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8653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5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进料斗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筒包括筒体、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筒体为中空筒体,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均安装在筒体内,所述第一过滤层的位置高于第二过滤层的位置,第一过滤层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层的孔径,所述筒体上设有振动器Ⅰ和振动器Ⅱ,所述振动器Ⅰ与第一过滤层连接,所述振动器Ⅱ与第二过滤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装方便,采用振动的过滤层,有效提高了负极原料的下落速度,还能防止负极原料或负极原料结块在过滤层上堆积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负极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如专利号为201320770305.1,专利技术名称为“进料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漏斗,进料漏斗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输料口,进料漏斗内设有过滤固体结块的网状过滤层和吸附金属杂质的磁性部件。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单层过滤容易出现较大负极原料结块在过滤层上占据较大的空间体积,会严重阻塞了过滤层的部分孔径,使得现有的单层过滤层,过滤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装方便,采用振动的过滤层,有效提高了负极原料的下落速度,还能防止负极原料或负极原料结块在过滤层上堆积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进料斗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筒包括筒体、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筒体为中空筒体,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均安装在筒体内,所述第一过滤层的位置高于第二过滤层的位置,第一过滤层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层的孔径,所述筒体安装在进料斗上,筒体的出料口与进料斗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管的进料口与进料斗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筒体通过进料斗与进料管连通形成进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有振动器Ⅰ和振动器Ⅱ,所述振动器Ⅰ与第一过滤层连接,所述振动器Ⅱ与第二过滤层连接。所述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进料斗上设有环板Ⅰ,筒体上设有环板Ⅱ,环板Ⅰ上设有螺栓孔Ⅰ,环板Ⅱ上设有螺栓孔Ⅱ,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孔Ⅱ、螺栓孔Ⅰ将环板Ⅱ安装在环板Ⅰ上。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孔径为5cm-8cm。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孔径为2cm-4c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装方便,采用振动的过滤层,有效提高了负极原料的下落速度,还能防止负极原料或负极原料结块在过滤层上堆积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装方便,采用双层过滤,有效提高了将不同大小负极原料结块过滤掉的效率,可以有效防止固体原料结块对后续工艺的影响,保证由进料斗输送来的负极原料在反应釜中搅拌和反映顺利,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反应釜的寿命。3、本技术采用两层孔径大小不同过滤层进行过滤,第一过滤层可以将孔径为5cm-8cm的较大负极原料结块过滤掉,第二过滤层可以将孔径为2cm-4cm的较小负极原料结块过滤掉,过滤效率高,过滤效果显著,采用两层过滤方式,有效避免了现有单层过滤容易出现较大负极原料结块在过滤层上占据较大的空间体积,会严重阻塞了过滤层的部分孔径,使得现有的单层过滤层,过滤效率低的情况。4、本技术采用所述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进料斗上设有环板Ⅰ,筒体上设有环板Ⅱ,环板Ⅰ上设有螺栓孔Ⅰ,环板Ⅱ上设有螺栓孔Ⅱ,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孔Ⅱ、螺栓孔Ⅰ将环板Ⅱ安装在环板Ⅰ上,方便了筒体的安装和拆卸,在加入没有负极原料结块的负极原料时,可以将筒体去掉,直接加入进料斗中;在加入有负极原料结块的负极原料时,可以将筒体与进料斗固定,有负极原料结块的负极原料通过筒体对其进行过滤后,再进入进料斗中,操作简单,切换方便。5、本技术采用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孔径为5cm-8cm,第一过滤层可以将孔径为5cm-8cm的较大负极原料结块过滤掉,减轻第二过滤层的过滤压力。6、本技术采用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孔径为2cm-4cm,第二过滤层可以将孔径为2cm-4cm的较小负极原料结块过滤掉,保证高效的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料筒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进料斗俯视图。图中标记:1、进料斗,2、进料管,3、筒体,4、第一过滤层,5、第二过滤层,6、固定螺栓,7、环板Ⅰ,8、环板Ⅱ,9、螺栓孔Ⅰ,10、螺栓孔Ⅱ,11、振动器Ⅰ,12、振动器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进料斗1和进料管2,所述进料筒包括筒体3、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所述筒体3为中空筒体,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均安装在筒体3内,所述第一过滤层4的位置高于第二过滤层5的位置,第一过滤层4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层5的孔径,所述筒体3安装在进料斗1上,筒体3的出料口与进料斗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管2的进料口与进料斗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筒体3通过进料斗1与进料管2连通形成进料通道,所述筒体3上设有振动器Ⅰ11和振动器Ⅱ12,所述振动器Ⅰ11与第一过滤层4连接,所述振动器Ⅱ12与第二过滤层5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6,所述进料斗1上设有环板Ⅰ7,筒体3上设有环板Ⅱ8,环板Ⅰ7上设有螺栓孔Ⅰ9,环板Ⅱ8上设有螺栓孔Ⅱ10,所述固定螺栓6依次穿过螺栓孔Ⅱ10、螺栓孔Ⅰ9将环板Ⅱ8安装在环板Ⅰ7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4的孔径为5cm。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层5的孔径为2cm。实施例2: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进料斗1和进料管2,所述进料筒包括筒体3、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所述筒体3为中空筒体,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均安装在筒体3内,所述第一过滤层4的位置高于第二过滤层5的位置,第一过滤层4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层5的孔径,所述筒体3安装在进料斗1上,筒体3的出料口与进料斗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管2的进料口与进料斗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筒体3通过进料斗1与进料管2连通形成进料通道,所述筒体3上设有振动器Ⅰ11和振动器Ⅱ12,所述振动器Ⅰ11与第一过滤层4连接,所述振动器Ⅱ12与第二过滤层5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6,所述进料斗1上设有环板Ⅰ7,筒体3上设有环板Ⅱ8,环板Ⅰ7上设有螺栓孔Ⅰ9,环板Ⅱ8上设有螺栓孔Ⅱ10,所述固定螺栓6依次穿过螺栓孔Ⅱ10、螺栓孔Ⅰ9将环板Ⅱ8安装在环板Ⅰ7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4的孔径为6cm。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层5的孔径为3cm。实施例3: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进料斗1和进料管2,所述进料筒包括筒体3、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所述筒体3为中空筒体,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均安装在筒体3内,所述第一过滤层4的位置高于第二过滤层5的位置,第一过滤层4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层5的孔径,所述筒体3安装在进料斗1上,筒体3的出料口与进料斗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管2的进料口与进料斗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筒体3通过进料斗1与进料管2连通形成进料通道,所述筒体3上设有振动器Ⅰ11和振动器Ⅱ12,所述振动器Ⅰ11与第一过滤层4连接,所述振动器Ⅱ12与第二过滤层5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6,所述进料斗1上设有环板Ⅰ7,筒体3上设有环板Ⅱ8,环板Ⅰ7上设有螺栓孔Ⅰ9,环板Ⅱ8上设有螺栓孔Ⅱ10,所述固定螺栓6依次穿过螺栓孔Ⅱ10、螺栓孔Ⅰ9将环板Ⅱ8安装在环板Ⅰ7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4的孔径为8cm。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层5的孔径为4cm。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进料斗(1)和进料管(2),所述进料筒包括筒体(3)、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所述筒体(3)为中空筒体,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均安装在筒体(3)内,所述第一过滤层(4)的位置高于第二过滤层(5)的位置,第一过滤层(4)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层(5)的孔径,所述筒体(3)安装在进料斗(1)上,筒体(3)的出料口与进料斗(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管(2)的进料口与进料斗(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筒体(3)通过进料斗(1)与进料管(2)连通形成进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上设有振动器Ⅰ(11)和振动器Ⅱ(12),所述振动器Ⅰ(11)与第一过滤层(4)连接,所述振动器Ⅱ(12)与第二过滤层(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除杂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进料斗(1)和进料管(2),所述进料筒包括筒体(3)、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所述筒体(3)为中空筒体,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均安装在筒体(3)内,所述第一过滤层(4)的位置高于第二过滤层(5)的位置,第一过滤层(4)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层(5)的孔径,所述筒体(3)安装在进料斗(1)上,筒体(3)的出料口与进料斗(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管(2)的进料口与进料斗(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筒体(3)通过进料斗(1)与进料管(2)连通形成进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上设有振动器Ⅰ(11)和振动器Ⅱ(12),所述振动器Ⅰ(11)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义全
申请(专利权)人:新都区马家镇新越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