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丽如专利>正文

新型可折叠式跳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69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健身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可折叠式跳床。包括主框架和支架,所述主框架系由第一围管、第二围管和两个连接管构成的框体,框体内侧通过多数弹簧悬挂有跳布,两个连接管固定安装于支架上,所述第一围管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管通过旋转铁片形成活动连接,即第一围管通过两旋转铁片向连接管折叠;同理,所述第二围管通过另两个旋转铁片分别与两连接管的另一端形成活动连接,即第二围管通过另两个旋转铁片向连接管折叠。不但主框架可折叠,支架及侧支架也可同时折叠,体积能尽可能缩小,有利于缩小包装和运输空间,降低成本;而且折叠快速简单,同时便于移动,展开也快速,极大地方便使用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计体育健身用品
,特指一种新型可折叠式跳床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跳床在使用时所占空间和面积较大,因此,除非有专门的健身室摆放,否则在一般的室内存放的话占据空间太大,不利于节省空间,因此,跳床的结果也如折叠桌、折叠椅等产品设计成可折叠式,使用时展开,不用时折叠起来存放,缩小所占空间。如中国专利00228681.5所公开的《折叠式跳床》,其将跳床的主框架分为几等份,然后通过铰链连接,使框架可以折叠。但是这种结构比较复杂,组装较繁锁,而且其结构强度不好,安全性不好,使用寿命短。此外,现有的可折叠跳床其主框架与支架大多为分体式的,即折叠时需将主框架与支架分离后才可折叠,在分别存放,等使用时再将二者结合安装起来,因此对使用者来说很不便利,而且也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主框架与支架一体式、且主框架和支架可分别同时折叠的新型可折叠式跳床。本技术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可折叠式跳床,包括主框架和支架,所述主框架系由第一围管、第二围管和两个连接管构成的框体,框体内侧通过多数弹簧悬挂有跳布,两个连接管固定安装于支架上,所述第一围管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管通过旋转铁片形成活动连接,即第一围管通过两旋转铁片向连接管折叠;同理,所述第二围管通过另两个旋转铁片分别与两连接管的另一端形成活动连接,即第二围管通过另两个旋转铁片向连接管折叠。所述旋转铁片呈条形,两端开孔并分别枢接于第一围管两端与两连接管之间以及第二围管与两连接管的另一端之间。分别于所述第一围管、第二围管及两个连接管与旋转铁片的枢接处开设有便于旋转铁片旋转的缺口部,还设有填充块,填充块具有一竖直凹槽,旋转铁片枢接于凹槽的两端壁,且于两个连接管的枢接处下部还设有一定位块。因主框架采用的一般为空心管,枢接旋转铁片,使用时旋转铁片可能产生偏移,而且使用时对围管和连接管端部产生的应力非常大,所以在其端部增设填充块,分散应力,起到对管材保护作用,同时保证安全性。该定位块的作用是保持主框架展开后处于水平状态。所述与第一围管枢接的旋转铁片较与第二围管枢接的旋转铁片长。因折叠式有先后顺序,且围管具有一定的管径,比如先折叠第二围管,再折叠第一围管,则第一围管位于第二围管上方,离连接管距离远,因此相应地旋转铁片需适当加长才能更完全的折叠,当然,也可以反过来,与第一围管枢接的旋转铁片较与第二围管枢接的旋转铁片短,则折叠时先折叠第一围管,再折叠第二围管即可。所述旋转铁片4两端的通孔中至少有一个为条形通孔,这样使其具有一定的调节欲度;即可使跳床展开后第一围管及第二围管分别与两个连接管的两端紧密相贴,提高跳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管下方的横支撑管及枢接于两个横支撑管两端的竖支撑管,该竖支撑管为两个弯折管,弯折管两端系通过支耳枢接于横支撑管的两端,即通过支耳向横支撑管折叠。支耳系固定于竖支撑管端部,再与横支撑管的端部枢接,竖支撑管从下方折叠。分别于所述第一围管和第二围管与竖支撑管之间还连接有数个侧支撑管。所述侧支撑管包括与第一围管枢接的上管和与竖支撑管枢接的贴地管,贴地管具有一向上的弯折部,且上管套接于贴地管的弯折部。侧支撑管可直接支撑于第一、第二围管端部与地面之间,形成多点支撑,保证跳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折叠时可分开,基本不影响所占空间。该可折叠式跳床折叠后还安装有运输轮,便于使用者移动。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但主框架可折叠,支架及侧支架也可同时折叠,体积能尽可能缩小,有利于缩小包装和运输空间,降低成本;而且折叠快速简单,同时便于移动,展开也快速,极大地方便使用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折叠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折叠后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跳床包括主框架和支架,主框架系由第一围管1、第二围管2和两个连接管3构成的框体,第一围管1和第二围管2为呈弯折的“[”形空心管,两个连接管3为连接第一围管1及第二围管2的等长直空心管,使整个框体呈矩形,框体内侧通过多数弹簧悬挂有跳布。第一围管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管3通过旋转铁片4形成活动连接,即第一围管1通过两旋转铁片4向连接管3折叠;同理,所述第二围管2通过另两个旋转铁片4分别与两连接管3的另一端形成活动连接,即第二围管2通过另两个旋转铁片4向连接管3折叠。具体地,于第一围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填充块11,填充块11具有一竖直凹槽110;第一围管1于填充块11的凹槽110上部开设与该凹槽110对应的缺口部10,所述旋转铁片4成条状,厚度与填充块的凹槽110宽度相当,一端开孔并通过一销轴或螺栓枢接于竖直凹槽110的两壁及第一围管1的侧面上,且销轴轴线处于水平状态。同理,在连接管3的端部也设置具有竖直凹槽的填充块,旋转铁片4的另一端也开孔并通过销轴或螺栓枢接于该竖直凹槽的两壁及连接管3的侧面上,这样,第一围管1即通过旋转铁片4与两个连接管3相连接,且第一围管1可绕两个销轴或螺栓的轴线旋转,形成折叠。为了便于调节,旋转铁片4上两端的通孔可开成条形通孔,使其具有一定的调节欲度,使展开后第一围管1及第二围管2与连接管3的两端紧密相贴,增强稳定性。同理,第二围管2也通过旋转铁片与两个连接管3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也可绕其两个销轴的轴线旋转,形成折叠,在此就不再赘述。此外,两个连接管3的两端下方分别焊接有一定位块32,保持主框架展开时处于水平状态。进一步,可折叠的主框架是固定于可折叠的支架上的。具体如下主框架通过两个连接管3固定在支架上的,支架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管3下方的横支撑管5及枢接于两个横支撑管5两端的竖支撑管6,该竖支撑管6为两个弯折管,弯折管两端系通过支耳61枢接于横支撑管5的两端,即通过支耳61向横支撑管5折叠。分别于所述第一围管1和第二围管2与竖支撑管6之间还连接有数个侧支撑管7。所述侧支撑管7包括通过支耳与第一围管1枢接的上管71和与竖支撑管6枢接的贴地管72,贴地管72具有一向上的弯折部,且上管71套接于贴地管72的弯折部。本技术在折叠时,先折叠较短旋转铁片所连接的围管,再折叠较长旋转铁片所连接的围管,使主框架折叠更充分;再折叠支架的竖支撑管,侧支撑管的上、下管则可以较方便地拆卸下来,也可不拆卸。折叠好后,按如图4所示平面图竖立起来,再在下方装设运输轮8,便于移动。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是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依本新型的结构作简单明显的变化或等效修饰的,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可折叠式跳床,包括主框架和支架,所述主框架系由第一围管(1)、第二围管(2)和两个连接管(3)构成的框体,框体内侧通过多数弹簧悬挂有跳布,两个连接管(3)固定安装于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管(1)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管(3)通过旋转铁片(4)形成活动连接,即第一围管(1)通过两旋转铁片(4)向连接管(3)折叠;同理,所述第二围管(2)通过另两个旋转铁片(4)分别与两连接管(3)的另一端形成活动连接,即第二围管(2)通过另两个旋转铁片(4)向连接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可折叠式跳床,包括主框架和支架,所述主框架系由第一围管(1)、第二围管(2)和两个连接管(3)构成的框体,框体内侧通过多数弹簧悬挂有跳布,两个连接管(3)固定安装于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管(1)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管(3)通过旋转铁片(4)形成活动连接,即第一围管(1)通过两旋转铁片(4)向连接管(3)折叠;同理,所述第二围管(2)通过另两个旋转铁片(4)分别与两连接管(3)的另一端形成活动连接,即第二围管(2)通过另两个旋转铁片(4)向连接管(3)折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丽如
申请(专利权)人:向丽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