷处交叉,形成球形。本技术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 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 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藤球,由若干条箍环(1)编织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藤球,由若干条箍环(1)编织而成,每条箍环(1)由两条侧箍环(2)和一条介于两侧箍环之间的中箍环(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箍环(3)两端都设有台阶面,该台阶面分为内台阶面(4)和外台阶面(5),它们分设在中箍环(3)的内、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何福
申请(专利权)人:张何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