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型球棒的金属头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942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由具有正面部(2)、背后部(9)、从正面部(2)开始形成背后部(9)上部的顶面部(3)和从正面部(2)开始形成背后部(9)下部的底面部(4)的中空外壳构成,离底面部(4)的最大正面部高度(MFH)与离底面部(4)的背后部高度(BH)的高低差至少25mm以内,占头柄宽度30%-70%的正面部(3)离底面部(4)的高度大致相同于或大于最大正面部高度(MFH),离底面部(4)的最大正面部高度(MCH)与最大正面部高度(MFH)的高低差至少8mm以内,顶面部(3)的曲率半径(R↓[1])大致相同,为100-1000mm范围,底面部(4)的曲率半径(R↓[2])大致相同,为500-2000mm范围,顶面部(3)与底面部(4)的壁厚比率为1.0-1.2范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特别是涉及一种将特大容积的木头球棒头柄外观小型化、高级别者使用也没有不舒感且通过大幅度提高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反弹性能来增大飞越距离的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
技术介绍
传统高尔夫球棒头柄的例子如日本专利特开平6-15016号公报所示。该公报公开了一种在金属制头柄的正面部贴有塑料材料和复合材料作为击球面的头柄。高尔夫球棒头柄的又一例子如日本专利特开平9-192269号所示,该公报公开的是一种将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的正面部制成圆筒状、将击球点配置在该正面部的表面中央下方、形成圆筒状的正面部顶点位置与所述击球点一致的结构。然而,作为一顶高尔夫球棒头柄所要求的顶目是对于运动员来讲,为了得到充分的飞越距离希望头柄具有极高的反弹性能。特别是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用于中距离和长距离,通过飞越距离来获得下一次发球的乐趣。日本专利特开平6-15016号公报记载的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即,尽管正面部贴有弹性系数小的塑料材料和复合材料可提高反弹性能,但因增加了使其附着物嵌合成形的成形工序和安装该附着物的接合工序而使工序复杂化。还有,存在着打球后产生不同材料的剥落问题。另外,日本专利特开平9-192269号公报记载的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即,因击球点位于正面中央的下方,故重心位置必须低。由此,在底面必须进行安装高比重材料等的作业,增加成本。还有,因呈圆筒形状,故存在着头柄材料颈缩得深而难以控制壁厚的问题。专利技术的揭示为此,本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课题,专利技术了一种既用同一种材料制造又可减少制造费用的头柄且头柄反弹性能高的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这里所说的同一系统材料是指包括该材料本身以及其它两种以上金属的合金材料。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包括正面部、背后部、从正面部开始形成背后上部的顶面部以及从正面部开始形成背后部下部的底面部,是一种中空外壳结构。离底面部的最大正面部高度(MFH)与离底面部的背后部高度(BH)的高低差至少在25mm以内,占头柄30%至70%宽度的顶面部离底面部的高度大致相同于或大于最大正面部高度(MFH),离底面部的最大顶面部高度(MCH)与最大正面部高度(MFH)的高低差至少在8mm以内,顶面部的曲率半径(R1)大致一致,为100-1000mm范围,底面部的曲率半径(R2)大致一致,为500-2000mm范围,顶面部与底面部的壁厚比率为1.0-1.2范围。上述正面部的圆筒曲率半径(R3)为254mm以上、381mm以下,鼓出部的曲率半径(R4)为254mm以上、381mm以下。最大正面部高度(MFH)与最大正面部宽度(MFW)的比率最好是0.5以上。正面部的壁厚最好是1.0mm以上、3.0mm以下。正面部的面积最好是3300mm2以上、7500mm2以下。最好是在正面部至背后部的顶面部上部形成隆起带。该隆起带的高度最好是0.1mm以上、4mm以下,宽度最好是10mm以上、20mm以下。正面部的材料是单一金属材料,正面部最好是在该金属材料经锻造加工后不作熔体化处理成形。附图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将相对于正面部挠曲量的比率作为弹簧常数计算的值与反弹系数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2A和图2B分别是为理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的正面部中央附近剖视图。图3A和图3B分别是为理论性说明传统的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的正面部中央附近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一侧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俯视图。图7A-图7D是本专利技术正面部形状造成的挠曲比率的说明图。图8A-图8C是本专利技术正面部形状造成的挠曲比率的说明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的跟部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的背后部后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与以往公知的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重心距离比较的说明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另一实施例的示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形态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包括正面部2、背后部9、从正面部2开始形成背后部9上部的顶面部3以及从正面部2开始形成背后部9下部的底面部4,是一种中空外壳结构。离底面部4的最大正面部高度(MFH)与离底面部4的背后部高度(BH)的高低差至少在25mm内,占头柄宽度(H高尔夫球棒头柄)30%至70%的顶面部3离底面部4的高度大致相同于或大于最大正面部高度(MFH),离底面部4的最大顶面部高度(MCH)与最大正面部高度(MFH)的高低差至少在8mm内,顶面部3的曲率半径(R1)大致一致,为100-1000mm范围,底面部4的曲率半径(R2)大致一致,为500-2000mm范围,顶面部3与底面部4的壁厚比率1.0-1.2范围。上述正面部2的圆筒曲率半径(R3)应为254mm以上、381mm以下,鼓出部的曲率半径(R4)最好是254mm以上、381mm以下。最大正面部高度(MFH)与最大正面部宽度(MFW)的比率最好是0.5以上。下面部2的壁厚最好是1.0mm以上、3.0mm以下、正面部2的面积最好是3300mm2以上、7500mm2以下。最好是在正面部2至背后部9的正面部3的顶面部3上形成隆起带8。该隆起带8的高度最好是0.1mm以上、4mm以下,宽度最好是10mm以上、20mm以下。采用这种结构,可防止产生象以往那样的打球时顶面部跟着正面部挠曲而挠曲变形的现象,可抑制高尔夫球的变形量,将体力消耗减至最小限度,故可提高尔夫球的反弹特性,增大飞越距离。正面部2的材料是单一金属材料,正面部2最好是在该金属材料经锻造加工后不作熔体化处理成形。作为可形成上述木头球棒头柄的材料,通常可采用在制作棒头时常用的材料铁、不锈钢、铝、钛、镁、钨、铜、镍、锆、钴、锰、铅、磷、锡、铬等。用这些单一材料可降低木头球棒头柄制造时的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木头球棒头柄可采用精密铸造方法,也可由压铸、冲击和锻造来制造。在本专利技术中,最佳的材料结构是将β系钛合金(15-3-3-3)的冷轧材料用作正面部构件,将β系钛合金(15-3-3-3)的热轧材料用作顶面部、底面部和颈部的构件。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的体积最好设定在300-400ml范围,实现产品化。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的实施例。即,为提高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1的反弹特性,必须降低正面部2的刚性。即,必须使正面部2的挠曲量大。下面予以说明。图1表示的是选定若干个高尔夫球棒头柄、使高尔夫球GB与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的击球点SS碰撞、测定该碰撞前后的速度、从公式1中获得的反弹系数与将负重5KN施加在正面部的击球点SS上时的相对于正面部挠曲量的比率作为弹簧常数计算的值相互间的关系。图1的数值是设定为Vin=40m/s,横轴表示反弹系数。高尔夫球采用从ACUSHNET COMPANY购买来的Pinnacle GOLD LS。Vout/Vin=(eM-m)/(M+m)Vout碰撞后的高尔夫球速度 Vint碰撞前的高尔夫球速度M头部重量m高尔夫球重量e反弹系数从中可以看出,弹簧常数与反弹系数关系密切,正面部的挠曲量越大,反弹系数就越高。因此,为提高反弹系数,需要下功夫加大正面部的挠曲量。下面,对既加大正面部挠曲量又采用同一系材料制造且可降低制造费用的头部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制木头球棒头柄,为中空外壳结构,包括:正面部(2)、背后部(9)、从所述正面部(2)开始形成所述背后部(9)上部的顶面部(3)以及从所述正面部(2)开始形成所述背后部(9)下部的底面部(4),其特征在于,离所述底面部(4)的最大正面部高度(MFH)与离所述底面部(4)的背后部高度(BH)的高低差至少在25mm以内,占头柄宽度30%-70%的所述顶面部(3)离所述底面部(4)的高度大致相同于或大于所述最大正面部高度(MFH),离所述底面部(4)的最大顶面部高度(MCH)与所述最大正面部高度(MFH)的高低差至少在8mm以内,所述顶面部(3)的曲率半径(R↓[1])大致一致,为100-1000mm范围,所述底面部(4)的曲率半径(R↓[2])大致一致,为500-2000mm范围,所述顶面部(3)与所述底面部的壁厚比率为1.0-1.2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田元孝益田直幸杉本纯史酒井浩司
申请(专利权)人:美津浓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远藤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