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及其绣品,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无法绣制藤壶绣品的技术问题。本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包括如下顺序步骤:绣布处理、绘制底图、制作藤壶模型、绣藤壶体、固定藤壶体、镂空处理、取出模型。本绣制方法,绣制方法简单、方便;且藤壶绣品通过基点、固定边、不可滑动的结结使壶底、壶身都被固定、定位,因此绣制的藤壶绣品不易变形、立体感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刺绣,成其是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及其绣品。
技术介绍
绣是指我国特有的一种手工制作技术,用针将彩色的线缝在绸或布上构成图案、花纹或文字。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在中国除了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这“四大名绣”外,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台绣等地方名绣。台绣是指浙江台州刺绣;台绣起源于1908年的“天主堂花”;是中国民间刺绣的一种特创,是早期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个见证,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台绣以雕、包、绕、抽、拉、镶、拼等技法绣制而成的产品,风格独特,特别是葡萄绣的针法栩栩如生、精美绝伦。藤壶是附着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海洋生物,它的壳体通常在端部具有开口。虽然传统各类绣法,不论采用人工或机器,以细长的丝绣线通过反复的刺穿结合技术,能形成各种平面或浮凸图案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涉及用细长绣线绣制立体的藤壶绣品,以及相应的藤壶绣品的绣制方法。本申请人经过长期的刺绣试验,成功的试制出了一种藤壶的绣制方法,以及通过该绣制方法绣得的藤壶绣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及其绣品,该绣制方法绣制简便且能绣制立体藤壶绣品,该绣品不易变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绣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绣布处理:选择绣布并将绣布绷紧固定;B、绘制底图:在绣布上绘制出图案;C、制作藤壶模型:选择模型,并将模型定位在图案上方;D、绣藤壶体:沿着模型绣制外凸的藤壶体;E、镂空处理:修剪去除包覆在藤壶体内的绣布,形成镂空;F、取出模型:将模型从镂空处取出。本专利技术选用细长的丝线作为绣线,绣制的绣品外围通常为0.5cm至3cm。因为所绣制的绣品较小,且在绣布处理、底图绘制、制作藤壶模型、镂空处理的方法上都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模型的选择上,还需要考虑镂空处理时,模型的取拿方便,保证绣品的完整性且不易使绣品出现变形。藤壶体绣制时需要注意绣制时绣品的各个固定位置。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绣藤壶体包括如下步骤:G、绣基线:沿着模型绣制若干基线,若干基线在模型顶部中心位置相交,若干基线在相交处用绣线缠绕固定成基点;H、绣壶底:以基点为中心,绣线沿一个方向在基线上绣制多圈周向线一,且相邻内外圈的周向线一紧密排列;I、绣壶身:绣线沿一个方向在基线上绣制多圈周向线二,且相邻内外圈的周向线二间隙排列。若干基线的中部用绣线缠绕后形成基点,若干基线以基点为中心沿模型间隙排列,基点为周向线一绣制的起点,使上、下交织绣制在基线上的若干圈周向线一能以基点为中心紧密排列,形成周向线一的定位点。而从周向线一开始逐渐展开的周向线二与周向线一形成了藤壶的壶身和壶底。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的周向线一与相邻的基线上、下交织绣制。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周向线二与周向线一连为一体,周向线二从周向线一开始逐渐螺旋向外,且周向线二与基线绣制成不可滑动的结结。逐渐螺旋向外的周向线二与基线通过不可滑动的结结连接,不但对绣制在周向线二内的周向线一进行了定位作用,避免每圈周向线一出现松驰的同时能使周向线一被紧密的排列在周向线二内,形成壶底;而且不可滑动的结结使周向线二本身被定位在基线上,从而能绣制出可间隙排列的壶身。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模型为具有弹性的球缺,所述球缺的截面紧扣在绣布的图案上。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球体或近似球体,且所截去部分小于半个球体,被截去后剩余的部分即为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球缺。球体被截切的面,即为球缺的截面。以上述球缺作为模型绣制的藤壶体更加形象、优美,因此作为本申请的优选;但本专利技术的球缺模型并不限于所截去部分小于半个球体。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球缺由蚕茧截切制成或者由空心的塑胶球体截切制成。空心且具有弹性的球缺,在绣制时作为模型起到定形的作用,绣制后镂空处理时,可以通过改变球缺的形状,方便的取出球缺,避免影响绣品的质量。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基线固连在绣布上。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基线与绣布的连接方法包括:(1)在所述绣布的图案上绣制一条固定边;(2)将所述基线直接绣制在固定边上。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固定边的绣制方法包括:(1)在所述绣布的图案上设置封闭或者头尾交叠而成的底线;(2)沿着底线的轴向方向用绣线将底线包覆缠绕在绣布上,形成紧密的包覆层。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的基线绣制在底线上。通过先绣制固定边,再将基线绣制时直接牵拉在固定边的底线上,固定边的底线及包覆层对基线起到了定位作用;底线为封闭结构或者为交叠结构,从而使固定边内的绣布被剪切后,基线不易脱线。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基线与绣布的连接方法包括:(1)将所述的若干基线绣制在图案所在位置的绣布上。(2)绣制固定边,将所述基线锁定在固定边上。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固定边的绣制方法包括:(1)在所述绣布的图案上设置封闭或者头尾交叠而成的底线,所述底线设置在基线与绣布之间。(2)沿着底线的轴向方向用绣线将底线包覆缠绕在绣布上,形成紧密的包覆层。先绣制基线,再在绣布上绣制固定边,底线穿设在基线与绣布之间,用绣线去缠绕底线形成的包覆层直接将基线夹持在缠绕的绣线之间,从而锁定在固定边上;底线为封闭结构或者为交叠结构,从而使固定边内的绣布被剪切后,基线不易脱线。作为第三种方案,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制方法中,所述基线绣制在图案所在位置的绣布上。此种方式在镂空处理时,必须使基线与绣布的绣制点距离镂空的边缘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绣布松散,从而使绣品脱落。一种藤壶绣的绣品,所述绣品包括绣制在绣布上的若干弧形基线、编织在基线上的若干圈周向线一、连接在基线上的若干圈周向线二,所述若干弧形基线的中部固定连接成基点,所述若干圈周向线一以基点为中心螺旋分布在基线上且内外圈紧密排列;
所述周向线二与周向线连为一体,且相邻内外圈的周向线二从周向线一开始逐渐螺旋向外间隙排列,所述周向线二与基线固定连接。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品中,所述周向线二与基线通过结结连接。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品中,所述基线与绣布通过固定边连接。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品中,所述固定边包括设置在绣布的图案上的底线和将底线包覆连接在绣布上的包覆层。本专利技术中的底线为环形的一体结构或者为头尾交叠而成,此设置能避免固定边出现断开现象,使包覆层内的底线能起到固定基线的作用;同时固定边内设有底线使得固定立体效果好,从而使整个藤壶绣品立体感较强。作为优选,在上述藤壶绣的绣品中,所述包覆层为沿着底线连续缠绕在底线和绣布上的绣线。所述绣线缠绕绣制时紧密贴靠在一起,从而使形成的包覆层形态美观。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包覆层也可以为缝制在绣布上的布状包覆物。本专利技术的绣品,若干基线中部通过绣线缠绕形成连接在一起的固定基点。基线与绣布通过固定边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包括:先在绘制的图案上先绣制一条固定边,再将基线直接绣制在固定边上;另一种方式是,若干基线的端部为连续绣制在绣布上形成绣制点,再在基线的绣制点和绣布之间绣制固定边,使基线与绣布形成固定。因此,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绣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绣布处理:选择绣布(1)并将绣布(1)绷紧固定;B、绘制底图:在绣布(1)上绘制出图案(2);C、制作藤壶模型:选择模型,并将模型定位在图案(2)上方;D、绣藤壶体(4):沿着模型绣制外凸的藤壶体(4);E、镂空处理:修剪去除包覆在藤壶体(4)内的绣布(1),形成镂空;F、取出模型:将模型从镂空处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绣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绣布处理:选择绣布(1)并将绣布(1)绷紧固定;B、绘制底图:在绣布(1)上绘制出图案(2);C、制作藤壶模型:选择模型,并将模型定位在图案(2)上方;D、绣藤壶体(4):沿着模型绣制外凸的藤壶体(4);E、镂空处理:修剪去除包覆在藤壶体(4)内的绣布(1),形成镂空;F、取出模型:将模型从镂空处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绣藤壶体(4)包括如下步骤:G、绣基线(41):沿着模型绣制若干基线(41),若干基线(41)在模型顶部中心位置相交,若干基线(41)在相交处用绣线缠绕固定成一基点(42);H、绣壶底(43):以基点(42)为中心,绣线沿一个方向在基线(42)上绣制多圈周向线一(45),且相邻内外圈的周向线一(45)紧密排列;I、绣壶身(44):绣线沿一个方向在基线(42)上绣制多圈周向线二(46),且相邻内外圈的周向线二(46)间隙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向线一(45)与相邻的基线(41)上、下交织绣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线二(46)与周向线一(45)连为一体,周向线二(46)从周向线一(45)开始逐渐螺旋向外,且周向线二(46)与基线(41)绣制有不可滑动的结结(47)。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其特
\t征在于,所述模型为具有弹性的球缺(3),所述球缺(3)的截面(31)紧扣在绣布(1)的图案(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缺(3)由蚕茧截切制成或者由空心的塑胶球体截切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线(41)连接在绣布(1)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线(41)与绣布(1)的连接方法包括:J、在所述绣布(1)的图案(2)上绣制一条固定边(5);K、将所述基线(41)直接绣制在固定边(5)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藤壶绣的绣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台绣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