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数字喷墨印花新
,具体的说是一种循环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技术介绍
数字喷墨印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集机械、计算机机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项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先进的生产原理及手段,给纺织印染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被誉为21世纪纺织工业革命技术,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印花方式成为纺织品印花的主要设备。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因其可实现成衣等的个性化打印,技术不断完善,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完善。对于机头固定式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客户端将文档提交到印花设备的PC主机,PC主机经过图像转化以及色彩分析软件的处理,将图像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喷印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传递给喷印控制器控制喷印。打印过程中,首先喷头组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的运动一个导程,运动过程中喷印控制器根据所得到的喷印控制命令控制喷嘴是否喷墨;其次伺服电机控制打印平板在织物长度方向上向前移动一个打印宽度,两种运动相互协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打印平板和机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打印平板为长方体形,所述打印平板由支撑系统支撑,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左前支撑架、右前支撑架、左后支撑架、右后支撑架,所述打印平板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别由左前支撑架、右前支撑架、左后支撑架、右后支撑架支撑,在所述打印平板的前侧面的前部加装有内前滑道,在所述内前滑道的外侧连接有外前滑道,在所述打印平板的后侧面的后部加装有内后滑道,在所述内后滑道的外侧连接有外后滑道,在所述内前滑道的左前角的左侧连接有左前升降槽,所述左前升降槽的右侧与内前滑道固定连接,所述左前升降槽的右侧为可升降的升降槽,在所述内前滑道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打印平板和机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打印平板为长方体形,所述打印平板由支撑系统支撑,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左前支撑架、右前支撑架、左后支撑架、右后支撑架,所述打印平板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别由左前支撑架、右前支撑架、左后支撑架、右后支撑架支撑,在所述打印平板的前侧面的前部加装有内前滑道,在所述内前滑道的外侧连接有外前滑道,在所述打印平板的后侧面的后部加装有内后滑道,在所述内后滑道的外侧连接有外后滑道,在所述内前滑道的左前角的左侧连接有左前升降槽,所述左前升降槽的右侧与内前滑道固定连接,所述左前升降槽的右侧为可升降的升降槽,在所述内前滑道的右前角的右侧连接有右前升降槽,所述右前升降槽的左侧与内前滑道固定连接,所述右前升降槽的左侧为可升降的升降槽,在所述内后滑道的左后角的左侧连接有左后升降槽,所述左后升降槽的右侧与内后滑道固定连接,所述左后升降槽的右侧为可升降的升降槽,在所述内后滑道的右后角的右侧连接有右后升降槽,所述右后升降槽的左侧与内后滑道固定连接,所述右后升降槽的左侧为可升降的升降槽,所述左前升降槽和左后升降槽由第一电机带动升降,所述右前升降槽和右后升降槽由第二电机带动升降,所述左前升降槽和右前升降槽通过前滑道相互连接,所述前滑道包括左前弧形滑道、右前弧形滑道和前中间滑道,所述前滑道分别通过左前弧形滑道和右前弧形滑道与左前升降槽的左侧面和右前升降槽的右侧面连接,所述前中间滑道位于内前滑道正上方且与内前滑道保持水平,所述左后升降槽和右后升降槽通过后滑道相互连接,所述后滑道包括左后弧形滑道、右后弧形滑道和后中间滑道,所述后滑道分别通过左后弧形滑道和右后弧形滑道与左后升降槽的左侧面和右后升降槽的右侧面连接,所述后中间滑道位于内后滑道正上方且与内后滑道保持水平,在所述外前滑道和外后滑道上加装有接头组件,所述机头组件包括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固定在前滑道上,所述后支撑杆固定在后滑道上,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由第三电机带动沿着外前滑道和外后滑道来回滑动,在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上连接有横支撑杆,在所述横支撑杆上连接有打印喷头组,所述打印喷头组由第四电机带动沿着横支撑杆来回滑动,在所述左前升降槽和左后升降槽上放置有左夹持辊,在所述右前升降槽和右后升降槽上放置有右夹持辊,在所述左夹持辊和右夹持辊之间夹持有打印织物,所述打印织物的左侧由左夹持辊夹持,所述打印织物的右侧由右夹持辊夹持,所述左夹持辊和右夹持辊分别由第五电机和第六电机带动沿着内前滑道、内后滑道和前滑道、后滑道来回滑动,所述前滑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金,苏旭中,崔世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