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强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2310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安全系带管理器至少由两组分管器构成,分管器包括固定装置、控制装置、安全系带和连接安全系带的起始杆;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体连接的固定管和控制套筒,固定管由相互铰接的两个弧形扣板组成,其中一个弧形扣板与控制套筒一体连接,两个弧形扣板的自由端对接后形成可供固定杆穿过的空腔;控制套筒上开设有可供安全系带穿过的侧孔;控制装置包括沿轴向设置在控制套筒内的转轴,转轴上固定设有齿轮盘和圆盘,转轴和控制套筒内壁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圆盘转动的发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直接安装在现有的担架或者医用平车上,可有效解决在转运病员时安全系带易遗忘并且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
技术介绍
目前,120院前急救转运病员和医院内病员转送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缺陷:1、医用担架和移动平车的安全系带很少系在担架和移动平车上,有系在担架和移动平车上的,但多数安全扣已经损坏,不能正常使用;2、医用担架和移动平车的安全系带即使系在担架和移动平车上,但无法规范盘卷显得非常累赘、脏乱;3、尽管医用担架和移动平车的安全系带已在购买时配置,但多数没有直接安装到位,常常因为需要现取现安装、不能够顺手操作,又往往懒省事不用,势必造成医疗纠纷隐患;4、当下120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有保护病员从担架或移动平车坠落的意识,但紧急情况下紧张的工作节奏,容易疏忽安全系带的操作,很难达到避免转运中坠落损伤的真正目的;5、目前能提供更为安全实效的安全系带固定设备欠缺,给120院前急救人员带来诸多不便,潜在的医疗纠纷隐患依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该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现有的担架或者医用平车上,可有效解决在转运病员时安全系带易遗忘并且操作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所述的安全系带管理器至少由两组分管器构成,每组分管器由对称设置在急救转运装置两侧的固定杆上的分管器组成,所述的分管器包括固定装置、控制装置、安全系带和连接安全系带的起始杆,每组分管器中的两个安全系带的自由端可通过挂钩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体连接的固定管和控制套筒,固定管和控制套筒轴向平行设置,固定管由相互铰接的两个弧形扣板组成,其中一个弧形扣板与控制套筒一体连接,两个弧形扣板的自由端对接后形成可供固定杆穿过的空腔;控制套筒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的外盖,控制套筒上开设有可供安全系带穿过的侧孔;所述的控制装置位于控制套筒内部,控制装置包括沿轴向设置在控制套筒内的转轴,转轴上固定设有齿轮盘和圆盘,转轴和控制套筒内壁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圆盘转动的发条,所述安全系带的起始杆设置在齿轮盘和圆盘之间。作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急救转运装置为轮式担架、铲式担架或医用平车。作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齿轮盘和圆盘上分别对应设有用于卡设安全系带的起始杆的“L”形轴槽。作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控制套筒上对应齿轮盘处设有用于控制齿轮盘停止转动的限位器。作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发条起始端固定在转轴上,发条的终止端连接在控制套筒的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下述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系带管理器可以直接安装在现有的担架或者医用平车上,可以随时安装和拆卸,不需要拆装急救转运装置,可有效解决在转运病员时安全系带易遗忘并且操作不便的问题,加强了安全系带随意悬挂、脏乱、累赘和易损坏的管理,同时安全系带管理器操作方便快捷,防止病员在转运过程中从担架坠落,以确保病员转运安全,杜绝因遗忘系安全系带或侥幸心理未系安全系带造成坠落恶果,避免医疗纠纷。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系带管理器中的安全系带收放整齐,操作便捷,有效提升了对病员转运的安全保障,为应对120院前急救病员和医院内病员的转送做好准备,应急性强,且操作简捷、高效,安全可靠,便于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控制套筒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外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安全系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分管器,2、固定杆,3、安全系带,4、起始杆,5、挂钩,6、固定管,7、控制套筒,8、扣板,9、外盖,10、侧孔,11、转轴,12、齿轮盘,13、圆盘,14、发条,15、限位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所述的安全系带管理器至少由两组分管器1构成,每组分管器1由对称设置在急救转运装置两侧的固定杆2上的分管器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管器1包括固定装置、控制装置、安全系带3和连接安全系带3的起始杆4,每组分管器1中的两个安全系带3的自由端可通过挂钩5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体连接的固定管6和控制套筒7,固定管6和控制套筒7轴向平行设置,固定管6由相互铰接的两个弧形扣板8组成,其中一个弧形扣板8与控制套筒7一体连接,另外一个弧形扣板8一端与前一个弧形扣板8铰接,另一端与其相互扣接,两个弧形扣板8的自由端对接后形成可供固定杆2穿过的空腔;控制套筒7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的外盖9,控制套筒7上开设有可供安全系带3穿过的侧孔10;所述的控制装置位于控制套筒7内部,控制装置包括沿轴向设置在控制套筒7内的转轴11,转轴11上固定设有齿轮盘12和圆盘13,转轴11和控制套筒7内壁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圆盘13转动的发条14,所述安全系带3的起始杆4设置在齿轮盘12和圆盘13之间。所述的急救转运装置为轮式担架、铲式担架或医用平车。为了使本技术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齿轮盘12和圆盘13上分别对应设有用于卡设安全系带3的起始杆4的“L”形轴槽。所述的控制套筒7上对应齿轮盘12处设有用于控制齿轮盘12停止转动的限位器15。作为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发条14起始端固定在转轴11上,发条14的终止端连接在控制套筒7的内壁上。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当固定管6扣在固定杆上之后,扣板8通过卡扣或者销钉等与固定管6连接。所述外盖9通过铆钉与控制套筒7连接。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在急救现场出现需要转运的病人时使用,将病人抬上担架或移动平车后后,同时拉出一组分管器1相对应的安全系带3,通过自由端的挂钩5连接好,安全系带3系好后方可抬起担架,将病人转移走。转移到目的地后,将相连接的挂钩5分开,安全系带3在发条14的作用下收缩进控制套筒7内,为了防止挂钩5收缩进侧孔10,可以用限位器15进行限位。另外在安全系带3系好后,为了提高稳固性,也可以用限位器15进行限位。本技术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并非是限制,与本技术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方案都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所述的安全系带管理器至少由两组分管器(1)构成,每组分管器(1)由对称设置在急救转运装置两侧的固定杆(2)上的分管器(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管器(1)包括固定装置、控制装置、安全系带(3)和连接安全系带(3)的起始杆(4),每组分管器(1)中的两个安全系带(3)的自由端可通过挂钩(5)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体连接的固定管(6)和控制套筒(7),固定管(6)和控制套筒(7)轴向平行设置,固定管(6)由相互铰接的两个弧形扣板(8)组成,其中一个弧形扣板(8)与控制套筒(7)一体连接,两个弧形扣板(8)的自由端对接后形成可供固定杆(2)穿过的空腔;控制套筒(7)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的外盖(9),控制套筒(7)上开设有可供安全系带(3)穿过的侧孔(10);所述的控制装置位于控制套筒(7)内部,控制装置包括沿轴向设置在控制套筒(7)内的转轴(11),转轴(11)上固定设有齿轮盘(12)和圆盘(13),转轴(11)和控制套筒(7)内壁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圆盘(13)转动的发条(14),所述安全系带(3)的起始杆(4)设置在齿轮盘(12)和圆盘(1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急救转运装置用安全系带管理器,所述的安全系带管理器至少由两组分管器(1)构成,每组分管器(1)由对称设置在急救转运装置两侧的固定杆(2)上的分管器(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管器(1)包括固定装置、控制装置、安全系带(3)和连接安全系带(3)的起始杆(4),每组分管器(1)中的两个安全系带(3)的自由端可通过挂钩(5)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体连接的固定管(6)和控制套筒(7),固定管(6)和控制套筒(7)轴向平行设置,固定管(6)由相互铰接的两个弧形扣板(8)组成,其中一个弧形扣板(8)与控制套筒(7)一体连接,两个弧形扣板(8)的自由端对接后形成可供固定杆(2)穿过的空腔;控制套筒(7)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的外盖(9),控制套筒(7)上开设有可供安全系带(3)穿过的侧孔(10);所述的控制装置位于控制套筒(7)内部,控制装置包括沿轴向设置在控制套筒(7)内的转轴(11),转轴(11)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邹翔宇张再冉
申请(专利权)人:张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