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747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胸锻炼装置(110),包括一个中央配重堆栈(124)和相对的延伸臂(112、114)。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多功能提举锻炼装置(10),包括一个中央配重堆栈(24)和基本平行的延伸臂(12、14)。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绳索锻炼装置,该装置使用具有4∶1的载荷比的滑轮组(42、44、50、52、56、58)。(*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度多用途的锻炼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夹胸锻炼装置,包括一个中央配重堆栈和相对的延伸臂。本专利技术还涉 及一种多功能提举锻炼装置,包括一个中央配重堆栈和基本平行的延 伸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使用具有4: l的载荷比的滑轮组的绳索 型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锻炼装置的在先技术大多为多用途机械,为用户提供多种可能的 锻炼位置。然而,这些锻炼装置大多数庞大、笨重并且难于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希望需要一种小巧、易于使用的锻炼装 置,它可为用户提供多种可能的锻炼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种锻炼装 置。此外,这些锻炼装置一般使用一个由该装置的使用者拉动绳索而 带动的配重堆桟。这种设置具有相当大的限制,影响了锻炼装置的实 用性。例如,由这种绳索带动的装置进行的锻炼范围有时受到连接使 用者和配重堆栈的绳索的有效长度的限制。在大部分情况下,绳索的 有效可用长度受配重堆栈的高度的限制;也就是说,随着使用者每拉 动绳索一英尺,配重堆栈必须升高成比例的距离。其中配重堆栈的升 高基本等于绳索拉动的距离,绳索的有效可用长度仅限制在几英尺,因为将配重堆桟建造得大一些将造价昂贵,而且结构上也会不尽人意。配重堆栈型锻炼装置还会遇到当在绳索控制下提升配重板时产生 的动量所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当快速向上提升配重板时,所产生的 动量产生锻炼装置的使用者可察觉的受力的瞬时减少和增加。这种瞬 时改变非常令人不快。因此,还需要一种克服在先技术的绳索组件的缺陷的锻炼装置。 该锻炼装置应提供有效绳索的加长长度并且减小当配重板在配重堆栈 内上下移动时产生的不希望的动量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这种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锻炼装置,包括一个阻力部 件和一个将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连接到阻力部件上的绳索。第一延伸臂包括一个选择性地支撑在阻力部件的附近的第一端,以及一个 自由的第二端,绳索系统的第一绳股由此第二端延伸出用于使用者抓 握。类似地,第二延伸臂包括一个选择性地支撑在阻力部件的附近的 第一端,以及一个自由的第二端,绳索系统的第一绳股由此第二端延 伸出用于使用者抓握。第一延伸臂远离第二延伸臂延伸,移动第一延 伸臂的第二端远离第二延伸臂的第二端以确定第一和第二绳股的相反 的延伸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锻炼装置,其中第一延伸臂和第 二延伸臂当它们从阻力部件延伸时基本平行。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锻炼装置,其中绳索经过一组滑 轮,该滑轮对每一个用户手柄产生4: l的载荷比。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从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将会更加 清楚,该附图阐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提举锻炼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多功能提举锻炼装置沿2-2线的截面图,并且配重 堆栈表示为局部截面;图3是延伸臂的第一端的详细透视图;图4是转动滑轮的透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夹胸锻炼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夹胸锻炼装置的正视图,其中配重堆栈表示为局部截面;图7是夹胸锻炼装置的法兰部件的详细透视图;图8是夹胸锻炼装置的俯视图;以及图9是绳索相对一个导向滑轮的方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所说明的实施 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实施方式。因此,本文说明 的细节不是限制性的,而只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用于指导本领 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或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参照图1到3,描述了一种多功能提举锻炼装置10。该多功能提 举锻炼装置IO包括一对平行的延伸臂12、 14,它们定位为有助于进行 大范围的提举锻炼。多功能提举锻炼装置10还包括一个基座结构16,该基座结构包 括一个中央用户支撑部件18,该部件有一个自由第一端20以及一个配 重堆栈24固定于其上的第二端22。在第一端20和第二端22之间,中 央用户支撑部件18包含一个平台26,该平台尺寸、形状和结构制成为 当使用者操作本多功能提举锻炼装置IO时支撑站着的使用者。基座结 构16,以及锻炼装置10的其他构件优选地用钢制成,尽管也可以使用 其他材料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单根绳索28将用户手柄30和配重堆栈24连接在一起。绳索28 经过一组滑轮以为每个手柄30提供4: 1的载荷比。按此方式,四百 磅的配重板32的堆栈可以通过在多功能提举锻炼装置10的每个手柄 30上施加一百磅外力而移动(当同时使用两个手柄时为两百磅总外 力)。通过降低配重板32相对于手柄30的移动速度,4: 1的比例降 低了配重板32的惯量。单手移动使得手柄30的移动速度是配重板32 的移动速度的四倍,而双手移动使得手柄30的移动速度是配重板32 的移动速度的两倍。4: 1的比例还提供了单手移动长度等于配重板32的移动距离的 四倍。这使得除了提举运动外,还可以进行例如过头提举和两手屈伸 的补充运动,为用户在选择理想的阻力水平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详细参照图2,配重堆栈24包括一个支撑架34,其中排列有竖直 支撑件36用以支撑配重板32的堆栈。配重板32被支撑以按照常规的 方式上下移动。实际上,使用下文将更加详细说明的滑轮系统来提升 配重板32。配重堆栈24由位于其周围的一个保护套38遮盖。如以上所简述,单根绳索28带动配重堆栈24并控制配重板32的 移动。绳索28的中间部分40经过第一和第二中心上滑轮42、 44。中 心上滑轮42、 44位于邻近配重堆栈24的上端,不过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 的实质的情况下中心上滑轮42、 44的精确位置可以变化。然后绳索28的相对的绳股46、 48在配重堆栈24里向下延伸以分 别与第一和第二动滑轮50、 52接合。动滑轮50、 52连接于一个联结 件54,该联结件直接固定在配重板32的堆栈上。以此方式,动滑轮 50、 52的向上移动使得联结件54向上移动,并最终克服重力提升配重堆栈24。随后第一和第二绳股46、 48向上延伸并分别经过第一和第二出口 滑轮56、 58。经过第一和第二出口滑轮56、 58并且离开配重堆桟24 的边界后,相对的绳股46、 48向下延伸直到它们进入第一和第二延伸 臂12、 14。尽管描述了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各个滑轮的一个优选方向,但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很容易地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的情况下滑 轮的精确方向可以变化。第一和第二延伸臂12、 14枢转地连接于配重堆栈24的机座部分, 并且朝着中央用户支撑部件18,即平行于中央用户支撑部件18向外延 伸。每个延伸臂12、 14绕一个旋转轴转动并且第一和第二延伸臂12、 14的旋转轴基本对齐。第一和第二延伸臂12、 14基本一样,现在将参考第一延伸臂12 进行说明。参照附图l和3,第一延伸臂12包括一个第一端60和一个 第二端62。第一延伸臂12在靠近第一延伸臂12的第一端60处枢转地 连接于配重堆栈24的邻近配重堆栈24的机座的第一侧64 (第二延伸 臂14枢转地连接于配重堆栈24的相对的第二侧66)。实际上,以允 许使用者选择第一延伸臂12相对于配重堆栈24的理想方向并将第一 延伸臂12锁定在位的方式枢转连接第一延伸臂12。第一延伸臂12的 运动通过在第一延伸臂12的第一端60上包含一个平衡重块68而控制。参照图3,第一延伸臂12包括一个锁孔70。锁孔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炼装置,包括:阻力部件;绳索,该绳索将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连接到阻力部件,其中该绳索包括第一绳股和第二绳股;其中第一延伸臂包括:枢转地支撑在阻力部件附近的第一端以及自由的第二端;第一滑轮,该第一滑轮具有与第一延伸臂的转动轴线远离地偏置并基本平行的转动轴线,其中绳索的第一绳股经过第一滑轮,然后立即向第一延伸臂的自由端延伸;且其中,第二延伸臂包括枢转地支撑在阻力部件附近的第一端,以及自由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滑轮,该第二滑轮具有与第二延伸臂的转动轴线远离地偏置并基本平行的转动轴线,其中绳索的第二绳股经过第二滑轮,然后立即向第二延伸臂的自由端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伊西蒙森
申请(专利权)人:自由位移整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