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哑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83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哑铃,包含:一载座,有二板体及一握杆;多数配重块,分别设置于该二板体外侧,各配重块上设有一穿孔;二选取装置,分别设于该载座的两侧,各选取装置包含有一杆件及一调整机构,该杆件上设有一限位滑移区以及一轴向导移区,调整机构包含有一拨移件,其可受外力拨移而为一角度旋转,并于拨移件上具有一限移部及一导移部,限移部用以限制拨移件发生横向位移,导移部是卡合于轴向导移区中,一限位件,是与杆件的限位滑移区相互卡合,而用以限制杆件轴向旋转,当拨移件旋转时,导移部得沿轴向导移区的路径对杆件进行一推移运动,使杆件可于配重块的穿孔中为一横向伸缩位移,用以弹性选取配重块的数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运动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调式哑铃
技术介绍
传统的供使用者单手握持锻链的哑铃是以金属材料铸造一体成型,由于该种哑铃的重量是固定的,当使用者欲改变磅重时,必须再另行购置不同重量的哑铃,而不符合经济效益,所以,可调整重量的哑铃便因应而生,其主要具有一握杆,该握杆二端再穿接预定数目的圆盘状配重块;然而前述哑铃虽可通过由改变配重块的数量,以便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惟,将配重块重复穿置于握杆二端的方式,对使用者而言仍是相当麻烦而不够便利。为解决前述缺失,于90年代初期即有业者设计出一种可调式哑铃,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于一哑铃座本体1外侧层层套置矩形加重块2,再通过由一固定插销3插置于该哑铃座本体1的支架板4两侧的预定沟槽5内,并抵置于预定加重块2的连接杆6底侧,用以通过由改变该固定插销3的插设位置,即可变更该哑铃座本体1可一并提起的加重块2数量,进而改变整体的重量;但因该插销3插置于该沟槽5时若使用不当,或因使用过久而导致该插销3变形甚至断裂时,该配重块2即会有脱落的危险,如此将会严重影响到操作者的使用安全。因此,于90年代末期一种可利用螺杆调整方式来选取该配重块的可调式哑铃也就因运而生,其主要是通过由旋转一驱动件来带动一螺杆,以驱使该螺杆得进行一横向的伸缩位移,然由于常用的螺杆结构其螺纹间距一般都相当密集,因此当操作者于调整旋转该驱动件时,往往就必须调整很久,亦即需要将该驱动件旋转多圈,才能使该螺杆横向位移到所需的位置以选取所需的配重块,而如此将会造成操作者于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在此种利用螺杆驱动的可调式哑铃中,皆会另外加装有一变速机构,通过以减少操作者于旋转该驱动件时的调整时间,但,加装此一变速机构不仅会使该可调式哑铃的结构变得相当复杂且其制造成本也会大幅地增加;因此,有监于上述缺失本技术的创作人乃经过不断的实验及苦思后,才得产生在技术上具有重大突破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哑铃,其是利用凸轮驱动原理来达到选取配重块的数量,而使本技术具有简化结构并可确实调整荷重的功效。为达成前揭目的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哑铃,其包含有一载座,具有二板体以及一握杆,该握杆设于该二板体之间,用以供人手握持;多数配重块,是分别设置于该二板体外侧,且每一侧的配重块是以相互搭扣的方式连接成一组,该各配重块上设有一穿孔;二选取装置,分别设于该载座的两侧,该各选取装置包含有一杆件及一调整机构,其中该杆件上设有一限位滑移区以及一轴向导移区,该调整机构包含有一拨移件,其可受外力拨移而为一角度旋转,并于该拨移件上具有一限移部及一导移部,该限移部用以限制该拨移件发生横向位移,该导移部则用以卡合于该轴向导移区中,一限位件,是与该杆件的限位滑移区相互卡合,而用以限制该杆件轴向旋转,当该拨移件旋转时,该导移部得沿该轴向导移区的路径对该杆件进行一推移运动,并通过由该限位导移区的限制,及该拨移件无法横向位移的作用,使该杆件可于配重块的穿孔中为一横向伸缩位移,用以弹性选取配重块的数量。附图说明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常用可调式哑铃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示当本技术于操作时的状态;图6是图5的侧向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可调式哑铃10其主要是由一载座11、多数配重块31以及二选取装置41所构成,其中该载座11,具有二相互对应的板体12、14,四杆体15是分别固设于该二板体12、14四角落之间;该二板体12、14是分别由二半壳体121、122、141、142相对组合而成,各该半壳体121、122、141、142中央位置分别相对穿设有一内径不同的贯孔16、17,且该二板体12、14外侧顶端并分别设有一勾部18;一中空握杆22,是设于该二板体12、14的贯孔17上,而使该握杆22位于该二板体12、14之间,而可用以供人手握持。该各配重块31,是分别设于该载座11的二板体12、14外侧,该各配重块31是由金属材质所制造而成,并于该各配重块上是分别贯设有一穿孔32,二勾接部34相对设于该配重块31的二侧适当位置,且该各配重块31勾接部34的高度是设为不同,通过此该各配重块31即可以依续相互搭扣的方式连接成一组,再置于该二板体1214的外侧。该二选取装置41,是分别设于该载座11两侧,该选取装置41包含有一杆件42以及一调整机构43,其中于该杆件42上是开设有一轴向导移区421以及一限位滑移区422,该轴向导移区421是沿着该杆件42的外缘而具有一预定的弧度沟槽,该限位滑移区422则呈一具有预定行程的长轴向凹槽;该调整机构43,是设于该载座11的板体12内部,该调整机构43主要是包含有一拨移件44,该拨移件44是可受外力拨动而进行一角度旋转,而该拨移件44是于其两侧面各具有一限移部441、442,该二限移部441、442是用以与该板体12的内部空间相互顶掣,而通过以限制该拨移件44发生横向位移,且该拨移件44上是具有一限位部443,并于该限位部443上是依序环设有预定数目的定位槽444,而可供一定位件45以可弹性调整的方式嵌设于该限位部443其中一定位槽444中,而当该定位件45插置于该定位槽444时,该拨移件44即会受到该定位件45及该定位槽444所提供的卡掣作用而无法受外力拨移旋转,并于该拨移件44上是开设有一中心孔46,而可用以供该杆件42穿设于其中,并于该中心孔46中是凸出而具有一导移部47,该导移部47是得同步随该拨移件44进行一旋转运动,且该导移部47的一端是用以卡合于该杆件42的轴向导移区421中,一限位件48,则用以与该杆件42的限位滑移区422相互卡合,而用以阻止该杆件42进行轴向旋转,以使该杆件42得受该限位滑移区422的限制,而仅得于该限位滑移区422所提供的行程中进行一横向伸缩的位移。而本技术于使用时,如图5及图6所示,首先使用者是先将该定位件45往上拉起,而使该定位件45脱离该拨移件44限位部443的定位槽444中,如此一来使用者即可顺利拨动该拨移件44进行旋转,此时该拨移件44中的导移部47即可沿着该杆件42的轴向导移区421的路径对该杆件42进行一推移的运动,且由于该杆件42是受该限位件48与该限位滑移区422的限制,以及该拨移件44与该两侧顶掣面441442的作用,而迫使该杆件42仅可于该限位滑移区422所提供的行程中进行一横向的位移,并逐渐朝外伸入预定配重块31的穿孔32内,如此操作者即可自行弹性选取该配重块31的数量,而通过以调整该哑铃10的荷重;反之,若欲减少该哑铃10所承载的配重块31数量时,仅需反向旋转该拨移件44,此时该杆件42即会受该导移部47的推移运动,而逐渐缩回于该握杆22的内部空间中,通过此减少所选取的配重块31数量。然于此必须特别提出说明的是,其中于该拨移件44的限位部443周侧一适当位置处,是另外设有一辅助定位组件51,其中该辅助定位组件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哑铃,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载座,具有二板体以及一握杆,该握杆设于该二板体之间;多数配重块,是分别设置于该二板体外侧,且每一侧的配重块是以相互搭扣的方式连接成一组,该各配重块上设有一穿孔;二选取装置,分别设于 该载座的两侧,该各选取装置包含有一杆件及一调整机构,其中该杆件上设有一限位滑移区以及一轴向导移区,该调整机构包含有一拨移件,其可受外力拨移而为一角度旋转,该拨移件上具有一限移部及一导移部,该限移部用以与该载座卡掣以限制该拨移件横向位移,该导移部是卡合于该轴向导移区中,一限位件,是与该杆件的限位滑移区相互卡合,而用以限制该杆件轴向旋转,当该拨移件旋转时,该导移部得沿该轴向导移区的路径对该杆件进行一推移运动,通过由该限位滑移区的限制,及该拨移件无法横向位移的作用,使该杆件可于配重块的穿孔中为一横向伸缩位移,用以弹性选取配重块的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达
申请(专利权)人:眾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