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汝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跑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830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跑步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左右运动体、导向机构和控制电路,所述左右运动体平行放置,导向机构使左右运动体在机架内进行运动轨迹为平行直线的运动;所述各个运动体顶部安装有可上、下活动的脚踏板,内部安装有电动机,底部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轮,所述的转轴绕有卷簧,卷簧一端固定于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于机架的前端,所述的转轴通过传动机构由电动机进行驱动。该跑步机可以令人了解锻炼时跑步时的步距和所跑的距离,跑步机的运动体随着锻炼者的运动而动作,并能够自动随着锻炼者脚步的停止而停止,使锻炼者在运动中更加自然、轻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自动跑步机,是一种用于进行跑步运动的跑步机。属于体育运动器材

技术介绍
步行与跑步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对于增强个人体质、保持身体健康很有帮助。但是该种运动需要一定的运动场地。现有技术的跑步机为由水平放置的传动带和转动辊组成,传动带安装于转动辊上,人们可以扶着跑步机的扶手,脚踏传动带进行跑步。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跑步机的控制面板上设定跑步的速度,即传动带转动的快慢。该跑步机存在以下缺陷锻炼者开动跑步机,传动带进行转动后,锻炼者就要必须不停地在传动带上进行跑动,即使锻炼者停下来,传动带仍然会不停地转动,必须关闭跑步机后,传动带才能停下来,在此其中锻炼者保持不断运动才不至摔倒。因此,使用者不能像在平地上自然地进行锻炼身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动跑步机,该种跑步机在锻炼者停止跑动时,能够自动地停止,使锻炼者运动起来更加自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一种自动的跑步机,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机架、直线运动式左右运动体、导向机构和控制电路;所述左右运动体平行放置,其顶部分别设有可上、下活动的脚踏板,其内部设有电动机,其底部设有转轴和主动轮,所述转轴绕有卷簧,所述卷簧的自由端固定于机架的前端,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电动机连接;控制电路包括左右双联开关、左右常开开关,左双联开关与右双联开关串联连接,左常开开关的一端与右双联开关的连接片连接、另一端接左运动体内电动机的电源输入端,右常开开关的一端与右双联开关的选择触头连接、另一端接右运动体内电动机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导向机构使右运动体、左运动体在机架内进行运动轨迹为直线的运动,所述右运动体、左运动体的运动轨迹平行;所述左双联开关、右双联开关、左常开开关、右常开开关由相应的运动体上的脚踏板分别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达到所述导向机构可由四条直线导轨构成,该直线导轨平行设置于机架内,与直线导轨对应,主动轮中设有环形凹槽,主动轮通过凹槽(11)置于导轨上。最佳方式是左右运动体(2、3)各安装有两个主动轮(7)。所述机架后端可设有两块挡板,该挡板位于左右运动体的后方,该挡板分别通过弹簧与机架连接。所述挡板可各通过一调节器分别与弹簧连接,各调节器分别由螺栓和连接板构成,所述螺栓的两端分别与挡板和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挡板下部可设有一滑轮。所述脚踏板下部周边可设有向外的凸起,左右运动体的顶部设有孔,所述脚踏板从相应孔向外伸出,脚踏板分别通过弹簧与左右运动体连接。所述双联开关可由两选择触头、基座和具有弹性的外形弯曲的连接条组成,两选择触头和连接条固定于基座上,所述连接条与其中一选择触头常闭,所述连接条的弯曲部与脚踏板接触。所述机架前端在与运动体的相应处可连接有弹簧,运动体的底部安装有附助轮。所述挡板可分别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分别与左常开开关、右常开开关相应串联在一起;所述机架设有距离探测器,该控制开关与距离探测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跑步机在使用的过程时,一只脚踏到其中一个运动体,同时另一只脚离开另一运动体时,具有脚踏到的那个运动体内的电动机接通,该运动体向后运动,脚离开的那一个运动体停止运动。当两只脚同时踏在相应运动体上时,两个运动体内电动机都处于接通状态,两个运动体发生动作;当两只脚同时离开在相应运动体上时,两个运动体内电动机都处于断路状态,两个运动体不发生动作。该跑步机的运动体随着锻炼者的运动而动作,并能够自动随着锻炼者脚步的停止而停止,使锻炼者在运动中更加自然、轻松。2、本专利技术的跑步机的机架后端具有两块挡板,挡板可以控制运动体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控制锻炼者跑步时每步的步距。另外挡板设有调节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运动体的运动距离的大小,可以满足不同的锻炼者的运动步距的需要。3、本专利技术的跑步机安装有距离探测器,距离探测器记录锻炼者的脚步迈出的次数,然后根据每步的步距乘以次数得到锻炼者所跑动的距离,并在距离探测器的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可以令人了解锻炼时跑步时的步距和所跑的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脚踏板与开关处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控制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控制电路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机架1、右运动体2、左运动体3、导向机构、控制电路。所述的右运动体2、左运动体3平行放置。所述机架前端与各右运动体2、左运动体3前端的相应处分别连接有弹簧4a、5a。弹簧4a、5a使右运动体2、左运动体3不与机架前端直接碰撞。所述各右运动体2、左运动体3的顶部安装有可上、下活动的脚踏板4、脚踏板5。所述脚踏板4、脚踏板5下部周边具有向外的凸起18,所述右运动体2、左运动体3的顶部分别具有孔,所述脚踏板4、脚踏板5从相应孔向外伸出,脚踏板4、脚踏板5与右运动体2、左运动体3通过两弹簧18a连接,所述的弹簧18a一端连接于脚踏板上,另一端连接于运动体2、3内平行伸出的横梁上。各个运动体在脚踏板的下方设有双联开关与常开开关。左运动体3上设有左双联开关10、左常开开关S1,右运动体2设有右双联开关SB、右常开开关S2。所述双联开关由两选择触头19、20、基座21a和具有弹性的外形弯曲的连接条21组成,两选择触头19、20和连接条固定于基座21a上。所述连接条21与其中一选择触头常闭,所述连接条21的弯曲部与脚踏板4、5接触。所述的常开开关由触头26a与连接条26b构成,连接条26b与脚踏板接触。各个运动体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9,底部通过转轴6安装有两个主动轮7,所述的转轴6绕有卷簧8,卷簧8一端固定于转轴6上,另一端固定于机架1的前端,所述的转轴6通过皮带24由电动机9进行驱动。所述导向机构由四条直线导轨12构成,四条直线导轨12平行地设于机架1内。每个运动体使用两条轨道,各个运动体的每个主动轮7具有周向的凹槽11,各主动轮7通过所述的凹槽11分别置于相应的导轨12上。运动体2、3的底部安装有附助轮25,附助轮25有利于运动体能够平行地运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包括左双联开关10、右双联开关SB、左常开开关S1、右常开开关S2。左双联开关10、右双联开关SB即为电路原理图中开关SA、开关SB,左双联开关10与右双联开关SB串联连接,左常开开关S1一端与右双联开关SB的连接片连接,另一端接左运动体3内的电动机的输入端,右常开开关S2的一端与右双联开关SB的一选择触头连接,另一端接右运动体2内的电动机的输入端。所述左双联开关10、右双联开关SB、左常开开关S1、右常开开关S2由相应的运动体上的脚踏板4、脚踏板5分别进行控制,即当脚踏到脚踏板时,相应的开关就会发生动作。所述机架1后端具有两块挡板13、14,各块挡板13、14分别相应地设于各个运动体2、3的后方。所述挡板13、14设有调节器,所述的调节器由螺栓15、连接板16构成,所述螺栓15两端分别与设于挡板13、14上的螺纹孔、设于连接板16上的螺纹孔连接。弹簧13a、弹簧14a的一端连接于各自相应调节器的连接板16上,另一端连接于机架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跑步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直线运动式左右运动体(2,3)、导向机构和控制电路;所述左右运动体(2,3)平行放置,其顶部分别设有可上、下活动的脚踏板(4、5),其内部设有电动机,其底部设有转轴(6)和主动轮(7),所述转轴(6)绕有卷簧(8),所述卷簧(8)的自由端固定于机架(1)的前端,转轴(6)通过传动机构与电动机(9)连接;控制电路包括左右双联开关(10,S↓[B])、左右常开开关(S1、S2),左双联开关(10)与右双联开关(S↓[B])串联连接,左常开开关(S1)的一端与右双联开关(S↓[B])的连接片连接、另一端接左运动体(3)内电动机的电源输入端,右常开开关(S2)的一端与右双联开关(S↓[B])的选择触头连接、另一端接右运动体(2)内电动机的电源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汝谦
申请(专利权)人:吴汝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