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卡止用夹紧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374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4 16:49
表皮卡止用夹紧件具备:基部,其呈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板状,且形成有供发泡体进入的贯通孔,该基部被发泡体保持;以及卡止部,其具有一对延伸设置部和一对卡止爪,该一对延伸设置部从基部的表面立起且对置配置,该一对卡止爪分别形成在延伸设置部的前端侧,且将在覆盖发泡体的表皮上安装的被卡止构件夹入卡止。在基部上形成的贯通孔在一个方向上排列形成,由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贯通孔构成的孔列在与一个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在成形时作为树脂材料的注入口的浇口痕在基部的背面形成于相邻的孔列之间,在从基部的板厚方向观察基部的背面时,在浇口痕与贯通孔之间形成有改变基部的壁厚的板厚变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皮卡止用夹紧件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13-132328号公报所记载的夹紧件(表皮卡止用夹紧件)具有:板状的基部,其被发泡体保持;一对壁部,其从基部立起设置且对置;卡止部,其设置为能够朝向壁部的外侧弹性变形;以及卡止爪,其从卡止部的内表面突出,并且对在覆盖发泡体的座椅套上安装且向壁部间插入的固定构件进行卡止。而且,在基部上形成有多个供发泡体进入的贯通孔。该夹紧件通过注塑成型(injection)工艺来成形。因此,在形成于基部的贯通孔的周围会产生以贯通孔的缘部为起点的熔接线。需要说明的是,熔接线是指在注塑成型工艺中,在模具内熔融树脂流汇合而热粘接的部分,是与其他部位相比容易因来自外部的负荷而破损的部位。在此,若在相邻的贯通孔的周围产生的熔接线在从基部的板厚方向观察时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则在外力加载于夹紧件之际,认为基部会沿着该熔接线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抑制因熔接线而导致夹紧件发生损伤的情况。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表皮卡止用夹紧件的特征在于,所述表皮卡止用夹紧件具备:基部,其呈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板状,且形成有供发泡体进入的贯通孔,所述基部被所述发泡体保持;以及卡止部,其具有一对延伸设置部和一对卡止爪,所述一对延伸设置部从所述基部的表面立起且对置配置,所述一对卡止爪分别形成在所述延伸设置部的前端侧,且将在覆盖
所述发泡体的表皮上安装的被卡止构件夹入卡止,在所述基部上形成的所述贯通孔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排列形成,由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排列的所述贯通孔构成的孔列在与所述一个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作为树脂材料的注入口的浇口痕在所述基部的背面形成于相邻的所述孔列之间,在从所述基部的板厚方向观察所述基部的背面时,在所述浇口痕与所述贯通孔之间形成有改变所述基部的壁厚的板厚变化部。根据上述结构,在从基部的板厚方向观察基部的背面时,在浇口痕与贯通孔之间形成有改变基部的壁厚的板厚变化部。由此,能够使在相邻的贯通孔的周围产生的熔接线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由此,能够抑制因熔接线而导致夹紧件发生损伤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的表皮卡止用夹紧件在第一方案的表皮卡止用夹紧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板厚方向观察时,所述板厚变化部由弯曲线构成。根据上述结构,在从板厚方向观察时,板厚变化部由弯曲线构成。因此,熔接线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因熔接线而导致夹紧件发生损伤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的表皮卡止用夹紧件在第一方案的表皮卡止用夹紧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板厚方向观察时,所述板厚变化部由直线部和角部构成。根据上述结构,在从板厚方向观察时,板厚变化部由直线部和角部构成。因此,熔接线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因熔接线而导致夹紧件发生损伤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的表皮卡止用夹紧件在第一方案的表皮卡止用夹紧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厚变化部在与所述一个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延伸。根据上述结构,熔接线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因熔接线而导致夹紧件发生损伤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的表皮卡止用夹紧件在第一方案的表皮卡止用夹紧件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厚变化部以将所述浇口痕夹在中间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一个方向的一方侧和另一方侧,两个所述板厚变化部之间
的所述基部的板厚比其他部分厚。根据上述结构,熔接线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因熔接线而导致夹紧件发生损伤的情况。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因熔接线而导致夹紧件发生损伤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仰视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用于成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模具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座椅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示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座椅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变形例的仰视图。图15是示出相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夹紧件的比较方式的夹紧件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图15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表皮卡止用夹紧件的一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示出的箭头H表示部件上下方向,箭头W表示部件宽度方向,箭头L表示部件前后方向。(整体结构)首先,对使用表皮卡止用夹紧件10(以下仅称为“夹紧件10”)的车
辆用的座椅100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座椅100具备对乘坐人员的臀部等进行支承的缓冲部110、对背部及腰部等进行支承的靠背部120、以及对头部进行支承的头枕128。如图12所示,缓冲部110具备缓冲件112(发泡体的一例)和表皮114。并且,缓冲件112具备主体部112A、和以从宽度方向上夹着主体部112A的方式配置的一对支撑部112B。在各个支撑部112B与主体部112A之间形成有槽116,在槽116的底部配置有夹紧件10。具体而言,通过在发泡成形缓冲件112之际将夹紧件10插入模具,从而使得槽116的底部配置有夹紧件10(参照图7)。而且,在安装于表皮114的座椅构件117的前端固定的作为被卡止构件的一例的挂钩118被安装于夹紧件10,(参照图10)。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挂钩118以及夹紧件10,会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同样,如图12所示,靠背部120具备缓冲件122(发泡体的一例)和表皮124。并且,缓冲件122具备主体部122A、和以从宽度方向上夹着主体部122A的方式配置的一对支撑部122B。在各个支撑部122B与主体部122A之间形成有槽126,在槽126的底部配置有夹紧件10。具体而言,通过在发泡成形缓冲件122之际将夹紧件10插入模具,从而使得槽126的底部配置有夹紧件10(参照图7)。而且,在安装于表皮124的座椅构件127的前端固定的挂钩118被安装于夹紧件10(参照图10)。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挂钩118以及夹紧件10,会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挂钩)如图10所示,挂钩118沿着槽116、126的底面延伸(在图10的纸面进深方向上延伸),前端侧尖细。而且,在挂钩118的基端侧的部分形成有向外侧(图10的左右方向侧)突出的一对突起118A。(夹紧件)夹紧件10通过注塑成型(injection)工艺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如图6所示,呈板状,且具有由缓冲件112、122(参照图12)保持的基部14、和从基部14向上方侧立起的两个卡止部34。〔基部〕基部14的板面朝着部件上下方向而在部件前后方向(一个方向的一例)上延伸,且呈长方形状的板体。而且,如图5所示,基部14构成为,包括在部件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各自形成有切口16的一对边缘18、和将一对边缘18的两端部连结起来且各自形成有切口20的一对边缘22。具体而言,各个边缘18与边缘22借助圆弧状的边缘26而被连结。并且,在一个边缘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皮卡止用夹紧件(10),其中,所述表皮卡止用夹紧件(10)具备:基部(14),其呈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板状,且形成有供发泡体进入的贯通孔(36、38),所述基部(14)被所述发泡体保持;以及卡止部(34),其具有一对延伸设置部(50)和一对卡止爪(52),所述一对延伸设置部(50)从所述基部(14)的表面立起且对置配置,所述一对卡止爪(52)分别形成在所述延伸设置部(50)的前端侧,且将在覆盖所述发泡体的表皮上安装的被卡止构件(118)夹入卡止,在所述基部(14)上形成的所述贯通孔(36、38)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排列形成,由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排列的所述贯通孔(36、38)构成的孔列(46、48)在与所述一个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在成形时作为树脂材料的注入口的浇口痕(40)在所述基部(14)的背面形成于相邻的所述孔列(46、48)之间,在从所述基部(14)的板厚方向观察所述基部的背面时,在所述浇口痕(40)与所述贯通孔(36、38)之间形成有改变所述基部的壁厚的板厚变化部(42、44、142、144)。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27 JP 2015-0662281.一种表皮卡止用夹紧件(10),其中,所述表皮卡止用夹紧件(10)具备:基部(14),其呈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板状,且形成有供发泡体进入的贯通孔(36、38),所述基部(14)被所述发泡体保持;以及卡止部(34),其具有一对延伸设置部(50)和一对卡止爪(52),所述一对延伸设置部(50)从所述基部(14)的表面立起且对置配置,所述一对卡止爪(52)分别形成在所述延伸设置部(50)的前端侧,且将在覆盖所述发泡体的表皮上安装的被卡止构件(118)夹入卡止,在所述基部(14)上形成的所述贯通孔(36、38)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排列形成,由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排列的所述贯通孔(36、38)构成的孔列(46、48)在与所述一个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在成形时作为树脂材料的注入口的浇口痕(40)在所述基部(14)的背面形成于相邻的所述孔列(4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刚裕角田龙治安田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