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樘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66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9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拼樘框,属于铝合金窗体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窗框与拼管的连接方式易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而失去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拼樘框,包括左窗框、右窗框以及连接左窗框和右窗框的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胶条与窗框始终处于密封状态,有效解决漏水、漏风问题,降低了现场施工强度,减少了现场施工程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铝合金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拼樘框
技术介绍
在长尺寸洞口窗连接时,需要将窗分成几组后,窗与窗之间用拼管连接。如图1所示,传统连接方式采用窗框与拼管两侧打钉固定的方式连接,防水方式为内外侧打硅胶密封。这种连接方式未考虑铝型材在受热状态下膨胀,受冷状态下收缩的线性膨胀性质。长年使用可导致整体窗户出现变形,水密性能、气密性能降低,整窗出现漏风、漏水的现象。此外,因国内隔热窗一般设计室内外型材为两种颜色,但密封胶一般为黑色或白色。打胶密封会导致整窗外观不够美观,且受铝型材线性膨胀影响,导致密封失效,出现漏风、漏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樘框,该拼樘框具有密封效果较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拼樘框,包括左窗框、右窗框以及连接左窗框和右窗框的拼管,左窗框和右窗框对称设置,左窗框包括左上窗框和左下窗框,右窗框包括右上窗框和右下窗框,左上窗框和左下窗框之间通过第一隔热条相连,左上窗框上开有第一螺钉孔,右上窗框和右下窗框之间通过第二隔热条相连,拼管包括上拼管和下拼管,上拼管和下拼管通过第三隔热条相连,上拼管的一侧开有第一凹槽以及第二螺钉孔,上拼管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称的第二凹槽,下拼管的一侧开有第三凹槽,下拼管的另一侧开有与第三凹槽相对称的第四凹槽,第一密封胶条的一端卡入第一凹槽内,第一密封胶条的另一端与左上窗框接触,螺钉依次穿过第一螺钉孔和第二螺钉孔,将左窗框和拼管连接在一起,第二密封胶条的一端卡入第三凹槽内,第二密封胶条的另一端与左下窗框接触,第三密封胶条的一端卡入第二凹槽内,第三密封胶条的另一端与右上窗框接触,第四密封胶条的一端卡入第四凹槽内,第四密封胶条的另一端与右下窗框接触。本技术拼樘框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长尺寸洞口窗连接时,将拼管一侧窗框与拼管打钉紧固连接,拼管另一侧窗框根据施工时间(季节)与胶条处于半压紧状态,不 打钉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有效解决铝型材受冷热线性膨胀问题,且胶条与窗框始终处于密封状态,有效解决漏水、漏风问题。二是无需打胶密封解决外观美观性。降低了现场施工强度,减少了现场施工程序。本技术拼樘框,上拼管包括盖板、底板以及对称设置在盖板与底板之间的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组成,盖板、底板、左连接板以及右连接板围成“凸”字形,第一凹槽和第二螺钉孔设置在左连接板上,第二凹槽设置在右连接板上。上窗体和下窗体的连接处设置的密封胶条能更进一步增强窗体的密封效果。本技术拼樘框,所述第一密封胶条由第一卡合部和第一压缩部组成,第一卡合部卡入第一凹槽内,第一压缩部与左上窗框接触,第三密封胶条由第三卡合部和第三压缩部组成,第三卡合部卡入第二凹槽内,第三压缩部与左下窗框接触。第二密封胶条与第四密封胶条均为等压胶条。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胶条与窗框始终处于密封状态,有效解决漏水、漏风问题,降低了现场施工强度,减少了现场施工程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拼樘框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断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左窗框和右窗框均通过螺钉与拼管固定,此外,为防水,拼管和左窗框以及拼管和右窗框采用内外侧打硅胶的方式密封。由于铝型材会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长年使用必然导致整体窗户出现变形,从而窗户的密封性能下降,导致漏风、漏水。如图2所示,本技术拼樘框,包括左窗框1、右窗框2以及连接左窗框和右窗框的拼管3,左窗框1和右窗框2对称设置,左窗框1包括左上窗框1-1和左下窗框1-2,右窗框2包括右上窗框2-1和右下窗框2-2,左上窗框1-1和左下窗框1-2之间通过第一隔热条4相连,左上窗框1-1上开有第一螺钉孔1-3,右上窗框2-1和右下窗框2-2之间通过第二隔热条5相连,拼管3包括上拼管3-1和下拼管3-2,上拼管3-1和下拼管3-2通过第三隔热条6相连,上拼管3-1的一侧开有第一凹槽3-3以及第二螺钉孔3-4,上拼管3-1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称的第二凹槽3-5,下拼管3-2的一侧开有第三凹槽3-6,下拼管3-2的另一侧开有与第三凹槽相对称的第四凹槽3-7,第一密封胶条7的一端卡入第一凹槽3-3内,第一密封胶条7的另一端与左上窗框1-1接触,螺钉8依次穿过第一螺钉孔1-3和第二螺钉孔3-4,将 左窗框1和拼管3连接在一起,第二密封胶条9的一端卡入第三凹槽3-6内,第二密封胶条9的另一端与左下窗框1-2接触,第三密封胶条10的一端卡入第二凹槽3-5内,第三密封胶条10的另一端与右上窗框2-1接触,第四密封胶条11的一端卡入第四凹槽3-7内,第四密封胶条11的另一端与右下窗框2-2接触。本技术只在左窗框上打钉与拼管相连,且左窗框、右窗框与拼管相接处的地方均采用密封胶条,密封胶条一方面通过窗框的压力压紧在拼管上,另一方面,密封胶条与拼管上的卡槽卡接,因此,左窗框、右窗框均与拼管紧密相连,同时,由于密封胶条具有可压缩可拉伸的性能,即使长年使用,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到窗框与拼管的密封性能。为了更简单的实现本方案,可以将左窗框和右窗框设计成形状与结构大体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左窗框上开设有螺钉孔,而右窗框上无需开设,上拼管和下拼管则设计成形状相同,所不同的是,上拼管上开设第二螺钉孔,而下拼管上则不需要。为使密封胶条与拼管卡接更加牢靠,本技术上拼管3-1包括盖板、底板以及对称设置在盖板与底板之间的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组成,盖板、底板、左连接板以及右连接板围成“凸”字形,左连接板上分别开有第一凹槽3-3和第二螺钉孔3-4,右连接板上开有第二凹槽3-5。为使左窗框以及右窗框与拼管卡接更加紧密,所述第一密封胶条7由第一卡合部和第一压缩部组成,第一卡合部卡入第一凹槽3-3内,第一压缩部与左上窗框1-1接触,第三密封胶条10由第三卡合部和第三压缩部组成,第三卡合部卡入第二凹槽3-5内,第三压缩部与左下窗框接触。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拼樘框,其特征是:包括左窗框(1)、右窗框(2)以及连接左窗框和右窗框的拼管(3),左窗框(1)和右窗框(2)对称设置,左窗框(1)包括左上窗框(1‑1)和左下窗框(1‑2),右窗框(2)包括右上窗框(2‑1)和右下窗框(2‑2),左上窗框(1‑1)和左下窗框(1‑2)之间通过第一隔热条(4)相连,左上窗框(1‑1)上开有第一螺钉孔(1‑3),右上窗框(2‑1)和右下窗框(2‑2)之间通过第二隔热条(5)相连,拼管(3)包括上拼管(3‑1)和下拼管(3‑2),上拼管(3‑1)和下拼管(3‑2)通过第三隔热条(6)相连,上拼管(3‑1)的一侧开有第一凹槽(3‑3)以及第二螺钉孔(3‑4),上拼管(3‑1)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称的第二凹槽(3‑5),下拼管(3‑2)的一侧开有第三凹槽(3‑6),下拼管(3‑2)的另一侧开有与第三凹槽相对称的第四凹槽(3‑7),第一密封胶条(7)的一端卡入第一凹槽(3‑3)内,第一密封胶条(7)的另一端与左上窗框(1‑1)接触,螺钉(8)依次穿过第一螺钉孔(1‑3)和第二螺钉孔(3‑4),将左窗框(1)和拼管(3)连接在一起,第二密封胶条(9)的一端卡入第三凹槽(3‑6)内,第二密封胶条(9)的另一端与左下窗框(1‑2)接触,第三密封胶条(10)的一端卡入第二凹槽(3‑5)内,第三密封胶条(10)的另一端与右上窗框(2‑1)接触,第四密封胶条(11)的一端卡入第四凹槽(3‑7)内,第四密封胶条(11)的另一端与右下窗框(2‑2)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拼樘框,其特征是:包括左窗框(1)、右窗框(2)以及连接左窗框和右窗框的拼管(3),左窗框(1)和右窗框(2)对称设置,左窗框(1)包括左上窗框(1-1)和左下窗框(1-2),右窗框(2)包括右上窗框(2-1)和右下窗框(2-2),左上窗框(1-1)和左下窗框(1-2)之间通过第一隔热条(4)相连,左上窗框(1-1)上开有第一螺钉孔(1-3),右上窗框(2-1)和右下窗框(2-2)之间通过第二隔热条(5)相连,拼管(3)包括上拼管(3-1)和下拼管(3-2),上拼管(3-1)和下拼管(3-2)通过第三隔热条(6)相连,上拼管(3-1)的一侧开有第一凹槽(3-3)以及第二螺钉孔(3-4),上拼管(3-1)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称的第二凹槽(3-5),下拼管(3-2)的一侧开有第三凹槽(3-6),下拼管(3-2)的另一侧开有与第三凹槽相对称的第四凹槽(3-7),第一密封胶条(7)的一端卡入第一凹槽(3-3)内,第一密封胶条(7)的另一端与左上窗框(1-1)接触,螺钉(8)依次穿过第一螺钉孔(1-3)和第二螺钉孔(3-4),将左窗框(1)和拼管(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鹏铝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