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龙专利>正文

绳索助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748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绳索助爬器,包括安装在主体上带脚带的踏板和助力装置,所述踏板上连接由摇臂、弹簧、中连杆、压轮组成的缓冲装置,摇臂的下端通过中连杆、弹簧连接在踏板上,上端通过螺钉连接压轮,中连杆固定在主体上,所述助力装置由主体上的八字形轨道、滚柱、导管、弹簧、调节柄组成,带有弹簧的导管安装在主体中,滚柱安装在八字形轨道内,调节柄夹持在主体、弹簧、导管外,滚柱沿着八字形轨道上、下移动与导管和调节柄配合。踏板可折叠、收藏在主体内,便于保管、携带。有缓冲装置,可避免重力加速度使其快速下滑而摔坏助爬器或砸伤人,使用更安全。充分利用脚的力量,减少手的用力和人体的消耗,提高爬行速度,除作救援、抢险工具,还可作健身器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攀爬、登高工具,特别是一种能够帮助爬绳者加快攀爬速度、 减轻体力消耗、省力,达到某种目的所使用的绳索助爬器。技术背景登山、攀岩运动员、地质工作者、采药工等外出工作时,在一般交通工具不 能到达的地方,还需随时携带绳索进行登山探险、勘探测量或采药,但他们都是 依赖强壮体力和训练有素的技能借助绳索进行攀爬、登高工作。但在实际生活中还会碰到突发、紧急、意外事件,如旅游、车祸中碰到的悬 崖救援、自然灾害救助、消防、矿难救险等,这些被救助的弱视群体,根本无法 仅靠自身的力量解困,但在恶劣、紧急的条件下,时间就是生命,在没有任何其 它更好的救助办法时,利用在绳索上加装助爬辅助件仍是最快、最简单的首选救 助工具。专利申请号CN8710090.1 "爬绳器"由外壳、卡绳圈、弹簧及拉力绳组成。 CN03111199.8 "攀绳助力器"提供了一种由手握、脚踏的攀升器组成的助力器, 但因其具体实施方案不完整,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专利号CN200420062255.2 "爬绳器"也提供了一种由手钳、脚踏钳两部分 组成的爬绳器,当人从绳下爬上来后,手钳、脚踏钳也跟随到绳的上端,若只有 一个人使用,用完就可将绳收上来,若山下还有多人等着营救,这时还需将手钳、 脚踏钳沿着绳索滑送到绳下供下一个人再使用,因"爬绳器"上无锁紧、缓冲装 置,下滑时受重力加速度的影响,实际上爬绳器是摔、砸下去的,若高度很高下 面是岩石又是晚上,不仅要摔坏爬绳器,不小心还会砸伤人,因此其使用不安全、 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绳索助爬器,能帮助爬绳者减轻劳 动强度、体力消耗、省力,又可加快爬绳速度,不仅能作紧急、救助工具使用, 还可作休闲娱乐、锻练身体的健身器材使用,并使用安全、易携带、不易损坏、 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绳索助爬器,包括安装在主体上带 脚带的踏板和助力装置,脚带一端连接在踏板上,另端连接在上连杆上,所述的 踏板上还连接由摇臂、弹簧、中连杆、压轮组成的缓冲装置,其中摇臂的下端通 过中连杆、弹簧连接在踏板上,摇臂的上端通过螺钉连接带弹簧的压轮,主体前 表面上还有带弹簧的手柄,且中连杆、上连杆固定在主体上,上连杆的两端还固 定有防护罩,所述的助力装置由主体上的八字形轨道、滚柱、导管、弹簧、调节 柄组成,带有弹簧的导管安装在主体中,滚柱安装在八字形轨道内,调节柄夹持 在主体、弹簧、导管外,滚柱沿着八字形轨道上、下移动,并与导管和调节柄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此助爬器的上连杆上,同时固定有防 护罩和脚带,中连杆上同时固定有踏板和摇臂,结构紧凑、体积小。踏板可折迭、 收藏在主体内,外表清爽、美观便于收藏、携带。因在踏板上连接摇臂,摇臂的 端部安装压轮构成的缓沖器, 一对可调节的压轮从两边压向绳而产生摩擦力,同 时摇臂上的弧形槽卡住滚柱、调节柄,当助爬器沿着绳滑下时受缓冲器作用,可 避免因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使其快速下滑而摔坏助爬器或砸伤人,使用更安全。 绳安装在导管内,导管对绳定位、导向,使其不会晃动,使用安全、可靠。由调 节柄、导管和主体上两组八字形轨道中配合的滚柱构成的助力装置,其四只滚柱 沿着固定滑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主体向上均衡移动,充分利用脚的力量,减 少手的用力和人体的消耗,提高爬行速度,为救援、抢险提供了简单、行施有效 的工具。 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拿掉主体的前表面部分)。 图3、图1的后视图(拿掉保护罩)。图4、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踏板展开、拿掉保护罩、调节柄)。 图-5、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助爬器沿绳下滑,缓冲器启用)。 图6、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上爬)。 图7、图6的左视图(放大图)。 图8、导管结构示意图(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主体6截面为封闭的框形,上、下端面中间有通孔,前、后表面6-l、 6-2中 间有对称的固定滑轨,两组八字形轨道11和一些安装孔。导管l为长管形,上端有一凸缘,下端有一凹槽,便于固定在主体6内,中 间部位的左、右管壁上,有上、下各两斜弧形小、大开口,小开口 1-1、大开口 1-2的长度与主体6上两组八字形轨道11长度相匹配,如图8所示。调节柄2为一端有通孔的王字形开口夹,下面两横臂的边缘上有垂直翻边, 横臂与直片交接处有弧形槽,如图3、图7所示。外表面有滚纹的轮子的两端安装有弹簧21,经螺钉18连接成整体可调节的 压轮14,压轮14用螺钉18连接在摇臂15的上端,如图5、图7所示。在主体6前后表面的上、下八字形轨道ll中,分别安装四根带有花键的滚 柱12,导管l插入主体上、下端面的通孔内,导管1上端套有弹簧3,调节柄2 夹持在弹簧3、导管1和主体6外,并使四根滚柱12搁置在调节柄上的弧形槽 内,用上、中、下连杆7、 9、 10将主体6组装成一体,脚带16的一端固定在上 连杆7上,脚带的另端固定在踏板13的端头上,上连杆7为螺钉,其两端在主 体的前、后表面6-l、 6-2上,用螺母固定防护罩5,在中连杆9上套有弹簧19, 两端连接有垫圈,将踏板13和摇臂15的下端连接成一体,并将中连杆9的两端 铆固在主体前、后表面上,下连杆10的两端铆固在主体6的踏板13下,用于支 撑踏板13,如图1、图6所示。为便于折迭、收藏,在主体6的上部两角处用铆钉连接一抱攀4,如图l、 图3所示。在主体前表面6-l中间用螺钉20固定带有弹簧22的两手柄8,如图l、图7 所示,用来拔动压轮14。将绳17穿进导管1中,将绳的一端固定在高处,就可爬行使用。首先向上转动抱攀4,使踏板13离开主体6而展开,拔动两手柄8,使与踏 板相连接的摇臂15上的压轮14离开导管1被扣在螺钉20位置上,这时再向下 将调节柄2—直压到底,四个滚柱12无调节柄阻挡,就沿着上、下两八字形轨 道11滑到底,这时滚柱12停留在导管1外,不会碰触到绳17。当手松开调节柄2时,此时在弹簧3的作用下调节柄向上提升,同时带动滚 柱12,使滚柱接触到绳17,让主体6停留在所需的位置。这时滚柱和主体在绳 的作用下运动方向是相反的。用两手握住绳17,用力将自身吊起,再将两脚踩在踏板13上,套在脚带16中,然后紧固脚带,这时主体6在重力的作用下、稍微向下沉,同时滚柱12被 绳的带动和摩擦下,沿着八字形轨道ll向上、向内心滑动挤压,并让主体6锁 住绳,荷载越重,滚柱12夹得越紧。当人向上攀爬时,主体6随人脚的带动向上移动,此时滚柱12也在绳的作 用下沿着八字形轨道向下滑动,与绳脱离,从而使主体6轻松向上移动,如此一 个爬绳过程,不断循环重复,人就顺绳17往上爬到绳顶。若下面还有多人等待往上爬,这时,还需将助爬器从顶端顺绳滑下,送到绳 未端交给下一位继续使用,这时需先将调节柄2向下压到底,使滚柱12不碰到 绳17,同时用手拔动主体前表面6-l上的两手柄8,将两边的压轮14压向绳17, 对绳产生一个阻力并对助爬器下滑起缓冲作用,这时摇臂15上的缺口也卡在滚 柱12上,同时也通过滚柱12锁住调节柄2使其不能移动,使滚柱不能触及到绳, 如图5所示,让助爬器在下滑时除自身的重力作用外,还有缓冲装置的阻力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绳索助爬器,包括安装在主体(6)上带脚带(16)的踏板(13)和助力装置,脚带一端连接在踏板上,另端连接在上连杆(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13)上还连接由摇臂(15)、弹簧(20)、中连杆(9)、压轮(14)组成的缓冲装置,其中摇臂(15)的下端通过中连杆(9)、弹簧(20)连接在踏板(13)上,摇臂(15)的上端通过螺钉(18)连接带弹簧(21)的压轮(14),主体前表面(6-1)上还有带弹簧(22)的手柄(8),且中连杆(9)、上连杆(7)固定在主体(6)上,上连杆(7)的两端还固定有防护罩(5),所述的助力装置由主体(6)上的八字形轨道(11)、滚柱(12)、导管(1)、弹簧(3)、调节柄(2)组成,带有弹簧(3)的导管(1)安装在主体(6)中,滚柱(12)安装在八字形轨道(11)内,调节柄(2)夹持在主体(6)、弹簧(3)、导管(1)外,滚柱(12)沿着八字形轨道(11)上、下移动,并与导管(1)和调节柄(2)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龙
申请(专利权)人:林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