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打击练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65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棒球打击练习器,系包含有一架体结构、一击球装置及一控制装置,架体结构使其可拆组成适合右打者或左打者,而击球装置以设定击球力道,控制装置控制击球装置的击发时间,据此达成构造简单而成本低廉同时又可投出变化球富挑战性功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棒球打击练习器
技术介绍
习用棒球打击练习器,为一种棒球放于练习器上不动而供打击练习,其缺点在于棒球完全静止不动,打击没有乐趣也没有挑战性。另者习用原地棒球打击练习器,虽可让棒球因脚踩而弹起,然而,在观察其结构后,不难发现其结构相当复杂,组装困难而故障率高,其结构较多使其设置成本亦高,而其结构设计上亦与本技术有相当大的差异。又者,习用棒球的发球装置系利用球棒直接设计成为一发球装置,虽可达到发球兼打球的目的,但是,发球方向与打球方向不同,造成发球后需调整成打球姿势,其间的变化难以拿捏,如欲作打击练习姿势亦不可能瞬间达成,而其结构及使用型态上亦与本技术不同。再者,习用游戏用棒球发球器则类似一种专业型的发球机,其价位已相当昂贵,非一般人能力所能负担,因而价位高使其得以运用高价位的马达及其齿轮变化,而可改变投球状态,结构得以制成相当复杂,然而如果以本技术的设置成本,该习用案则根本无法制成,习用案的结构亦与本技术有相当大的差异。本技术的创作人从事棒球打击练习器及其相关产品制造多年深知其棒球打击练习器的制造方法及其优缺点,于是致力于改良其缺点,期使之更为实用,经由多年的努力研究并屡为试作,终于创作出本技术的棒球打击练习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上述各缺点,而提供一种棒球打击练习器。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球打击练习器,系包括有一架体结构,架体结构一端供组设击球装置;一击球装置,以一管体固定于架体结构一端,一弹性元件置组于管体内,管体上方设L形槽,一击球杆设具定位孔而组于管体内并为弹性元件顶持,一滑套套于管体外周,一固定杆穿经滑套圆孔、管体L形槽而固定于击球杆,管体顶端形成棒球置放座;一控制装置,为引线控制固定杆变换为击发位置。该架体结构包含有一框架、支架与L型调整架,以其框架底边的两侧依左打者或右打者的方向而固定L型调整架,并以一支架锁设于框架的另端,以支撑该框架。该管体下方设具长条形调整孔槽供穿锁调整件,调整件上方顶持弹性元件。该滑套一体成型有握杆。该滑套一体成型有踏板。该弹性元件为弹簧。该管体的上缘冲制若干的凸耳,以凸耳供套组软质胶圈,滑套上方亦冲制若干凸耳套组软质胶圈。由其上述可知,本技术藉由棒球打击练习器,达成如下的功效1、整体结构简单,使其设备成本低廉,但其效用较习用简单型增加变化投球功效。2、适用于右打者或左打者及其打者习惯均可作适当的调整位置及距离,使其适用范围更为广泛。3、较昂贵的专业型棒球打击练习器,可节省相当多的设备成本。4、较简单的棒球打击练习器只能放球处于静止状态,打击较无乐趣与挑战性,本技术在成本相当的状况下,增其变化投球功效。5、较一般型亦为踩踏的棒球打击练习器,本技术结构较为简省,故障率相对降低而组装与结构成本亦降低。附图说明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图1系本技术棒球打击练习器立体分解图。图2系本技术棒球打击练习器右打立体图。图3系本技术棒球打击练习器左打立体图。图4系本技术棒球打击练习器击球装置局部动作示意图。图5系本技术的击球装置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系提供一种棒球打击练习器。兹为使其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及技术,谨配合图式再予说明于后参阅图1所示,一种棒球打击练习器,主要系包含有一架体结构10,包含有一框架11、支架12与L型调整架13,以其框架11底边的两侧依左打者或右打者的方向(参阅图2、图3所示)而固定L型调整架13,并以一支架12锁设于框架11的另端,以支撑该框架11稳定度,L型调整架13的一端则供组设击球装置20; 一击球装置20,以一管体21锁设于L型调整架13一端,管体21下方设具长条形调整孔槽22供穿锁调整件23,一弹性元件24(为弹簧)置组于管体21内,下方为调整件23顶持,管体21上方设L形槽25,一击球杆30设具定位孔31而组于管体21内并为弹性元件24顶持,一滑套40套于管体21外周,滑套40一体形成有握杆41及踏板44,一固定杆42穿经滑套40圆孔43、管体21、L形槽25而固定于击球杆30,管体21顶端形成棒球置放座26;一控制装置50,以一引线51绑于固定杆42一端并适当牵引经框架11周边而固定于框架11的另侧,引线51在框架11中央处的高度以脚得以踩踏高度为限。参阅图5所示,该管体21的上缘冲制若干的凸耳211,以其凸耳211供套组软质胶圈80,而其滑套40上方亦冲制若干凸耳45套组软质胶圈81,据以滑套40为弹性元件24高速弹升时,系其二软质胶圈80、81相互碰撞,达到消音及减振功效,以减低碰撞音量及碰撞所造成的振动。参阅图1、图2、图4所示,藉由上述的组合,其调整的方式为,依左打者或右打者的习惯调整L型调整架13与支架12锁设于框架11的位置,再者以调整件23调整投球变化后,手握固定杆42及握杆41,或直接脚踏踏板44,而将滑套40下压连动击球杆30压迫弹性元件24,并滑套40扭转固定杆42卡入L形槽25水平段251定位,将棒球60置于管体21顶端的棒球置放座26,准备好打击姿势后,踏引线51牵动固定杆42扭转回至L形槽25垂直段252,弹性元件24立即顶击球杆30将球投出,打击者依落球变化进行击球,达到打击的练习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在同类产品中实有其极佳的进步实用性,同时遍查国内外关于此类结构的技术资料、文献中亦未发现有相同的构造存在在先。上述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技术,据以在不离本技术精神的范围,熟悉此项技术者凭之而作的各种变形、修饰与应用,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练习器系包括有一架体结构,架体结构一端供组设击球装置;一击球装置,以一管体固定于架体结构一端,一弹性元件置组于管体内,管体上方设L形槽,一击球杆设具定位孔而组于管体内并为弹性元件顶持,一滑套套于管体外周,一固定杆穿经滑套圆孔、管体L形槽而固定于击球杆,管体顶端形成棒球置放座;一控制装置,为引线控制固定杆变换为击发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结构包含有一框架、支架与L型调整架,以其框架底边的两侧依左打者或右打者的方向而固定L型调整架,并以一支架锁设于框架的另端,以支撑该框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管体下方设具长条形调整孔槽供穿锁调整件,调整件上方顶持弹性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滑套一体成型有握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滑套一体成型有踏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管体的上缘冲制若干的凸耳,以凸耳供套组软质胶圈,滑套上方亦冲制若干凸耳套组软质胶圈。专利摘要一种棒球打击练习器,系包含有一架体结构、一击球装置及一控制装置,架体结构使其可拆组成适合右打者或左打者,而击球装置以设定击球力道,控制装置控制击球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球打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练习器系包括有:一架体结构,架体结构一端供组设击球装置;一击球装置,以一管体固定于架体结构一端,一弹性元件置组于管体内,管体上方设L形槽,一击球杆设具定位孔而组于管体内并为弹性元件顶持,一滑套套于管体外周,一固定杆穿经滑套圆孔、管体L形槽而固定于击球杆,管体顶端形成棒球置放座;一控制装置,为引线控制固定杆变换为击发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等宽顾泽芬
申请(专利权)人:佳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禧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