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吉松专利>正文

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798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主要包含有一投球器及一释放装置,投球器有一角度装置可作角度偏摆调整,该投球器内有一弹力撞杆,撞杆外设有一踏杆及一勾杆,于管体外底部设有一扣勾装置,可以勾住勾杆,扣勾装置可受释放装置而放开勾杆,于管体外顶部设有一承置体,以供球放置;据此,打击者脚踩释放装置,对勾杆释放,管体内弹力撞杆撞击位于承置体内之球,以将球投出,且该投球器可由角度装置作仰角之调整,以投出近抛物线之球路,并可由承置体控制球路之变化,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它可以呈收折状态,可大幅地减少体积,携带方便,它的重量轻,组装容易,且易保养,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棒、垒球打击练习器(一)
-本技术系与运动用具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可以作非原地打 击、球作拋物线或平飞或作变化球投出及左右方位皆可击球的一种獰、 垒球打击练习器,属于体育健身练习用品。(二)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棒、垒球是讲究团体的运动,除了个人打击技巧外,也 要有队友之间的默契,所以棒、垒球运动全世界都受欢迎,然而如何提 升个人的打击技巧,业者发展自动投球机供营业使用,以利爱好打击棒、 垒球的人士打击,但是一般打击人士必需到棒球练习场消费,才可享受 到打击棒、垒球,打击人士并无法拥有庞大的自动投球机;因此后来业者又发展轻巧、可携行,可以供原地打击的棒球打M 习器,主要动作是将球由一练习器原地作发球,球是原地上升,属于垂 直上升球供位于练习器旁的人打击,如此一来,打击者所练习的技巧只 是作原地上升球的挥棒,并非模拟实际投球作打击,所以无法提升打击 技巧,实际的投球方式是近似于拋物线方式之球路线,而且有变化球、 平飞球等,练习器都无法模拟出来,只能一味地作原地上升球供打击, 非打击者所愿;再者一般投球玩具,虽然以一手持投球器可为拋物线投球,但是采 用手持式投球器,倒不如作直接以手投球,所以其练习效果仍不佳;(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主要目的系提供可以作非 原地打击,而模拟近似投球之拋物线方式,可以调整仰角作拋物线投球 之打击;它可以作变化球、平飞球等近似于投球之球路打击,以提升打 击之技巧;它可以收折、方便携行,并且可以单独一人操作打击的练习 器;它可以作调整左右方位之击球,操作使用灵活方便。。本技术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它主要包含有-一底架,为一板体,可置放于地面,并供支撑一投球器; 一投球器,为一中空管体,底端枢接于底架上,有一角度装置可作 角度倾斜和调整,该投球器内有一弹簧及一撞杆,撞杆外设有一踏杆及 一勾杆,踏杆及勾杆延伸至管体外侧,管体外侧设有一外弹簧供踏杆及 勾杆抵止,于管体外底部设有一扣勾装置,可以勾住勾杆,于管体外顶 部设有一承置体,以供球放置;一释放装置,为一踏板,该踏板牵动一绳索,以连动该扣勾装置动作对勾杆释放;据此,打击者脚踩释放装置,释放装置对勾杆释放时,藉由管体内 之弹簧弹力连动撞杆,撞杆撞击位于承置体内之球,以将球投出,且该 投球器可由角度装置作仰角之调整,以投出近拋物线之球路,及可由承 置体控制球路之变化。其中,该投球器底部设有一枢接管,而底架上设有一对凸耳,供一 螺栓枢接。其中,该角度装置系架设于底架上,为至少一立式板块,板块设有 一弧型轨道,该投球器之管体相对外侧设有一横杆入于弧型轨道内,以 一偏心把手逼迫板块,依弧型轨道作调整管体之角度。其中,该扣勾装置系以一枢接柱枢接于管体外侧近底端处,设有一 勾端及一摆端,勾端可以勾住勾杆,摆端受一弹簧拉住,并管体有一止挡柱,供摆端止挡z。其中,该管体顶端设有水平板,水平板上具有数个调整柱,承置体 底部设有一穿孔及两道滑槽,该滑槽供调整柱穿入,以调整螺帽定夜系一 置体,并供承置体作位移之调整。其中,该释放装置为一踏板及一板块,该踏板牵动一绳索,绳索连 动扣勾装置,板块枢接踏板,并该板块底面设有数支插柱,以插入地面。其中,该管体两侧各设有一段间隙,该间隙供撞杆之踏杆及勾杆延 伸至管体外侧作位移,于间隙旁设有一轨条,该踏杆上设有一轴承,以 轴承抵靠于轨条。其中,该管体顶端固定承置体,承置体内定位一位移板,位移板呈 U型,位移板两鲷设有调整柱,该承置体相对两恻设有数个定位孔,调 整柱穿入定位孔,以调整蠊帽定位该位移板之位置。其中,该释放装置为一电动装置,电动装置有一动力柱,动力柱连动扣勾装置。其中,该撞杆凸伸于管体上方,该承置体系固定于撞杆顶端,且该 投球器之管体顶部设有一挡环。本技术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优点及功效在于它可以 作非原地打击,而模拟近似投球之拋物线方式,可以调整仰角作拋物线 投球之打击。它可以作变化球、平飞球等近似于投球之球路打击,以提 升打击之技巧,并且可以单独一人操作打击使用,可以作调整左右方位 之击球,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它可以呈收折状态,可大幅地减少体积, 携带方便,它的重量轻,组装容易,且易保养,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l本技术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本技术之平面示意图。图3本技术之剖面示意图。图4本技术调整投球器偏摆角度之平面示意图。图5本技术调整投球器偏摆角度之剖面示意图。图6本技术投球器投球时之平面示意图。图7本技术调整承置体之平面示意图。图8本技术作变化击球之平面示意图。图9本技术有关承置体第二实施例之上视平面示意图。图10本技术有关承置体第二实施例之正视平面示意图。图ll本技术以电动作释放装置之第三实施例之平面示意图。图12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图中具体标号如下1 0底架 1 1插柱1 3角度装置 1 4弧型轨道2 0 1横杆 2 0 2扣勾装置 2 0 6止挡柱2 l管体 2 3螺栓2 0 5摆端2 0 9挡环2 2枢接管2 6撞杆2 8勾杆2 6 a撞杆 2 9外弹簧1 2凸耳 15偏心把手2 0 3枢接柱 2 0 7弹簧2 1 a管体 2 4间隙2 7踏杆3 0释放装置1 2 1穿孔 2 0投球器2 0 4勾端2 0 8水平板 2 1 1轨条 2 5弹簧2 7 l轴承3 l绳索3 2板块4 0 a承置体 4 4调整螺帽6 2调整柱7 0释放装置3 3踏板4 1调整柱5 0球6 3调整螺帽7 l动力柱4插柱 4 2穿孔 6 0承置体 6 4定位孔4 0承置体 4 3滑槽 6 1位移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第一实施例如图l、 2、 3 所示,主要包含有一底架l 0、 一投球器2 0及一释放装置3 0,该底架l Q为一平面的板体,或一具有避震之板体,于底架l O底面设有数 支插柱1 1,以插柱1 1插入草地或土壤,而可架设定位于地面,底架1 0上设有一对凸耳1 2 (如图3),凸耳l 2有穿孔1 2 1,该底架l 0供支撑一投球器2 0,该投球器2 0为一中空管体2 1,底部略为扩 大设有一枢接管2 2 ,以一螺栓2 3穿入底架1 0凸耳1 2之穿孔1 2 1,再穿入管体2 1之枢接管2 2 ,以将管体2 1枢接于底架1 0上, 而管体2 l能自由偏摆角度,管体2 l两侧各设有一段空缺之间隙24 ,该投球器2 0内置入一弹簧2 5,弹簧2 5上端固定一撞杆2 6 , 撞杆2 6顶端为圆弧状,撞杆2 6—侧设有一踏杆2 7,另侧设有一勾 杆2 8 ,踏杆2 7及勾杆2 8位于管体2 1之间隙2 4外,而延伸至管 体2 1外侧,可于间隙2 4作位移,于间隙2 4旁设有一轨条2 1 1 (如 图5所示),该踏杆2 7上设有一轴承2 7 1 ,以轴承2 7 1抵靠于轨条2 11,稳定踏杆2 7于间隙2 4上下位移,避免经久使用而踏杆2 7 走位,管体2 l外侧设有一外弹簧2 9供踏杆2 7及勾杆2 8抵止,于 管体2 1外底部侧旁有一角度装置1 3,该角度装置l 3系架设于底架 1 0上,为一立式半圆型板块,设有一弧型轨道l 4,该管体2 l相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含有:    一底架,为一板体,可置放于地面,并供支撑一投球器;    一投球器,为一中空管体,底端枢接于底架上,有一可作角度倾斜和调整的角度装置,该投球器内有一弹簧及一撞杆,撞杆外设有一踏杆及一勾杆,踏杆及勾杆延伸至管体外侧,管体外侧设有一外弹簧供踏杆及勾杆抵止,于管体外底部设有一可以勾住勾杆的扣勾装置,于投球器顶部设有一供球放置的承置体;    一用来连动该扣勾装置动作以对勾杆释放的释放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松
申请(专利权)人:王吉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