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981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6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能够使用体积平均粒径为大约2μm到大约5μm的三种或更多种颜色成分的色调剂在比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表面区域大的图像形成区域中在记录介质的周围没有页边空白地形成全出血图像;中间转印构件,图像从图像形成单元转印到中间转印构件,在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之前承载在中间转印构件上;转印装置;定影装置,将由转印装置转印的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以及图像形成处理单元,至少在全出血图像的形成期间要形成在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具有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色调剂层厚度时,将待形成在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转换成色调剂层厚度小于或等于阈值的图像,同时保持各个色调剂的图像浓度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已知多种图像形成设备,诸如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2014-21379(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和图1)和2006-220991(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和图1)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2014-21379公开了一种能够将色调剂图像形成在片材的全部或任一个边缘上而不留出页边空白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清洁转印构件表面的清洁单元和将非转印色调剂沉积在图像载体的片材间区域中的非转印色调剂沉积单元。在经过其中非转印色调剂通过转印区域沉积的片材间区域的过程中,转印构件通过分离机构从图像载体分离,以防止片材的后表面被沉积在片材边缘外侧的色调剂和沉积在图像载体的片材间区域中的非转印色调剂弄脏。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2006-220991公开了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设备,该彩色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检测记录介质的前边缘或后边缘的通过的检测单元和校正多个色调剂图像延伸超过记录介质边缘的距离的校正单元。在全出血印刷过程中,多个色调剂图像被打印超过记录介质的边缘或等同位置,色调剂图像延伸超过记录介质边缘的距离根据经过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以减少沉积在边缘之外的色调剂带来的内部污染和过量色调剂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记录介质周围以良好的全出血图像质量没有页边空白地形成全出血图像,记录介质不会被沉积在记录介质边缘处的色调剂弄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能够使用体积平均粒径为大约2μm到大约5μm的三种或更多种颜色成分的色调剂,在比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表面区域大的图像形成
区域中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围没有页边空白地形成全出血图像;中间转印构件,图像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构件,并且所述图像在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之前承载在所述中间转印构件上;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将所述图像一起从所述中间转印构件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将由所述转印装置转印的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以及图像形成处理单元,至少在所述全出血图像的形成期间要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具有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色调剂层厚度时,所述图像形成处理单元将待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转换成具有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色调剂层厚度的图像,同时保持各个色调剂的图像浓度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30℃到180℃的温度范围内以1Hz的频率进行粘弹性测定时,所述色调剂在80℃到140℃下具有大约1.10到大约1.40的tan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所述全出血图像的形成期间,所述图像形成处理单元将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限定为包括位于所述记录介质内的宽度为大约1mm到大约3mm的内周边区域,并且转换要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至少在所述全出血图像的形成期间要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具有大于或等于两层的色调剂层厚度时,所述图像形成处理单元将待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转换成色调剂层厚度为两层的图像,同时保持各个色调剂的图像浓度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要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具有小于两层但是不小于一层的色调剂层厚度时,所述图像形成处理单元将待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转换成色调剂层厚度为一层的图像,同时保持各个色调剂的图像浓度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要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具有小于一层的色调剂层厚度时,所述图像形成处理单元不转换待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能够以良好的全出血图像质量在记录介质周围没有页边空白地形成全出血图像,而且记录介质不会被沉积在记录介质边缘的色调剂弄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具有以上特性的色调剂在沉积在记录介质的边缘时能够比不具有这些特性的色调剂更容易地在定影装置的定影位置进行定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能够减少将要形成在位于记录介质内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中的色调剂的量,以减少在二次转印单元中从记录介质的边缘挤出来的色调剂的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能够主要减少在要形成在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中具有较大色调剂层厚度的区域中的色调剂的量,以减少从记录介质的边缘挤出来的色调剂的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还能够减少在要形成在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中的具有中间色调剂层厚度的区域中的色调剂的量,以进一步减少沉积在记录介质的边缘处的色调剂的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能够使要形成在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中具有较小色调剂层厚度的区域中挤出来的色调剂的量最少,并且能不减少色调剂的量而形成高质量全出血图像。附图说明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图1B是示出了全出血图像模式的示意图;图1C是示出了在全出血图像的形成过程中图像形成处理单元的操作的示意图;图2A是示出了在全出血图像的形成过程中图像形成处理单元的操作的示意图;图2B是示出了在全出血图像的形成过程中根据第一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示意图;图3A和3B是在全出血图像的形成过程中根据第二比较例的直接转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同步转印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图像形成处理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7是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图像形成处理控制流程的流程图;图8是确定图7中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的色调剂层厚的过程的流程图;图9A是示出了正常图像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图9B是示出了全出血图像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图10A是示出了在全出血图像形成过程期间在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形成图像的第一示例过程的示意图;图10B是当在由图10A的箭头X B表示的方向上观看时的示意图;图10C是示出了在全出血图像形成过程期间在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形成图像的第二示例过程的示意图;图11A是示出了根据参考例(在不调整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厚度的情况下执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全出血图像形成过程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全出血图像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图11B是当在由图11A中的箭头XI B表示的方向上观看时的示意图;图12A是示出了根据第一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全出血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图12B是当在由图12A中的箭头XII B表示的方向上观看时的示意图;图13A是在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全出血图像形成过程中作为记录介质使用的片材的示意图;图13B是在由图13A中的箭头XIII B表示的方向观看时片材在输送方向上的前边缘的示意图;图13C是在由图13A中的箭头XIII C表示的方向观看时记录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前边缘的示意图;图14是示出了对于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图像形成设备来说片材周边区域中的色调剂的量与沉积色调剂的横截面面积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5A是在由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设备使用直径为4μm的低温定影色调剂在片材的周边区域中形成色调剂层厚度为三层的图像时沉积在片材边缘的色调剂的照片;以及图15B是在由比较例1的图像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能够使用体积平均粒径为大约2μm到大约5μm的三种或更多种颜色成分的色调剂,在比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表面区域大的图像形成区域中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围没有页边空白地形成全出血图像;中间转印构件,图像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构件,并且所述图像在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之前承载在所述中间转印构件上;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将所述图像一起从所述中间转印构件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将由所述转印装置转印的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以及图像形成处理单元,至少在所述全出血图像的形成期间要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具有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色调剂层厚度时,所述图像形成处理单元将待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转换成具有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色调剂层厚度的图像,同时保持各个色调剂的图像浓度比。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18 JP 2015-054633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能够使用体积平均粒径为大约2μm到大约5μm的三种或更多种颜色成分的色调剂,在比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表面区域大的图像形成区域中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围没有页边空白地形成全出血图像;中间转印构件,图像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构件,并且所述图像在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之前承载在所述中间转印构件上;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将所述图像一起从所述中间转印构件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将由所述转印装置转印的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以及图像形成处理单元,至少在所述全出血图像的形成期间要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具有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色调剂层厚度时,所述图像形成处理单元将待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周边区域中的图像转换成具有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色调剂层厚度的图像,同时保持各个色调剂的图像浓度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30℃到180℃的温度范围内以1Hz的频率进行粘弹性测定时,所述色调剂在80℃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舩山康弘高桥义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