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少仁专利>正文

液力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20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力转换器,包括机体1,在机体1内设有中间支撑体2和静止叶片3,在中间支撑体2上设有节流孔4,在机体1上与节孔4对应的位置装有节流调速阀5,在机体1内分别装有左、右转子轴6,转子轴6的两端分别由中间支撑体2和端盖7支撑,在转子轴6上设有转子叶片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任何外漏油现象,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的健身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为健身器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力转换器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力转换器。在一些机构中(如图1所示的健身器),常常需要利用一种力量转换器来实现这样一种运动:当人从原始位置用力推动后杆E向前运动时,前杆F能自动退回到原始位置,再用力推动杆F时,杆E又能自动退回到原始位置,通过推动杆E和杆F的交替运动,达到人们健身的目的,但目前这样一种力量转换器的结构都十分复杂,使得运用这种力量转换器的机构(如健身器)也十分复杂,并且使用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液力转换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机体1,在机体1内设有中间支撑体2和静止叶片3,在中间支撑体2上设有节流孔4,在机体1上与节流孔4对应的位置装有节流调速阀5,在机体1内分别装有左、右转子轴6,转子轴6的两端分别由中间支撑体2和端盖7支撑,在转子轴6上设有转子叶片8。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无任何外漏油现象,采用本技术制造的健身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为健身器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图1为健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M-M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节流阀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机体1,在机体1内设有中间支撑体2和静止叶片3,在中间支撑体2上设有节流孔4,在机体1上与节流孔4对应的位置装有节流调速阀5,在机体1内分别装有左、右转子轴6,转子轴6的两端分别由中间支撑体2和端盖7支撑,在转子轴6上设有转子叶片8。本技术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为:它由中间支撑体2、机体1、端盖7构成A、B两腔,再由静止叶片3和转子叶片8分别A、B两腔隔离成四个小油腔,A腔和B腔内对应的小油腔由节流孔4连通,当顺时钟转动右转子轴6时,A腔中的小油腔a体积缩小,使在A腔中的小油腔a内的液压油受到压缩而通过节流孔4进入B腔中的小油腔b,使油腔b扩大而使左转子轴按反时钟方向转动,也就是说当给右转子轴输入一顺时钟扭矩时,左转子轴必定输出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扭矩。反之,给左转子轴输入一扭矩时,右转子轴必定输出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扭矩。只要我们交替地给左、右转子轴输入扭矩,则左、右转子轴必定交替地输出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扭矩,如此周而复始地摆动左、右转子轴,即-->可实现一种交替运动。本技术通过调节调速阀5控制腔内压力大小,从而可控制输入和输出扭矩的大小。将本技术装在如图1所示的健身器上,双手交替用力推拉前杆和后杆,双脚交替用力踏动脚板,通过双手的前后,双脚的上下运动即可达到健身运动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力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在机体(1)内设有中间支撑体(2)和静止叶片(3),在中间支撑体(2)上设有节流孔(4),在机体(1)上与节流孔(4)对应的位置装有节流调速阀(5),在机体(1)内分别装有左、右转子轴(6),转子轴(6)的两端分别由中间支撑体(2)和端盖(7)支撑,在转子轴(6)上设有转子叶片(8)。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液力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在机体(1)内设有中间支撑体(2)和静止叶片(3),在中间支撑体(2)上设有节流孔(4),在机体(1)上与节流孔(4)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少仁
申请(专利权)人:彭少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