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斌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感应和主动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8557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5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感应和主动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器,它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的静电消除电路。所述的静电消除电路将消除静电工作分为三步走,静电传感部分1、静电控制部分2、静电消除部分3。通过静电传感部分1感应和吸收静电,通过静电控制部分2对静电进行处理,通过静电消除部分3对静电进行消除。其优点是能够自动感应静电、并且主动或者说强制性的消除静电、抑制静电积累,通过自身快速有效的消耗静电、不需要接地或配备其它外部条件配合实施,因此应用的自由度很大、应用范围很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消除领域。
技术介绍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工业生产中,很多情况下都会产生静电,并且因为静电的累积而对我们的健康、生活质量、生产质量及生产安全造成危害。静电产生的机理有很多种,比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比较常见的摩擦起电、剥离起电、感应起电、传导起电、粉体起电、流动带电等,工业生产还有热电效应、压电效应等。产生静电的原因有很多,再加上能影响静电物理量的其他周边因素,很多时候静电的产生几乎无可避免,因此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面对静电带来的危害,而面对这些危害时,我们要做的是避免静电的累积以消除或减少由于静电累积而产生的危害。理论上,将生活、生产环境和各种行为、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迅速耗散或者泄漏是防止静电危害产生的有效方法。现有的消除静电方法主要有静电接地耗散、离子中和、环境增湿、静电屏蔽几类。以上方法大部分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生活中除了环境增湿,其他方法都很少应用,究其原因,一是受条件限制,很多时候无法实施。无论是接地耗散、离子中和、环境增湿、静电屏蔽都是对一个固定环境或者固定静电载体来持续作用才能发挥减少静电累积的作用,并且单一使用某一类方法的单一手段对于静电物理量的控制都是相对固定和有限的,想要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通常需要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防静电手段配合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在必须的工业生产中才有可能实现,总体来说,想达到消除静电危害的理想效果,投入较大、受限较多、实施复杂。二是现有几类消除静电方法对于产生机理和物理量范围相对复杂的生活静电来说,很难产生理想的治理效果。针对以上情况,现在亟需一种新的消除静电的产品,可以简便、有效、不受应用环境限制的按照需求消除静电,既能更好的解决工业静电消除问题,又能应用于生活静电的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感应和主动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器,所述的静电消除器能够自动感应静电、并且主动或者说强制性的消除静电、抑制静电积累。所述的静电消除器能够通过自身快速有效的消耗静电,不需要接地或配备其它外部条件配合实施,因此应用的自由度很大、应用范围很广。所述的静电消除器为主动式消除或者叫强制性消除静电,可以有效达到事先设定的需求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感应和主动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器,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的静电消除电路。所述的静电消除电路将消除静电工作分为三步走,静电传感部分1、静电控制部分2、静电消除部分3。通过静电传感部分1感应和吸收静电,通过静电控制部分2对静电进行处理,通过静电消除部分3对静电进行消除。三部分结合达到对静电的有效消除。所述的静电消除电路包括主体感应端T1、收集端线T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有极电容C3、三极管BG1、三极管BG2、LED、硅桥、可控硅、CMOS六反相器和电池。 所述的主体感应端T1与CMOS六反相器的G1路以及R1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及电容C1相连,CMOS六反相器的G1路与G2路、电阻R2、电阻R3相连,CMOS六反相器的G2路另一端与G3路、G4路其中一端相连,G3路的另一端与G5路G6路相连,G5路、G6路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三极管BG2的b脚,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G4路的另一端、三极管BG1的e脚、三极管BG2的e脚、电池的负极相连接,G4路的再一端与电阻R4、电池正极相连,G4路的又再一端与三极管BG1的b脚相连,BG1的C脚与LED的负极相连,LED的正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三极管BG2的c脚与可控硅的G脚相连,可控硅的K脚与有极电容C3的负极、硅桥的负极相连,可控硅的A脚与有极电容C3的正极、硅桥的正极相连,硅桥的其中一个AC脚与电容C2的一个脚以及收集端线T2相连,硅桥的另外一个AC脚与电容C2的另一个脚相连。在本技术中,在使用某一种CMOS六反相器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电路中其他元件的规格参数,就可以改变电路对于消除静电物理量数值的控制,包括消除静电电压灵敏度、消除速度以及感应和消除距离等。在本技术中,T1是静电的感应端和收集端,用来感应静电和将静电输入电路消除。T2是用来补充加强T1对静电的纳入能力的。T1端作为感应端,首先感应到静电信号,将静电输入进静电消除电路,通过电路对静电的处理,达到能够消除的水平,再由静电消除电路本身进行消耗,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效果是:1.本技术是主动式消除静电,或者说是强制性消除静电。可根据需要预先设定消除静电的工作指标、按需消除。可事先调整好消除静电电压灵敏度(能感应和消除的最低电压)和消除速度(单位时间可消除的电量)以及感应和消除的距离。本技术开启后会一直处于警戒状态,当感应和消除的距离内的静电电压达到或超过消除静电电压灵敏度时,立刻激发消除静电。2. 本技术可消除空间静电。在感应和消除距离空间半径范围内(包括空间内的物体表面、颗粒上的等),所有超过静电电压灵敏度的静电都会被强制消除到灵敏度电压以下。3. 本技术对消除静电的工作阈值判断精确,对环境静电的物理量控制精确。4. 本技术本身自行消除静电,无需其他手段配合使用,应用灵活,使用自由。5. 本技术非常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消除静电方法。在静电消除工作中,能够达到的除静电电压灵敏度U1和消除速度V1以及感应和消除的距离S1等物理量数值级别,都是现有技术无法比拟的,因此非常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工作原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感应和主动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器,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的静电消除电路。所述的静电消除电路将消除静电工作分为三步走,静电传感部分1、静电控制部分2、静电消除部分3。通过静电传感部分1感应和吸收静电,通过静电控制部分2对静电进行处理,通过静电消除部分3对静电进行消除。三部分结合达到对静电的有效消除。如图2所示的一种自动感应和主动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器,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的静电消除电路。所述的静电消除电路包括主体感应端T1、收集端线T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有极电容C3、三极管BG1、三极管BG2、LED、硅桥、可控硅、CMOS六反相器和电池。 所述的主体感应端T1与CMOS六反相器的G1路以及R1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及电容C1相连,CMOS六反相器的G1路与G2路、电阻R2、电阻R3相连,CMOS六反相器的G2路另一端与G3路、G4路其中一端相连,G3路的另一端与G5路G6路相连,G5路、G6路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三极管BG2的b脚,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G4路的另一端、三极管BG1的e脚、三极管BG2的e脚、电池的负极相连接,G4路的再一端与电阻R4、电池正极相连,G4路的又再一端与三极管BG1的b脚相连,BG1的C脚与LED的负极相连,LED的正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三极管BG2的c脚与可控硅的G脚相连,可控硅的K脚与有极电容C3的负极、硅桥的负极相连,可控硅的A脚与有极电容C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感应和主动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器,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的静电消除电路,所述的静电消除电路包括主体感应端T1、收集端线T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有极电容C3、三极管BG1、三极管BG2、LED、硅桥、可控硅、CMOS六反相器和电池,所述的主体感应端T1与CMOS六反相器的G1路以及R1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及电容C1相连,CMOS六反相器的G1路与G2路、电阻R2、电阻R3相连,CMOS六反相器的G2路另一端与G3路、G4路其中一端相连,G3路的另一端与G5路G6路相连,G5路、G6路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三极管BG2的b脚,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G4路的另一端、三极管BG1的e脚、三极管BG2的e脚、电池的负极相连接,G4路的再一端与电阻R4、电池正极相连,G4路的又再一端与三极管BG1的b脚相连,BG1的C脚与LED的负极相连,LED的正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三极管BG2的c脚与可控硅的G脚相连,可控硅的K脚与有极电容C3的负极、硅桥的负极相连,可控硅的A脚与有极电容C3的正极、硅桥的正极相连,硅桥的其中一个AC脚与电容C2的一个脚以及收集端线T2相连,硅桥的另外一个AC脚与电容C2的另一个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感应和主动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器,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的静电消除电路,所述的静电消除电路包括主体感应端T1、收集端线T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有极电容C3、三极管BG1、三极管BG2、LED、硅桥、可控硅、CMOS六反相器和电池,所述的主体感应端T1与CMOS六反相器的G1路以及R1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及电容C1相连,CMOS六反相器的G1路与G2路、电阻R2、电阻R3相连,CMOS六反相器的G2路另一端与G3路、G4路其中一端相连,G3路的另一端与G5路G6路相连,G5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殷斌李广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