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循环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8960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5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风循环烘箱,其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内设有干燥腔,所述干燥腔的底壁上靠近箱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阻挡烘车外移的隔挡板,所述隔挡板的转动方向为靠近箱门至远离箱门的方向上;所述干燥腔的底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隔挡板投向干燥腔的底壁上远离箱门一侧的投影面上,具有进一步减少烘车外移的几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
,特别涉及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技术介绍
热风循环烘箱,风源由循环送风电机带动风轮经由加热器,而将热风送出,再经由风道至烘箱内室,再将使用后的空气吸入风道成为风源再度循环,加热使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4787640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11月18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风循环烘箱,包括箱体、烘车、滑道、发热装置、控制箱、进风口、排湿口、挡板和电机,箱体的正面包括两个箱门,箱门上设置有铰链和卡扣,烘车包括烘架和滚轮,滑道包括滑道座和转轴,控制箱包括控制面板、打印出口、输入装置和开关,进风口设置有电机、支撑柱、安装盘、风机、转轴和风筒,挡板上设置有与滑道相对的滑道口;且烘车位于箱体的内部,挡板位于烘车的外侧,滑道位于挡板上的滑道口处;挡板上的滑道口与烘车的滚轮相对,滑道口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滑道座,滑道座与滑道相连。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在烘车的外侧设有挡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烘车外移的几率,但是由于滑道通过滑道口与外环境直接连通,滚轮可直接通过滑道口,其仍存在烘车外移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风循环烘箱,其解决了烘车外移的问题,具有进一步减少烘车外移的几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热风循环烘箱,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内设有干燥腔,所述干燥腔的底壁上靠近箱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阻挡烘车外移的隔挡板,所述隔挡板的转动方向为靠近箱门至远离箱门的方向上;所述干燥腔的底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隔挡板投向干燥腔的底壁上远离箱门一侧的投影面上。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先将隔挡板转动至靠近箱门的一侧,隔挡板和地面形成一个可供烘车移动的倾斜角,烘车通过该倾斜的隔挡板至滑轨上,其上样便捷;当烘车完全进入干燥内后,先将隔挡板转动至远离箱门的一侧,隔挡板和限位块卡接形成一定的倾斜角,且烘车不易发生外移;通过上述设置,既能便捷上样,又能减少烘车外移的几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干燥腔的底壁上靠近箱门的一侧和隔挡板铰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铰接形式实现隔挡板的转动,其可通过手脚或借助简单的器件即可实现隔挡板的转动,且其恢复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大生产化价值。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挡板上靠近限位块的一侧设有与限位块配合的凹槽。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两者之间卡接可加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减少烘车碰撞隔挡板后两者脱离的几率,提高减少烘车外移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限位块的端部设有弹性块。采用上述结构,当箱体底壁受到振动或隔挡板受到振动时,弹性块可对振动进行一定的缓冲,减少隔挡板和限位块脱离的几率,提高减少烘车外移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干燥腔的底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滑轨,每个滑轨上靠近箱门的一侧均设有上样口;至少一个上样口位于隔挡板投向干燥腔的底壁上远离箱门一侧的投影面上。采用上述结构,烘车通过上样口进入滑轨,其滚轮滑动时在上样口和滑轨极其延长线上移动,当至少一个上样口位于隔挡板投向干燥腔的底壁上远离箱门一侧的投影面上,隔挡板可阻止上样口或滑轨上的滚轮外移。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滑轨的横截面成梯形设置,其上端之间的宽度小于烘车上滚轮的宽度。采用上述结构,滚轮无法从滑轨的上方滑出,减少烘车侧移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其侧移可能性小,滚轮会一直处于可被隔挡板阻挡的滑轨或上样口上,进一步减少烘车外移的几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箱体上设有由加热装置控温的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干燥腔连通。采用上述结构,采用热风烘干形式,热能和风能同时结合,可加快样品的干燥过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风口位于箱体的侧面或底面上。采用上述结构,将进风口设在侧面或底面上,热气流的流动方向是向上,因此采用这种设置可提高与热风接触的产品的面积,使烘车上的不同层上的样品均能与热风接触干燥,进一步提高干燥的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箱体上设有由抽风装置控制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管路与除湿装置连通,所述除湿装置的一端与进风口连通;所述除湿装置内填充有除湿剂,所述除湿剂选自变色硅胶或分子筛。采用上述结构,将携有水分的热气流回收并通过除湿剂将其脱水处理,可将热气流中的热能回收利用,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同时变色硅胶或分子筛在吸水后可通过光照等简单条件下再次激活,其无耗材损耗,能进一步降低成本。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除湿装置和进风口之间设有除味装置,所述除味装置内填充有活性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活性炭将产品的异味如部分中药味或部分固渣吸附,使之得到干净的热气流,提高其应用范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先将隔挡板转动至靠近箱门的一侧,隔挡板和地面形成一个可供烘车移动的倾斜角,烘车通过该倾斜的隔挡板至上样口再通过滑轨进入干燥腔内,由于滑轨的横截面成梯形设置,其上端之间的宽度小于烘车上滚轮的宽度,所以烘车不易发生侧移;当烘车完全进入干燥腔内后,先将隔挡板转动至远离箱门的一侧,隔挡板和限位块卡接形成一定的倾斜角,且烘车不易发生外移,烘车翻转的几率极小,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干燥效果;关闭箱门后,开启加热装置,热气流通过进风口至导风板处,热气流经导流后,先将干燥腔的底部填充满,再逐渐向上运动,与干燥腔内的样品接触后,样品上的水分被逐渐带走;同时开启抽风装置将携有大量水分的热气流通过出风口抽至干燥腔外,且由于挡风板的作用,该抽风工作不会直接与样品附近的气体发生对流,降低样品滚动的几率;携有大量水分的热气流依次经除湿剂除湿、活性炭除味处理后,再回至进风口,该热量得到充分利用,大大的降低了能耗;同时,通过该方法干燥后的产品无异味,其能提高产品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干燥腔;3、加热装置;4、进风口;5、导风板;6、抽风装置;7、出风口;8、挡风板;9、风通道;10、除湿装置;11、除味装置;12、除湿剂;13、活性炭;14、箱门;15、卡扣;16、滑轨;17、烘车;18、滚轮;19、上样口;20、隔挡板;21、限位块;22、弹性块;2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热风循环烘箱,如图1至6所示。热风循环烘箱包括箱体1和设在箱体1内的干燥腔2。参照图3,箱体1上对称设置的两侧面的下方均分别设有一个由加热装置3控温的进风口4,进风口4的内侧设在干燥腔2的侧壁上。参照图1,干燥腔2上设有进风口4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导风板5。每个导风板5均沿着干燥腔2的侧壁向干燥腔2的底壁倾斜设置,其倾斜角为30~60°。热气流通过进风口4至导风板5上并经导风板5的导向后,其流向干燥腔2内。参照图3,箱体1的上方设有由抽风装置6(选用常规的鼓风机即可)控制的出风口7。出风口7和干燥腔2连之间设有挡风板8,挡风板8和干燥腔2的内壁之间留有风通道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包括箱体(1)和箱门(14),所述箱体(1)内设有干燥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腔(2)的底壁上靠近箱门(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阻挡烘车(17)外移的隔挡板(20),所述隔挡板(20)的转动方向为靠近箱门(14)至远离箱门(14)的方向上;所述干燥腔(2)的底壁上设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位于隔挡板(20)投向干燥腔(2)的底壁上远离箱门(14)一侧的投影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循环烘箱,包括箱体(1)和箱门(14),所述箱体(1)内设有干燥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腔(2)的底壁上靠近箱门(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阻挡烘车(17)外移的隔挡板(20),所述隔挡板(20)的转动方向为靠近箱门(14)至远离箱门(14)的方向上;所述干燥腔(2)的底壁上设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位于隔挡板(20)投向干燥腔(2)的底壁上远离箱门(14)一侧的投影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腔(2)的底壁上靠近箱门(14)的一侧和隔挡板(20)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板(20)上靠近限位块(21)的一侧设有与限位块(21)配合的凹槽(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1)的端部设有弹性块(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腔(2)的底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滑轨(16),每个滑轨(16)上靠近箱门(14)的一侧均设有上样口(19);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许烈祥汪佩良许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胡庆余堂天然药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