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所述防护屏安装在建筑的第一结构楼面,所述第一结构楼面具有预埋的连接件;其包括:防护屏本体,所述防护屏本体用于阻挡坠物;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预埋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防护屏本体固定连接;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防护屏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结构楼面连接,所述第二结构楼面高于所述第一结构楼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硬质防护屏在现场或工厂定型加工完成,安装速度快、工作量小;当下方卸料平台需要使用时,翻转对应位置硬质防护屏,卸料平台使用完后,恢复硬质防护屏位置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安全防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
技术介绍
超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幕墙、砌筑、机电、装修等专业施工在建筑结构尚未封顶时便会提前插入。幕墙安装时,其上部有钢结构、土建施工,高空坠物极易对幕墙施工人员及幕墙板块造成破坏,破碎的幕墙板块又易对地面人员造成更大伤害。因此幕墙安装前需在其上方设置伸出结构的幕墙硬防护,以承接上部坠落的物体,保证幕墙施工人员的安全。传统幕墙硬防护一般采用“悬挑梁+铺板”形式,即通过楼板上的预留地锚往楼外悬挑型钢梁,然后在钢梁上铺设板作为硬防护。此种硬防护安装所需时间长、工作量大、铺板及拆除时存在安全隐患。如防护下方需安装卸料平台倒运砌块、机电管线、装修等材料,由于硬防护无法直接收起,塔吊受硬防护影响,无法将材料吊至卸料平台中,影响其他专业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以解决现有硬防护安装所需时间长、工作量大、铺板及拆除时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塔吊受硬防护影响,无法将材料吊至卸料平台中,影响其他专业施工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所述防护屏安装在建筑的第一结构楼面,所述第一结构楼面具有预埋的连接件;其包括:防护屏本体,所述防护屏本体用于阻挡坠物;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预埋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防护屏本体固定连接;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防护屏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结构楼面连接,所述第二结构楼面高于所述第一结构楼面。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进一步,所述防护屏本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安装防护屏本体的其他部件;坠物隔离层,所述坠物隔离层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用于阻挡坠物。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主梁、次梁和檩条;所述主梁和次梁垂直连接;所述檩条连接在次梁之间,并且与主梁平行。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进一步,所述主梁固定有带孔连接板,所述次梁的端头具有连接孔,螺栓穿过带孔连接板和次梁端头的连接孔,实现次梁与主梁连接。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进一步,所述坠物隔离层包括钢板和钢丝网;所述钢板安装在支架的上侧,所述钢丝网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下侧。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进一步,所述防护屏本体还包括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固定在所述支架的边缘。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连接板和固定在连接板上的带孔耳板;所述第二转动件为带孔耳板;第一转动件的带孔耳板与第二转动件通过转轴铰接。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进一步,预埋的连接件为槽式埋件,第一转动件的连接板通过T型螺栓固定在槽式埋件上。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进一步,还包括缆风绳,所述缆风绳的一端连接在防护屏本体,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结构楼面,所述第三结构楼面低于所述第一结构楼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硬质防护屏在现场或工厂定型加工完成,通过与提前预埋的槽式埋件固定,其安装方式并不破坏埋件或影响幕墙埋件的正式使用,拉好钢丝绳即可完成安装,大大减少施工人员工作量以及高空作业风险。硬质防护屏可重复使用,且可根据建筑结构变化进行快速改装。当下方卸料平台需要使用时,翻转对应位置硬质防护屏,卸料平台使用完后,恢复硬质防护屏位置,保证硬防护整体连续。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主梁和次梁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图3铰接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铰接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防护屏本体,11、支架,111、主梁,112、次梁,113、檩条,114、带孔连接板,12、坠物隔离层,121、钢板,122、钢丝网,13、防护栏杆,14、翻板,2、铰接件,21、第一转动件,211、连接板,212、带孔耳板,22、第二转动件,3、拉绳,4、缆风绳,5、第一结构楼面,51、槽式埋件,52、T型螺栓,6、螺栓,7、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及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和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的侧面示意图。所述防护屏安装在建筑的第一结构楼面,所述第一结构楼面5具有预埋的连接件;其包括:防护屏本体1,所述防护屏本体用于阻挡坠物;铰接件2,所述铰接件包括第一转动件21和第二转动件22;所述第一转动件21和第二转动件22之间通过转轴7铰接;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预埋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防护屏本体固定连接;拉绳3,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防护屏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结构楼面连接,所述第二结构楼面高于所述第一结构楼面。本专利技术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的使用过程中,当硬质防护屏下方卸料平台需要使用时,将通过拉绳将硬质防护屏拉起,其绕转轴旋转一定角度,下方卸料平台即可正常实用。在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防护屏本体1包括:支架11,所述支架用于安装防护屏本体的其他部件;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架11包括:主梁111、次梁112和檩条113;所述主梁和次梁垂直连接;所述檩条连接在次梁之间,并且与主梁平行。所述主梁固定有带孔连接板114,所述次梁的端头具有连接孔,螺栓6穿过带孔连接板114和次梁端头的连接孔,实现次梁与主梁连接。制备时,采用型钢作为原料。防护屏使用后,如需改变支架形状,可将防护屏吊至地面,拆开主次梁连接螺栓,根据所需尺寸进行改装,然后再进行安装,以更好地适应结构变化。坠物隔离层12,所述坠物隔离层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用于阻挡坠物。如图3所示,所述坠物隔离层包括钢板121和钢丝网122;所述钢板安装在支架的上侧,所述钢丝网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下侧。钢板用于承接上部坠物;坠物一旦穿透钢板时,钢丝网用于实现对坠物的缓冲,避免或降低坠物的下方人员的伤害。在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防止落到钢板的坠物沿钢板边缘滑落或滚落,最下方人员造成伤害,对上述实施例进一步改进,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的防护屏本体1还包括防护栏杆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所述防护屏安装在建筑的第一结构楼面,所述第一结构楼面具有预埋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屏本体,所述防护屏本体用于阻挡坠物;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预埋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防护屏本体固定连接;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防护屏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结构楼面连接,所述第二结构楼面高于所述第一结构楼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所述防护屏安装在建筑的第一结构楼面,所述第一结构楼面具有预埋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屏本体,所述防护屏本体用于阻挡坠物;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预埋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防护屏本体固定连接;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防护屏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结构楼面连接,所述第二结构楼面高于所述第一结构楼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屏本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安装防护屏本体的其他部件;坠物隔离层,所述坠物隔离层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用于阻挡坠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主梁、次梁和檩条;所述主梁和次梁垂直连接;所述檩条连接在次梁之间,并且与主梁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式幕墙硬质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固定有带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予启,李彦贺,魏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