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玉叶专利>正文

拉力转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44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拉力转腰器,包含一底座、一枢设于该底座的立杆、一与该立杆枢接的作动装置以及一与该作动装置连接的阻尼装置,其中,该底座前端向上延伸构成有可供该立杆枢接于其上的支架,而其后端则设有该作动装置与该阻尼装置,该立杆的顶端枢设有一可活动调整的手把,底端则枢接一第一连杆,而该第一连杆另一端则与该作动装置连接,该作动装置包含一主动轮以及一托持座,且该第一连杆偏心设置于与该主动轮上,且于该主动轮上亦固设有一持座与枢设于其上的两踏板,当使用者推拉手把时,通过该第一连杆便可转动该主动轮与托持座,让使用者腰部转动,另外再通过该阻尼装置控制阻尼,有效达到转腰健身的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腰部运动器,尤指一种拉力转腰器
技术介绍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通过运动健身以塑造出个人健美的体态与健康形象的风潮,在现在的社会中已逐日普及,而生活在都市的人群,想要觅得一块适当的运动场地并不容易。因此,不需占据大量空间的运动健身器材便逐渐为大众所接受使用,而在一般运动健身器材的项目中,使用者多利用腹部按摩机来按摩腹部及腰部,但该腹部按摩机其功能仅在于瘦身,并无法产生转动腰部的拉伸效果。本技术设计人有鉴于目前惯用腰部健身器材,在使用上仍有改进的地方,所以就从事健身器材相关产品的多年产销经验,且针对目前腰部健身器材存在的相关问题,深思改善的方法,在经过多次改良与测试后,终于创造出一种拉力转腰器。新型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第一连杆带动转轮的偏心设计,使转轮转动,进而带动腰部转动的拉力扭腰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拉力转腰器,其主要包含一底座、一枢设于该底座的立杆、一与该立杆枢接的作动装置以及一与该作动装置连接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具有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其中,该第一段向上延伸构成有可供该立杆枢接于其上的支架,而该底座的第二段则设有该作动装置与该阻尼装置;该立杆的顶端枢设有一可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把,底端则与一第一连杆的一端枢接,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则与该作动装置偏心连接;该作动装置包含一主动轮以及一固设于其上并可撑托使用者的托持座,且该第一连杆与该作动装置连接处与该主动轮为偏心连接,且于该托持座上方设有两踏板,该两踏板分别位于该托持座的两端,而该主动轮外周缘设有一传动带,该传动带套设有一传动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包含有一调整阻尼装置阻力强弱的调整装置。使用者可据其来调整阻尼装置的阻尼磁力,以控制该主动轮转动的难易程度,达到各个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上述的说明仅为本技术部分特征的概述,为使审查员及阅读本说明书的专业人士,皆能更明白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本说明书内容据以实施,故对本技术配合附图加以说明,但以下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而,凡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技术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乃应包括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本技术仰视图。图3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图5本技术的呈收折状态时的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拉力转腰器,其主要包含一底座10、一枢设于该底座10的立杆20、一与该立杆20枢接的作动装置40以及一与该作动装置40连接的阻尼装置50。该底座10具有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其中,该第一段向上延伸构成有二互相对应的支架101,且该支架101与该立杆20枢接,而该底座10的第二段则设有该作动装置40与该阻尼装置50。该立杆20的顶端枢设有一可供使用者握持的活动手把201,使使用者可依其喜好作调整,而底端则利用一万向接头202与一第一连杆30的一端枢接,而该第一连杆30的另一端则与该作动装置40连接,使得该立杆20可通过该第一连杆30来作动该作动装置40。该作动装置40包含一主动轮401以及一设于其上并可撑托使用者的托持座402,且该第一连杆30与该作动装置40连接处偏心枢设于与该主动轮401上,而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杆30的另一端与一第二连杆31的一端枢接,并且该第二连杆31的另一端连杆固接于该主动轮401的轮轴中心处并构成一支点,使得当该第一连杆30作动时,通过该支点可使该第二连杆31以其为中心做圆周运动并带动该主动轮401的轮轴转动;并且该主动轮401的轮轴与该托持座402为同心固设,并于该托持座402上两端分别枢设有可供使用者双脚置于其上并可相对于该托持座402作三百六十度左右旋转活动的两踏板4020,使得当该主动轮401带动该托持座402转动时,站立于该踏板4020上的使用者双脚不必随之转动。另外,该主动轮401外周缘设有一传动带403,该传动带403套设并可传动一阻尼装置50,据此提供反抗该主动轮401转动的一阻力,而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该阻尼装置50为一磁控轮,而该传动带403套设于该磁控轮的轮轴,使其可带动其的转动。通过上述各构件的设计与配置可知,当使用者站立于该踏板4020上,并且手握该手把201向前推时,通过该立杆20与该支架101的枢接设计,使得该立杆20的底端向后移动,并由此推移该第一连杆30,再通过该第一连杆30与该主动轮401的偏心相对运动设计,使得该主动轮401可通过该第一连杆30的推力而作一角度的转动,而固设于该主动轮401的轮轴上的托持座402亦随的作该角度的转动;而当使用者将该手把201向后拉时,则可使得该立杆20的底端向前移动,并由此拉动该第一连杆30,再通过该第一连杆30与该主动轮401的偏心相对运动设计,使得该主动轮401可通过该第一连杆30的拉力而作一角度的转动,而固设于该主动轮401的轮轴上的托持座402亦随的作该角度的转动,据此,可使得踩踏于该踏板4020上方的使用者可随着该托持座402的转动而扭转其腰部,达到扭腰健身的效果。另外,于该立杆20上设有一可控制该阻尼装置50的调整装置501,让使用者可据其来调整阻尼装置50的阻力强弱,从而控制该主动轮401转动的难易程度,达到各个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亦可于该立杆20两端间设一快拆装置60,使得该立杆20可于装设该块拆装置60处做弯折,降低本技术的高度,使得本技术具可收折性;可再于该底座上方加设一外壳70,可藉此以保护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并使得本技术的外观更具美观性。因此,当使用者使用本技术时,可运动到下列身体各部位1、当使用者双脚站立于该二踏板4020上时,通过推拉该手把201,可带动该主动轮401左右转动,并使使用者腰部以下的半身随的左右旋转,据此可达到拉伸使用者腰部的运动健身目的。2、由于该踏板4020与该托持座402间以三百六十度可左右旋转活动枢接,因此,当该使用者腰部已转动一角度时,其脚部可通过该活动踏板4020再顺着腰部转动的方向旋转一角度,从而使该使用者的腿部与脚部皆能作到拉伸的运动,达到整体下半身的运动效果。3、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当使用者双脚同时站立于该二踏板4020其中之一上时,通过其与与该托持座402间以三百六十度可左右旋转活动的方式枢接,使用者可一边在该踏板4020上作左右的自转,一边推拉该手把201使身体绕着该主动轮401轮轴公转,一方面可提高本技术的娱乐性质,另一方面亦可令使用者的脚部及腰部作更大角度的转动,以训练身体于转动中的平衡感,达到本技术同时具有健身、平衡训练及娱乐效果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拉力转腰器,不仅可有效改善惯用腰部健身器所存在的缺点,且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手段并未见于任何相关的刊物中,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素,遂依法提出申请,恳请授予技术专利权。权利要求1.一种拉力转腰器,其主要包含一底座、一枢设于该底座的立杆、一与该立杆枢接的作动装置以及一与该作动装置连接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具有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力转腰器,其主要包含一底座、一枢设于该底座的立杆、一与该立杆枢接的作动装置以及一与该作动装置连接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具有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其中,该第一段向上延伸构成有可供该立杆枢接于其上的支架,而该底座的第二段则设 有该作动装置与该阻尼装置;该立杆的顶端枢设有一可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把,底端则与一第一连杆的一端枢接,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则与该作动装置偏心连接;该作动装置包含一主动轮以及一固设于其上并可撑托使用者的托持座,且该第一连杆与该作动装 置连接处与该主动轮为偏心连接,且于该托持座上方设有两踏板,该两踏板分别位于该托持座的两端,而该主动轮外周缘设有一传动带,该传动带套设有一传动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包含有一调整阻尼装置阻力强弱的调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叶
申请(专利权)人:黄玉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