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成型棒、垒球棒身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988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棒、垒球棒身的整体成型工艺,棒坯经反复地退火及旋锻处理逐步锻打成型为所要求的棒身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便,成型效果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工艺。以往,棒、垒球棒身有多种成型工艺,拉拨工艺难度大,旋压等效果也不好。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成型棒、垒球棒身的工艺使得棒身的成型效果好。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工艺用旋锻装置剖面示意图。其中旋套1内壁上有若干对位于同一直径线上的椭圆柱面2,各椭圆柱面2分别向旋套1的内壁突出,旋套1内有可与各椭圆柱2接触及可转动的转子3,转子3与旋套1间有间隙4,转子3沿直径线方向的两侧各有一个可径向移动的锻锤5,两锻锤5间有棒、垒球棒身的成型模具6,该模具6由两半对合而成,模具6内有棒身的模具内腔7,二个锻锤5和模具6的宽度之和与转子3的直径相同。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工艺用模具的轴向剖面示意图。本专利技术采用先退火处理,再旋锻锻打,再退火处理,再旋锻锻打等往复过程进行整体成型,即先将管状棒坯放入退火炉中在符合棒所用材质要求的温度下(如超硬铝LC4则需约415℃)恒温保持(如LC4为60分钟),取出后采用旋锻工艺锻打,使棒身部分成型,再将部分成型的棒身放入退火炉中按上述退火工艺退火,退火处理后的棒身再进行旋锻锻打,如此循环处理,直至棒身完全成型为止。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旋锻工艺成型过程为将外径与模具内腔7大孔内径相同的棒坯从该大孔推入,使转子3转动,当锻锤5碰到椭圆柱面2的最内端时即锻打模具6,由于有间隙4的存在,随着转子3的转动,锻锤5就会沿离心方向离开模具6,转子3转动一定角度后,锻锤5又会碰到另一个椭圆柱2的最内端,从而再次锻打模具6,转子3如此连续转动,且棒坯经不断地退火处理后继续向模具6里推进锻打,经不断地退火、锻打即可按模具内腔7的形状将棒身成型好。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中锻锤5可有若干组、若有两组,则两组垂直分布,即位于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当一组锻打模具时,另一组也同时从垂直方向锻打模具,提高了工效。所述椭圆柱面2的突出部位为长轴方向,转子3转动时锻锤5经该面是获得比圆柱面更大的锻打加速度,使锻打效果更好。将成型好的棒身装上柄头并封好另一头即可制成棒、垒球棒。本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便、成型效果好等优点。权利要求一种整体成型棒、垒球棒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棒身的成型经反复地退火处理和旋锻锻打逐步成型,其中退火处理为将待锻打的棒坯放入退火炉中,在符合棒身所用材质要求的温度下恒温保持,所述旋锻锻打是将退火处理后的棒坯放入模具内经旋锻工艺锻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棒、垒球棒身的整体成型工艺,棒坯经反复地退火及旋锻处理逐步锻打成型为所要求的棒身形状。本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便,成型效果好等优点。文档编号A63B59/06GK1110638SQ9510387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22日专利技术者白志华, 肖建京, 李明, 耿玉玲 申请人:北京体育器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成型棒、垒球棒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棒身的成型经反复地退火处理和旋锻锻打逐步成型,其中退火处理为将待锻打的棒坯放入退火炉中,在符合棒身所用材质要求的温度下恒温保持,所述旋锻锻打是将退火处理后的棒坯放入模具内经旋锻工艺锻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华肖建京李明耿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体育器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