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锡烟专利>正文

羽毛球箍线的上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9510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羽毛球箍线的上胶方法,它可快速在箍线上胶并使上胶均匀,使胶分布渗入羽毛梗部表面孔隙内,可形成一符合标准规格的羽毛球,为一高加工效率的上胶方法。将插设完羽翅片并缠绕好箍线的羽毛球半成品夹持于一气密模具中,使须上胶部暴露于可加减压的空间中,接着将上胶环境减压,使箍线纤维间隙以及羽梗部孔隙的空气减少,使胶液容易渗入,增压使胶液更快速渗入到孔隙及间隙。形成一优质羽毛球。(*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用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羽毛球,是在软木切割形成的球头13上插设十六根以冲压鹅或鸭的羽翅片方式形成羽翅片10,羽翅片10由羽梗部12及由羽梗部12所长出的羽毛部11所构成,当十六根羽翅片10以特定角度纵向植入球头13上成圆锥状后,在羽梗部外周横向缠绕两道箍线,形成箍环15、16,大致决定了圆锥形尺寸,而圆锥部的几何尺寸是决定羽毛球的空气阻力的基本参数,由于箍线是由纤维编织而成,具有质轻、柔软、韧性及延展性,易于加工编织,但是刚性不足,并且羽梗部12的表面光滑,使得箍线形成的箍环15、16会松动。通常的做法是在箍线及箍线附近羽梗及以下的部份加以上胶,藉由上胶可使棉线不易脱开或位移,且可确保羽翅片所围成的圆锥形的刚性,但又不会增加太多的重量,维持羽毛的空气阻力参数不变,并可增强耐用度。通常的羽毛球上胶方法,是以人工上胶方式加以实行,由人手以每次两根羽梗的内外二侧为对象作涂胶动作,以十六根羽翅片的羽毛而言,要十六次的涂胶动作,但是由于胶液无法在一次加工完成,因为将箍线固化成箍环,必须乾燥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第二次的涂胶动作,该涂胶一乾燥的循环动作要进行数次,方可达到质量的要求。其大量的人工及等待乾燥的时间,相当可观。另一种上胶方法如图2及图3所示,将第一次以人工方法上胶乾燥后的半成品,以上方的小径杯形体17及另一大径杯形体18夹持其不须上胶的羽毛部11,并以另一下侧杯形体19套罩于球头13上,形成只露出应上胶部之状态(如图3所示)。对该露出部实行喷雾上胶,使羽毛球半成品被上胶。由于羽梗的分布相当稀疏,在喷胶时将造成大量胶液的浪费。且喷胶法每次喷上的胶量甚少,所以要等干燥后再行喷胶,循环动作要多次,才能达到质量要求。又,通常在上胶时,不论是手工上胶或喷雾上胶,都不能避免气泡的问题,由于胶液是高粘度液体,箍线是纤维编织物,羽梗是天然生成物,都有细微缝隙和细孔,胶液的分子内聚力、表面张力及附着力都甚大,很容易在缝隙间包住空气形成气泡,且不易渗透到细孔内,造成箍线上胶不均匀,重量分布不平均,上胶量不足,使得刚性不足,耐用性降低。由于目前的羽毛球上胶方法具有上述诸多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是将插设完羽翅片并缠绕好箍线的羽毛球半成品夹持于一可调气压的模具中,使须上胶部曝露于可加减压的空间中,接着将上胶环境减压,当减压至一定程度后注入定量胶液,使羽毛球半成品浸渍在胶液中,同时开始加压,使胶液浸渍渗透至羽毛根杆及箍线深层,即形成一优质羽毛球。此方法为加工效率甚高的一种羽毛球的上胶方法。因采用减压浸渍渗透法,故可同时360度上胶,较前述喷胶法为佳。且因是同时全面上胶,故不会有分次上胶不易调整均匀度的现象,其上胶品质较均匀,而且多余胶液由管路回收过滤后可循环使用。至于本专利技术之具体实施方法,参照附图并详细说明其一具体实施例。图1为羽毛球构成的示意图。图2为通常的喷胶法所使用的器具与待上胶的羽毛球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胶方法所使用的模具与待上胶的羽毛球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的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胶方法流程图。符号说明10是羽翅片,11是羽毛部,12是羽梗部,13是球头,15、16是箍环,17是小径杯形体,18是大径杯形体,19是下侧杯形体,21是锥状体,22a是须上胶部收容空间,22b、22c是沟槽,22d是球头收容空间,22e是排胶孔,22f是气体流通管路。如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利用图示的模具进行上胶作业,所用的模具是具有锥状体21的上模具,和可分离为两截的下模具。下模具分上下两截,有卡榫卡合,在下模具的内侧,有两条横向的沟槽22b、22c和若干条纵向沟槽,纵向沟槽连通下模具底部的排胶孔22e。横向沟槽22b、22c恰能收容羽毛球的箍环15、16,并且模具内留有须上胶部收容空间22a和球头收容空间22d,在下模具的顶部,有气体流通管路22f。其上胶加工流程如图6所示,在完成羽毛球半成品后,上胶工序开始(100),其后将羽毛球半成品压入前述模具中(110),接着将羽毛球半成品的环境减压(120),例如将一密闭容器抽成接近真空,使抽成真空的容器与模具相通,以将箍线纤维间隙、羽梗孔隙、羽梗部12内部的气体导出,不致于上胶时因其内部气体而产生气泡,接着注入定量胶液,使要加工部份浸渍于胶液中,完成入胶液浸渍渗透(130),然后加压(140),使胶液渗入羽梗细孔及箍线纤维组织内,使羽梗及箍线增加刚性,可使上胶后的羽毛球刚性提高,不易因打击而变形。接着经由排胶孔22e排出多余胶液,并使胶液经过滤程序回到胶液循环系统,再实行排胶脱模(150),如此即完成上胶作业(160)。本专利技术因具有上述构成及工序,故上胶可浸入至箍线及羽梗之根杆部深层,可增加其强度及刚性,使羽毛球较耐打击而不易损坏及变形,同时其上胶是采用浸渍渗透法,可同时对羽毛球半成品须上胶部整体同时上胶,不会有通常的上胶方法必须分次上胶而造成上胶不均匀的情形,且藉由减压及加压,可缩短上胶工时,提高生产效率,为一具有较高上胶加工效率的方法。综上所述,依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上胶方法,可提供高品质的羽毛球,特别是由于上胶均匀,其重心不致偏离中心轴线,使羽毛球的品质大幅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将植完羽翅片(10)并缠绕好箍线的羽毛球半成品夹持在一可调气压模具中,使须上胶部曝露于可浸渍胶液空间中,接着将上胶环境减压以减少气泡,当减压至一定程度后注入定量胶液使羽毛球半成品浸渍在胶液中,开始加压,使胶液进入羽毛根杆内层,加快上胶速度,排胶脱模,即完成上胶作业,形成一优质的羽毛球。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它可快速在箍线上胶并使上胶均匀,使胶分布渗入羽毛梗部表面孔隙内,可形成一符合标准规格的羽毛球,为一高加工效率的上胶方法。将插设完羽翅片并缠绕好箍线的羽毛球半成品夹持于一气密模具中,使须上胶部暴露于可加减压的空间中,接着将上胶环境减压,使箍线纤维间隙以及羽梗部孔隙的空气减少,使胶液容易渗入,增压使胶液更快速渗入到孔隙及间隙。形成一优质羽毛球。文档编号A63B49/00GK1286126SQ0010325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周锡烟 申请人:周锡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羽毛球箍线的上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植完羽翅片(10)并缠绕好箍线的羽毛球半成品夹持在一可调气压模具中,使须上胶部曝露于可浸渍胶液空间中,接着将上胶环境减压以减少气泡,当减压至一定程度后注入定量胶液使羽毛球半成品浸渍在胶液中,开始加压,使胶液进入羽毛根杆内层,加快上胶速度,排胶脱模,即完成上胶作业,形成一优质的羽毛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锡烟
申请(专利权)人:周锡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