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1311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9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装置,包括基座、外壳体、过滤体、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孔、凹槽、控制器、照明灯、触屏板、散热口、橡胶层;所述过滤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过滤网层、活性炭吸附层、微生物过滤层、负氧离子转化层、活性氧灭菌层,所述外壳体罩设在过滤体的外部,且外壳体的底部与过滤体相连接,所述外壳体上部为中空的倒置的椎体,下部为波纹管状结构,所述过滤体的底部与基座相连接,所述出气口设置于过滤体上,所述排气孔设置于外壳体下部的波纹管状结构上,所述照明灯设置于过滤体的底部,所述控制器、触屏板、散热口设置于基座上,所述橡胶层设置于基座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可控节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空气污染会造成对植物的危害、影响气候以及多人体的危害。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空气污染严重时,人们多数选择待在室内,但室内若长期处于闭门关窗的状态加上有吸烟烹饪等的影响,空气质量也不容乐观,因此空气净化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多为单一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且空气净化器工作时,均为全功率的工作状态,工作时间过长,会出现装置温度持续升高的现象,长期使用,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可控节能的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装置,包括基座、外壳体、过滤体、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孔、凹槽、控制器、照明灯、触屏板、散热口、橡胶层;所述过滤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过滤网层、活性炭吸附层、微生物过滤层、负氧离子转化层、活性氧灭菌层,所述外壳体罩设在过滤体的外部,且外壳体的底部与过滤体相连接,所述外壳体上部为中空的倒置的椎体,下部为波纹管状结构,所述过滤体的底部与基座相连接,所述进气口设置于外壳体上,所述凹槽设置于外壳体上部的中空的倒置椎体结构内,所述出气口设置于过滤体上的靠近基座的末端,所述排气孔设置于外壳体下部的波纹管状结构上,所述照明灯设置于过滤体的底部,所述控制器、触屏板、散热口设置于基座上,所述橡胶层设置于基座的底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过滤网层、活性炭吸附层、微生物过滤层、负氧离子转化层、活性氧灭菌层,过滤网层用于隔离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活性炭吸附层用于吸附空气中的甲醛,二甲苯同时具有除臭的作用。微生物过滤层杀灭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负氧离子转化层释放出来的负氧离子降解和中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改善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活性氧灭菌层中的活性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真菌,原虫及其卵囊。外壳体的下部为波纹管状结构,增加了外壳体的表面积,以便设置更多的排气
孔。凹槽设置于外壳体上部的中空的倒置椎体结构内,凹槽内注水,可作花瓶使用,将花插放在凹槽内,美化室内环境。控制器可根据室内空气质量的级别来控制排气孔打开的数量,空气质量较差时,排气孔全部打开进行工作,空气质量在可接受范围内时,排气孔部分打开进行工作,实现可控节能,并在触屏板上进行程序的设定操作。散热口设置于基座上,防止装置工作时间过长导致的温度持续升高的现象,有限的延长使用寿命。增加的照明灯,便于在夜晚光线暗时的设置操作。基座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层,起到防滑的作用,保证装置的稳固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可控节能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视图图2是过滤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 2、外壳体 3、过滤体4、进气口 5、出气口 6、排气孔7、凹槽 8、控制器 9、照明灯10、触屏板 11、散热口 12、橡胶层31、过滤网层 32、活性炭吸附层 33、微生物过滤层34、负氧离子转化层 35、活性氧灭菌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装置,包括基座1、外壳体2、过滤体3、进气口4、出气口5、排气孔6、凹槽7、控制器8、照明灯9、触屏板10、散热口11、橡胶层12;所述过滤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过滤网层31、活性炭吸附层32、微生物过滤层33、负氧离子转化层34、活性氧灭菌层35,所述外壳体2罩设在过滤体3的外部,且外壳体2的底部与过滤体3相连接,所述外壳体2上部为中空的倒置的椎体,下部为波纹管状结构,所述过滤体3的底部与基座1相连接,所述进气口4设置于外壳体2上,所述凹槽7设置于外壳体2上部的中空的倒置椎体结构内,所述出气口5设置于过滤体3上的靠近基座1的末端,所述排气孔6设置于外壳体2下部的波纹管状结构上,所述照明灯9设置于过滤体3的底部,所述控制器8、触屏板10、散热口11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橡胶层12设置于基座1的底部。装置启动时,空气通过进气口4进入,经过滤体3过滤,通过出气口5,
最终由排气孔6排出装置外。过滤体3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过滤网层31、活性炭吸附层32、微生物过滤层33、负氧离子转化层34、活性氧灭菌层35,过滤网层31用于隔离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活性炭吸附层32用于吸附空气中的甲醛,二甲苯同时具有除臭的作用。微生物过滤层33杀灭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负氧离子转化层34释放出来的负氧离子降解和中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改善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活性氧灭菌层35中的活性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真菌,原虫及其卵囊。外壳体2的下部为波纹管状结构,增加了外壳体2的表面积,以便设置更多的排气孔6。凹槽7设置于外壳体2上部的中空的倒置椎体结构内,凹槽7内注水,可作花瓶使用,将花插放在凹槽7内,美化室内环境。控制器8可根据室内空气质量的级别来控制排气孔6打开的数量,空气质量较差时,排气孔6全部打开进行工作,空气质量在可接受范围内时,排气孔6部分打开进行工作,实现可控节能,并在触屏板10上进行程序的设定操作。散热口11设置于基座1上,防止装置工作时间过长导致的温度持续升高的现象,有限的延长使用寿命。增加的照明灯9,便于在夜晚光线暗时的设置操作。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层12,起到防滑的作用,保证装置的稳固性。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外壳体、过滤体、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孔、凹槽、控制器、照明灯、触屏板、散热口、橡胶层;所述过滤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过滤网层、活性炭吸附层、微生物过滤层、负氧离子转化层、活性氧灭菌层,所述外壳体罩设在过滤体的外部,且外壳体的底部与过滤体相连接,所述外壳体上部为中空的倒置的椎体,下部为波纹管状结构,所述过滤体的底部与基座相连接,所述进气口设置于外壳体上,所述凹槽设置于外壳体上部的中空的倒置椎体结构内,所述出气口设置于过滤体上的靠近基座的末端,所述排气孔设置于外壳体下部的波纹管状结构上,所述照明灯设置于过滤体的底部,所述控制器、触屏板、散热口设置于基座上,所述橡胶层设置于基座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外壳体、过滤体、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孔、凹槽、控制器、照明灯、触屏板、散热口、橡胶层;所述过滤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过滤网层、活性炭吸附层、微生物过滤层、负氧离子转化层、活性氧灭菌层,所述外壳体罩设在过滤体的外部,且外壳体的底部与过滤体相连接,所述外壳体上部为中空的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海孙建华刘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和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