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文正专利>正文

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28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在球头结合部处固设有配重件,配重件另端与杆身结合固定,该球头重量较原设计重量低,且二者重量差等于移置在杆身与球头间的配重件重量;配重件一端设有固定孔,内设一杆体,中空杆身置入固定孔,并位于固定孔与杆体间固定。其在球头结合座固设有杆状高比重材料制成的配重件,配重件另端结合有杆身组成一球杆,借降低球头部分重量并移置在杆身配重件处,使整体球杆总重量与原设计相同,而使球头击球时可降低扭力,并提高击球动作的稳定性,极具实用性。(*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领域体育锻炼用运动器材中的高尔夫球杆,特别是涉及一种将球头重量减轻并移置在杆身的配重件上的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目前提供球友所使用的高尔夫球杆,其构造外型概略如图1所示,在杆身(10)的一端固定有球头(50),另端设有可供球友握持挥杆用的握持部(11),当使用者藉由挥动高尔夫球杆时,以球头(50)的击球面(52)进行击球,高尔夫球可朝向预定方向飞行移动。由于在挥杆击球时,使用者握持在杆身的握把处进行施力挥杆,杆身另端头所设置的球头由高处朝向低处的高尔夫球定位处快速位移,此时由于施力点与具有一定重量且呈不规则外型球头的击球点有一段较长距离,在此段时间中该球头必须维持其稳定性,始可在击球的瞬间其击球面与高尔夫球形成为所预定的角度,使球朝向预定的方向飞行,反之,若球头无法在此段时间内维持稳定的移动,将造成其击球面的击球角度无法如挥杆者所预期,造成球的飞行无法受到控制,故球杆的动态平衡确实极为重要。前述高尔夫球杆的杆身,是以碳纤维材料制成为中空杆体,在杆身制作完成后,在杆身大端周缘处选择标记有一特定的标示处,其中该特定的标示处可位于该杆身的强度较佳处,此一标示处即可提供一般生产者在固定球头时,使球头的重心处与该标示点对齐,以达到可获得具有较佳的动态平衡效果。又由于杆身所固定的球头,为了可达到其一定的挥杆感觉,所设计的球头均维持在一定的重量(例如:约为200公克),如此的球头重量设计,在实际进行挥杆击球时,仍然因球头具有一定的重量且球头外型为不规则状,因而影响到挥杆击球的稳定性,及其存在有形成的扭力过大等情形产生。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高尔夫球杆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习用的高尔夫球杆在使用上存在有击球的稳定性问题及其击球扭力过大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前述现有习用的高尔夫球杆在使用上有其击球的稳定性问题及其击球扭力过大的缺点,予以重新改良设计,而提供一种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使其藉由降低球头的部份重量并移至杆身的配重件上,以达到使高尔夫球杆在挥杆击球时,除了可维持原有的挥杆感觉之外,另可降低其挥杆击球的扭力,并提高在各种击球动作时,更能具有较佳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该球杆在球头所形成的结合部处固定设有配重件,该配重件的另一端与杆身结合固定,该呈不规则外型的球头重量较原设计的重量为低,且二者的重量差等于移置在杆身与球头之间的配重件重量;该配重件一端形成设有固定孔,孔内设有一杆体,呈中空状的杆身置设入固定孔内,并位于固定孔与杆体之间相互结合固定。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中所述的固定孔内底端面设有供杆体相互螺合固定的螺孔。前述的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中所述的杆身一端形成设有固定部并置入在配重件的固定孔内,在该固定孔及杆体与固定部之间涂覆设有接着剂。前述的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中所述的配重件的另一端形成设有固定孔,其内部置入设有内杆,杆身置设入球头的结合座内,且内杆一端可贯穿结合座内部所设的穿孔,再配合固定件所设的螺纹部予以相互结合固定。前述的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中所述的固定孔的底端面设有螺孔,内杆相对设有螺纹部,二者成相互结合固定,该内杆上形成设有抵顶于固定孔端缘且外径不同的挡环及套部,该套部套置在固定孔处,并且在二者之间涂覆设有接着剂。前述的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中所述的配重件相对于球头的固定孔一端形成设有结合部,该结合部置设入在固定孔内,且二者间以接着剂相-->互结合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主要是在球头的结合座固定有一杆状且以高比重材料制成的配重件,该配重件另一端结合有杆身组成一球杆,藉由降低球头的部份重量并移置在杆身的配重件处,使得整体球杆的总重量与原设计相同,并使球头在击球时可降低扭力,提高各种击球动作的稳定性,其克服了现有习用的高尔夫球杆在使用上有击球稳定性问题及其击球扭力过大的缺点,藉由降低球头的部份重量并移至杆身的配重件上,可达到使高尔夫球杆在挥杆击球时,除了可维持原有的挥杆感觉之外,另可降低其挥杆击球的扭力,并可在各种击球动作时更能具有较佳的稳定性,为一极具实用性的新设计。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现有的高尔夫球杆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观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结构剖面示意图。(10)杆身             (11)握把(12)固定部           (13)内孔(20)配重件           (21)颈套部(22)结合部           (23)固定孔(24)螺孔             (25)固定孔(26)螺孔             (27)杆体(30)内杆             (31)挡环(32)套部             (40)固定件(50)球头             (51)结合座(511)结合孔          (52)击球面(53)固定座           (54)穿孔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般高尔夫球杆的基本构造,其是在杆身(10)的一端套设有握把(11),另端设有具有击球面(52)的球头(50)所组成,所制成的高尔夫球杆具有一定的重量,另本技术所设计的结构特点在于前述的球头(50)与杆身(10)之间设有配重件(20),该球头(50)在制作时,将减去一部份的重量,此部份的重量是移置在配重件(20)处,使得整体的球杆重量保持不变,可提供使用者获得相同的挥杆感觉。请配合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是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中中空杆身(10)另一端形成设有固定部(12),且杆内形成设有内孔(13);又所设计的球头(50)在制作过程中即先行将重量(例如:设计约在200公克)降低,亦即其重量较原先球头所设计的重量为低,在其所设置的结合座(51)处形成设有结合孔(511),该结合孔(511)内侧形成设有一固定座(53),该固定座(53)上设有贯穿状且孔径较结合孔(511)为小的穿孔(54)。一配重件(20),通常以高比重材料制成(例如:比重约在7.8左右的不锈钢材料),在其杆上形成设有突出的颈套部(21),在配重件(20)的一端形成设有固定孔(23),且内侧底部设有螺孔(24),该螺孔(24)可供一所设的杆体(27)置入并相互结合,该杆体(27)的外径小于杆身(10)固定部(12)的内孔(13)孔径,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该球杆在球头所形成的结合部处固定设有配重件,该配重件的另一端与杆身结合固定,该呈不规则外型的球头重量较原设计的重量为低,且二者的重量差等于移置在杆身与球头之间的配重件重量;该配重件一端形成设有固定孔,孔内设有一杆体,呈中空状的杆身置设入固定孔内,并位于固定孔与杆体之间相互结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该球杆在球头所形成的结合部处固定设有配重件,该配重件的另一端与杆身结合固定,该呈不规则外型的球头重量较原设计的重量为低,且二者的重量差等于移置在杆身与球头之间的配重件重量;该配重件一端形成设有固定孔,孔内设有一杆体,呈中空状的杆身置设入固定孔内,并位于固定孔与杆体之间相互结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孔内底端面设有供杆体相互螺合固定的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配重件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杆身一端形成设有固定部并置入在配重件的固定孔内,在该固定孔及杆体与固定部之间涂覆设有接着剂。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曾文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