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细蛾性信息素,茶细蛾性信息素的水分散缓释体,及其二者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茶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1年发生7代,有的年份甚至可发生8代,以茧蛹在茶树中、下部成叶或老叶背面凹陷处越冬,在茶园为害一般为4月到11月。将性信息素防治害虫的研究运用到茶园中来,至今已接近30年历史。利用性信息素与诱捕器配合诱捕害虫,对获得高品质无公害的茶叶具有重要的作用。已经有专利指出从茶细蛾的性信息素腺体检测出了两种组分,(E)-11-十六烷烯醛和(Z)-11-十六烷烯醛,并且它们9∶1至5∶5(重量比)的混合物吸引雄性茶细蛾,但是田间试验效果不理想。由于信息素的活性成分为有机物,容易挥发且性质不稳定,在使用中,诱捕时间有限,需要经常添加性信息素以保持诱捕器的诱捕数量,或者加大性信息素的用量,相应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均提高,不利于茶细蛾性信息素在田间使用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细蛾性信息素,其对茶细蛾的引诱具有增效作用,可大量诱杀雄虫、干扰交配,达到综合治理茶细蛾的效果,对于茶细蛾的防治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茶细蛾性信息素, ...
【技术保护点】
茶细蛾性信息素,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1.茶细蛾性信息素,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细蛾性信息素,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细蛾性信息素,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成分: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茶细蛾性信息素,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为苯酮、苯并三唑、受阻胺中的一种或几种。5.茶细蛾性信息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01kPa、20℃至25℃的条件下,将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茶细蛾性信息素溶解在正己烷中制得茶细蛾性信息素溶液;所述茶细蛾性信息素的总质量为200μg至1000μg,所述正己烷的用量为300μL。6.茶细蛾性信息素溶液的水分散缓释体,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权利要求5所述茶细蛾性信息素溶液 5~20份;去离子水 30~200份;β-环糊精 1~5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细蛾性信息素溶液的水分散缓释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萍,高剑龙,张炯森,林志平,谢和凤,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