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电路、北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临近输电线路放置,用于检测输电线路的物理参数;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所述北斗通讯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检测的物理参数并控制所述北斗通讯模块进行信号发送,以及接收所述北斗通讯模块传来的指令并进行处理;所述北斗通讯模块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向外发送所述传感器检测的物理参数,以及接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装置供电。该装置无需巡线人员到现场即可实时获取输电线路的物理参数,降低了巡线人员的工作强度与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系统向着高电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重要,输电线路损坏发生事故给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及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实时或定时监测,及时反馈现场情况,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在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往往通过定期巡查来发现问题,而对于某些人迹罕至的区域,巡查周期会更长。现有监测技术由于信号覆盖和环境干扰等问题不能可靠地将监测的现场数据传回,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实时对输电线路进行监测,省去了大量人力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电路、北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临近输电线路放置,用于检测输电线路的物理参数;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所述北斗通讯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检测的物理参数并控制所述北斗通讯模块进行信号发送,以及接收所述北斗通讯模块传来的指令并进行处理;所述北斗通讯模块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向外发送所述传感器检测的物理参数,以及接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装置供电。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或应力传感器或倾角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通过RS-232接口与所述北斗通讯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蓄电池。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套装在输电线路上的取能电路以及与所述取能电路连接的蓄电池。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封装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吊舱。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控制电路的金属盒。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北斗通讯模块通讯的手持终端。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装置,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物理参数,控制电路接收物理参数并控制北斗通讯模块向外发送传感器监测到的输电线路物理参数,实现了对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无需巡线人员到现场即可实时获取输电线路的物理参数,降低了巡线人员的工作强度与人力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传感器101、控制电路102、北斗通讯模块103和电源模块104;其中,所述传感器101临近输电线路放置,用于检测输电线路的物理参数;所述控制电路102与所述传感器101、所述北斗通讯模块103和所述电源模块104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101检测的物理参数并控制所述北斗通讯模块103进行信号发送,以及接收所述北斗通讯模块103传来的指令并进行处理;所述北斗通讯模块103通过所述控制电路102与所述传感器101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102的控制下,向外发送所述传感器101检测的物理参数,以及接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102;所述电源模块104用于为整个装置供电。具体的,所述传感器101要临近输电线路放置,其作用是检测输电线路的物理参数,如输电线路的温度、应力或应变、倾角等任何需要监测的参数。所述控制电路102主要用于控制装置各部分的工作:一方面,控制电路102从传感器101获取输电线路物理参数,并发送给北斗通讯模块103,控制北斗通讯模块103将输电线路物理参数发送出去;另一方面,控制电路102从北斗通讯模块103获取其他装置发送来的指令,并进行处理,按照指令控制装置各部分工作。所述北斗通讯模块103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具体的,当北斗通讯模块103收到控制电路102的发送指令时,将输电线路物理参数以北斗短报文的形式通过发送器发送出去;当北斗通讯模块103的接收器收到其他装置发送来的指令时,北斗通讯模块103将收到的指令进一步地转发给控制电路102。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相邻的多个传感器101的输电线路物理参数信号通过一个北斗通讯模块103向外发送。电源模块104用于为传感器101、控制电路102、北斗通讯模块103供电,有利的是,电源模块104的供电电压为直流5V或直流12V。本技术所提供的输电线路监测装置,通过传感器101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物理参数,控制电路102接收物理参数并控制北斗通讯模块103向外发送传感器监测到的输电线路物理参数,实现了对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无需巡线人员到现场即可实时获取输电线路的物理参数,降低了巡线人员的工作强度与人力成本。可选的,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101为:温度传感器或应力传感器或倾角传感器。具体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输电线路的温度;所述应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输电线路的应力;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输电线路的倾角,基于测得的倾角可以计算出输电线路的弧垂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的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可以同时设置上述的一种或多种传感器。可选的,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102通过RS-232接口与所述北斗通讯模块103连接。RS-232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在串行通讯时,要求通讯双方都采用一个标准接口,使不同的设备可以方便地连接起来进行通讯。RS-232-C接口(又称EIARS-232-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RS是英文“推荐标准”的缩写,232为标识号,C表示RS-232的版本。RS-232-C总线标准设有25条信号线,包括一个主通道和一个辅助通道。在多数情况下主要使用主通道,对于一般双工通信,仅需几条信号线就可以实现,如一条发送线、一条接收线及一条地线。可选的,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104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蓄电池。具体的,电源模块104以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由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给蓄电池充电,并给装置供电。可选的,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104包括:套装在输电线路上的取能电路以及与所述取能电路连接的蓄电池。具体的,电源模块104利用输电线路传输的电能作为能量来源,所述取能电路从输电线路感应取能,并转换为直流电源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取能电路包括取能线圈及电子模块,取能线圈采用开合式结构,套装在输电线路上,取能线圈后接电子模块,对取能线圈的输出电流进行处理,得到稳定的电压,给蓄电池充电,并给装置供电。可选的,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控制电路、北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临近输电线路放置,用于检测输电线路的物理参数;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所述北斗通讯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检测的物理参数并控制所述北斗通讯模块进行信号发送,以及接收所述北斗通讯模块传来的指令并进行处理;所述北斗通讯模块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向外发送所述传感器检测的物理参数,以及接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装置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控制电路、北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临近输电线路放置,用于检测输电线路的物理参数;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所述北斗通讯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检测的物理参数并控制所述北斗通讯模块进行信号发送,以及接收所述北斗通讯模块传来的指令并进行处理;所述北斗通讯模块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向外发送所述传感器检测的物理参数,以及接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装置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或应力传感器或倾角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钰,李宁,黄晓胤,于文博,周磊,陈仲,王志龙,程大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北京诺德威电力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