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03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主要包括有踏板组和架体组,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组分别与曲柄、第一连动件及所述踏板组一端可活动的组装;该曲柄的一端可活动的组装在架体组上,另一端与摆动杆可活动的组装;该摆动杆分别与曲柄、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可活动的组装,并且摆动杆与第一连动件间的接合处及摆动杆与第二连动件间的接合处恰位于曲柄与摆动杆间的接合处的不同两侧,该摆动杆另一处组装有滚轮,以供所述踏板组的底杆能置于滚轮内滑动;所述第一连动件的两端分别组装在摆动杆及架体组上;第二连动件的两端分别设在摆动杆及踏板组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运动器材的脚踏板的传动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今工商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下,每个人在面对紧张忙碌,倍受压力的生活环境里,也开始寻找舒解压力的方法,因应而生的是参加各国内、外休闲旅游,从事各项球粉、跑步等运动或是欣赏音乐会、美术展等,以作为调剂,培养健全的身心。在这多种项目中,以运动最为经济实惠的,其不分大人小孩均可适用。然而,因面对寸土寸金的都市中,很难找到一适宜实施各种运动项目的运动场合,现今生活品质的恶劣如空气、交通等,皆让有心至户外运动健身者心生怯步。业者便针对现代人的需求积极开发出各种室内运动健身器材,尤其是最近最热门的空中走步机,更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一般空中走步机主要利用摇杆安装在架体上,并以上述的架体的位置为旋转中心带动踏板依一定弧度的方向来回滑动,使整个脚部呈直线的滑动,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如此的使用方式,仅能使其脚部往前滑动至一定高度时就必需依原方向往后滑回去,且容易在前后两端造成运动时脚部肌肉的受伤,而无法符合走步般的人体运动学,而造成业者及使用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符合人体运动学、使用安全的运动器材踩踏式构造。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主要包括有踏板组和架体组,该架体组分别与曲柄、第一连动件及所述踏板组一端可活动的组装;该曲柄的一端可活动的组装在架体组上,另一端与摆动杆可活动的组装;该摆动杆分别与曲柄、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可活动的组装,并且摆动杆与第一连动件间的接合处及摆动杆与第二连动件间的接合处恰位于曲柄与摆动杆间的接合处的不同两侧,该摆动杆另一处组装有滚轮,以供所述踏板组的底杆能置于滚轮内滑动;所述第一连动件的两端分别组装在摆动杆及架体组上;第二连动件的两端分别设在摆动杆及踏板组上。按照本技术提供的运动器材踩踏式构造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所述第一连动件及摆动标杆间的接合处呈上下弧状的来回运动,且曲柄带动摆动杆及滚轮呈圆周运动,并使第二连动件及摆动杆间的接合处则呈前后轴向的近椭圆轨迹运动,以迫使踏板组之底杆亦呈前后轴向之近椭圆轨迹运动,进而达到模拟跑步及踩踏的健身运动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运动器才踩踏式传动构造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本技术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的曲柄位于最下方时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图2中本技术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的曲柄位于最-->后方时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图2中本技术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的曲柄位于最上方时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图2中本技术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的曲柄位于最前方时的组合示意图;图6为图3中本技术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的组合上视图;图7为本技术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标号说明架体组1        道板11      曲柄2曲柄2          飞轮3       摆动杆4滚轮5          轨道50      第一连动件6第二连动件7    踏板组8     底杆80摇杆81         滚动轮8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参阅图1至图6,其主要有架体组1,该架体组1的适当处两侧方可组装曲柄2及飞轮3,并且曲柄2及飞轮3间位于同一轴心及同一轴杆来连动的,使曲-->柄2可带动飞轮3转动。架体组1的另一适当处则可与第一连动件6的一端组装。该架体组1的又一适当处与踏板组8的一端可以活动的组装。曲柄2的一端组装在架体组1适当处,该曲柄2与飞轮3位于同一轴心并由同一轴杆来连动的。曲柄2的另一端可与摆动杆4为可活动的组装。摆动杆4可组装在曲柄2的一端并可以活动,在其适当处可分别与第一连动杆6一端及第二连动杆7一端组装,并在摆动杆4另一侧方组装有滚轮5,以供踏板组8的底杆80能置于滚轮5内滑动。上述摆动杆4及曲柄2的接合处可与滚轮5及摆动杆4的接合处位于同一轴心位置,如图1所示,或是不同轴心位置,如图8所示。上述滚轮5的圆周表面可凹设有轨道50。第一连动件6的两端分别组装在摆动杆4及架体组1的适当位置上。第二连动件7的两端分别组装在摆动杆4及踏板组8的底杆80的适当位置上。踏板组8至少包括有底杆80及摇杆81、或是底杆80、踏板及摇杆81,或是底杆80及滚动轮84。其中底杆80的近前端处可与摇相干81一端活动式组装,该摇杆81的近上端适当处可组装在架体组1近上端处,并在底杆80或踏板或摇杆81的适当处能与第二连动件7的一端活动式组装。上述底杆80的前端也可组装有一滚动轮84,如图7所示,使该底杆80的前端能组装在架体组1的道板11上来回滚滑动。-->当使用者双脚站立于踏板组8踩踏时,能将双手持在摇杆81上方,再利用脚部及手部来驱动踏板组8由上方往前下方踩踏,摇杆81上端往后拉动,如图4所示,因踏板组8的摇杆81底端在往前院移动时会带动底杆80在滚轮5的道50内滑动及跟着往前移动,底杆80也会由第二连动件7的连结作用而迫使摆动杆4的上方以曲柄2的结合处为轴心往前方边转动边移动,即第二连动件7系上方往前下方顺时针转动。使已位于摆动杆4另一端的第一连动件6由上方往后下方呈逆时针转移动,底杆80压迫滚轮5带动曲柄2呈顺时针向前上方转动,直至该曲柄2转动至零度位置,如图5所示,方是使踏板组8能往前移动的近最大移动量。此地,再继续往下踩踏时,会迫使曲柄2带动摆动杆4及滚轮5同步由最前方向后下方呈顺时针转动至270度的位置,该摆动杆4的下方受限第一连动件6的限制作用及曲柄2的转动作用将摆动杆4快速的导正呈直立状,并迫使已位于摆动杆4上方的第二连动件7带动踏板组8的底杆80快速的跟着往后方移动,以致使踏板组8的摇杆81上方呈向前移动状,如图2所示。此时,再继续往后踩踏时,会受架体组1另一侧曲柄2,如图1所示,带动曲柄2及摆动杆4、滚轮5由下方往后上方呈顺时针转动,摆动杆4下方会受第一连动件6的长度限制及曲柄2往后转动的作用迫使已位于摆动杆4上方的第二连动作7快速带动踏板组8的底杆80由下方往后上方移动,即曲柄2呈180度位置,使踏板组8的摇杆81上方可呈现往前移动的最大位置,如图3所示,最后,当曲柄2再继续由后方往前上方转动时,会使摆动杆4下方受第一连动件6的长度限制及曲柄2往前上方转动的作用迫使已位于摆动杆4上方的第二连-->动件7会带动踏板组8的底杆80由最后方往前上方移动,即曲柄2呈90度位置,使踏板组8的摇杆81上方则呈现往后拉的状态,如图4所示。因此,本技术在操作时,会使第一连动件6及摆动杆4下方的接合处呈上下弧状的来回运动,曲柄2带动摆动杆4及滚轮5呈圆周运动。第二连动件7及摆动杆4间的接合处则呈前后轴向的近椭圆轨迹运动,迫使踏板组8的底杆80也呈前后轴向的近椭圆轨迹运动,进而达到模拟跑步及踩踏的健身运动的功效。参阅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图,其主要的改变在于:将原来踏板组8的底杆80前端组装在摇杆81下端的方式改变为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主要包括有踏板组和架体组,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组分别与曲柄、第一连动件及所述踏板组一端可活动的组装;该曲柄的一端可活动的组装在架体组上,另一端与摆动杆可活动的组装;该摆动杆分别与曲柄、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可活动的组装,并且摆动杆与第一连动件间的接合处及摆动杆与第二连动件间的接合处恰位于曲柄与摆动杆间的接合处的不同两侧,该摆动杆另一处组装有滚轮,以供所述踏板组的底杆能置于滚轮内滑动;所述第一连动件的两端分别组装在摆动杆及架体组上;第二连动件的两端分别设在摆动杆及踏板组上。2、一种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主要包括有踏板组和架体组,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组分别与曲柄、第一连动件及踏板组一端可活动的组装;该曲柄的一端可活动的组装在架体组上,另一端与摆动杆可活动的组装;该摆动杆分别与曲柄、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可活动的组装,摆动杆与第一连动件间的接合处及摆动杆与第二连动件间的接合处恰位于曲柄与摆动杆间的接合处的同侧方,该摆动杆另一处组装有滚轮,以供踏板组的底杆能置于滚轮内滑动;所述第一连动件的两端分别设在摆动杆及架体组上;所述第二连动件的两端分别组装在摆动杆及踏板组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动器材踩踏式传动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夫·格雷姆·史帝文斯
申请(专利权)人:普洛骏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