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建文专利>正文

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85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球拍,具有拍框及球拍线,该球拍线是纵横交织地联结装设在该拍框上,以在拍框中成为承接击球体的网格状拍面,在该击球的拍面部分位置上的球拍线外围,配合套设有一护网,该护网是由多数条对应配合球拍线的护管纵横交编而成,每一护管是一轴向贯通可容该球拍线穿过的中空管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及硬度,能增加球拍的控球性、反击强度及耐磨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拍。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是一种以往的球拍,球拍1具有一拍框11及一球拍线12;其中,拍框11具有一环状框圈111,在框圈111中央透空具有一环孔112,在此框圈111周缘并横向设有多数相互对应的穿孔,另在框圈111底端向下延伸有一长杆状握把114,可供人手握持用;球拍线12是联结装设在拍框11的环孔112中,其是由其一穿孔中穿入,并悬空经过环孔112,而后直向穿入与其相对的穿孔中,再弯转至相邻穿孔中,持续上述步骤,将整条球拍线12弯转盘绕交织在环圈111上,以在环孔112中形成具有网格状的拍面,如图2所示,以承接击球。而该以往的球拍1在构造上仍有下列缺点(一)、使用寿命短于使用时,因迎面而来的球速、球路以及反击控球时的力道、方向不同,所以球员每次挥击球拍1的方式皆有差异,使球拍1与球间的作用力,大小及方向也会随着经常改变,如图1、2所示,如此将使受力处细弱且交错相抵的球拍线12产生相对滑移,尤其是打击密集区13,更是有如图3所示球拍线12’歪斜移位的现象,使打、接球的力量不均匀,令击球的效果降低;而在球拍线12经常性的相对滑移摩擦下,球拍线12会有外围纤维断裂而起纤毛的现象,更有甚者,球拍线12将被磨断,而须将整个球拍1上的球拍线12换装修复。(二)、控球性不佳该球拍线12表面是光滑曲面,当其交织构成拍面时,该拍面也可宏观视为一光滑平面,当球落在此光滑平面上的瞬间,该圆形球体在拍面上将产生滑移,或是同夹角的反射回击,令球员难以瞬时暂留球体控制该回击球路的方向,所以其控球性不佳。(三)、反击强度弱该球拍1拍面是由具有柔韧挠性质地的球拍线12交织架构而成,因此其是具有一愈靠近中央愈具挠性裕度的网状拍面,当其击中该运动中具有动能的球时,该承击的球拍线12瞬间向后挠性位移,并吸收球体部份的动能,令拍面产生一变形量,此时,该被反击的球将因部份能量被吸收,动能减少,使被反击的强度、速度也相形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增加控球性、反击强度、耐磨性及使用寿命的球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球拍,包括有拍框及球拍线,该拍框具有一框圈,框圈中央具有一环孔,且该框圈底端延伸有一握把,该球拍线是纵横交织地联结装设在该框圈上,以在该环孔中形成网格状拍面,其特征在于在该拍面部份位置上的球拍线外围配合套设有护网,该护网是由多数对应配合球拍线的护管纵横交编而成,该各护管是轴向贯通具有一定强度及硬度且容该球拍线穿过的中空管体。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护管的表面为不平滑的表面。本技术的球拍具有拍框及球拍线,该拍框具有一框圈,框圈中央具有一环孔,且该框圈底端并延伸有一握把,该球拍线是纵横交织地联结装设在该框圈上,在环孔中具有网格状拍面,以承接击球,在该拍面部份位置上的球拍线外围配合套设有一护网,护网是由多数对应配合球拍线的护管纵横交编而成,每一护管是一轴向贯通的中空管体,可容球拍线穿过,具有足够的强度及硬度。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优点是在于(一)、使用寿命长本技术在以多数股或多数层纤维细丝纱线捻梭而成的球拍线3外围,覆套有一护管51,可视为在易磨损的球拍线3外被覆包围一层保护层,于使用时,用该球拍以不同的挥击方式拍击各方迎面而来的球,在击球密集区已被护网5固结增强的情况下,该球拍线3不会发生歪斜移位的现象,可维持击球效果;且球拍线3在护管51的包围下,其硬度、强度及耐磨性皆已强化,因此球拍线3不会有起纤毛或磨断的情形产生,其使用寿命较长。(二)、控球性佳本技术是在该护管6外围表面设有凸体61,以增加其表面的摩擦系数及粗糙度,所以当球落在该粗糙拍面上的瞬间,以微观来看其作动,可知该圆形球体将被其间具有的大磨擦力抵持在拍面上,而瞬间停驻在拍面上,令球员可易于控制该回击球路的方向,以精准地将球击至理想的落点位置,令球员较易精准的控制球路及其落点,而达到发挥全力提升挥拍效果的目的。(三)、加强反击强度本技术在该球拍击球密集区4上设有强劲的护网5,以成为一刚性质硬的防护罩,因此当其击中该运动中具有动能的球时,该承击的防护罩护网5不会有挠性变形的现象,所以不会吸收球体的动能,该球体将保有其能量被反击,使其被反击的强度、速度也相形提高。综观上述,本技术的球拍,其在拍面击球密集区处的球拍线外穿套有护管,可以增加球拍的控球性、反击强度及耐磨性。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球拍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以往球拍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一种以往球拍球拍线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3是一种以往球拍使用后球拍线歪移的正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击球密集区边缘处球拍线上套设有护管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击球密集区处套设有护管的球拍线的立体放大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如图4所示,是本技术一种球拍的实施例,其构造大致与以往的球拍相同,本技术的球拍同样具有拍框2及球拍线3,该拍框2具有一框圈21,框圈21中央具有一环孔22,在周缘则横向放射状设有多数个对应的穿孔,在框圈21底端并向下延伸有一握把24,以供人手握持;该球拍线3,具有一定的韧度及弹性,是联结装设在该拍框2的环孔22中,其在该等穿孔中横跨穿绕,可将整条球拍线3弯转盘绕在该环圈21上,以在环孔22中具有纵横交织的网格状拍面,用来承接击球。如图4、5所示,本技术的重点是在于在该等位于击球密集区4位置的球拍线3外围配合套设有护网5,该护网5是由多数护管51纵横交错而成,每一护管51是一轴向贯通的中空管体,可容该球拍线3穿过,其可以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质,或陶瓷纤维、碳纤维等纤维材质,或其他复合材质制成,具有适当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为更清楚明了其构造,现将其组装流程简述如下于组装时,可先将该等护管51纵横格状编织成一张护网5,并将该护网5对应置放在该框圈21中击球密集区4的位置处,并令每一护管51正对框圈21上穿孔的位置,而后再将该球拍线3依序转绕穿入穿孔,并横跨穿护管51,就可将该护网5整体配合套架在该网格状的球拍线3上,定位在该拍面的击球密集区4处。如图6所示,是本技术另一种球拍的实施例,其构造及组装大致与上述实施例同,本实施例在每一护管6的外围浮凸设有凸体61,该凸体61可为一螺旋条纹,或为多数直、横环纹,或为多数凸点…等,以增加该护管6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强球拍的控球性;在设置上也可在护管6周围刻设有凹体,而由此形成的凸体则可视为两两凹体间的护管部份。也就是该护管的表面为非平滑面。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包括有拍框及球拍线,该拍框具有一框圈,框圈中央具有一环孔,且该框圈底端延伸有一握把,该球拍线是纵横交织地联结装设在该框圈上,以在该环孔中形成网格状拍面,其特征在于在该拍面部份位置上的球拍线外围配合套设有护网,该护网是由多数对应配合球拍线的护管纵横交编而成,该各护管是轴向贯通具有一定强度及硬度且容该球拍线穿过的中空管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护管的表面为不平滑的表面。专利摘要一种球拍,具有拍框及球拍线,该球拍线是纵横交织地联结装设在该拍框上,以在拍框中成为承接击球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拍,包括有:拍框及球拍线,该拍框具有一框圈,框圈中央具有一环孔,且该框圈底端延伸有一握把,该球拍线是纵横交织地联结装设在该框圈上,以在该环孔中形成网格状拍面,其特征在于:在该拍面部份位置上的球拍线外围配合套设有护网,该护网是由多数对应配合球拍线的护管纵横交编而成,该各护管是轴向贯通具有一定强度及硬度且容该球拍线穿过的中空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卢建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