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4670 阅读:1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8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走珠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市场上的走珠笔大多数为直液式走珠笔,笔的使用功能在笔芯内的墨水使用完毕后,也就不存在了,只有抛弃处理,造成很大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换囊走珠笔来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单支墨囊使用完毕后取出,只需将新的墨囊安装在握杆内,将用于密封的玻璃珠顶入囊内使得中继芯接触墨水即可完成更换墨囊,整支走珠笔仍可继续使用。走珠笔采用可换墨囊结构,通过墨囊的更换,使走珠笔的使用功能继续,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走珠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换囊走珠笔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走珠笔主要是直液式,即笔芯管灌装墨水,一次性使用,墨水使用殆尽,即使笔的其他部件完好也不能进行书写,造成浪费,对消费者而言书写的成本也会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创新性的使用书写组件搭配可擦墨囊结构,单支墨囊使用完毕后可更换墨囊继续使用。采用可换囊走珠笔,随着墨囊的更换,书写功能得以延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换囊走珠笔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包括走珠笔头(1)、调节器(2)、中继芯(3)、墨囊(4)、握杆(5),走珠笔头(1)与调节器(2)过盈配合;握杆(5)为中空结构,握杆(5)的前端安装有调节器(2),后端安装有墨囊(4);调节器(2)内部为中空结构,中继芯(3)安装在调节器(2)内;中继芯(3)前端连接走珠笔头(1),后端连接墨囊(4);书写时,走珠笔头(1)通过与纸张发生摩擦,形成书写线迹。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灌装有墨水的墨囊(4)与握杆(5)密封配合,握杆(5)外部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花纹,便于书写者握持书写。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中继芯(3)由涤纶纤维制作,连接走珠笔头(1)、墨囊(4),具有吸墨、引墨作用,将墨水由墨囊
(4)引到走珠笔头(1)处以利于书写。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调节器(2)内包含中继芯(3);调节器(2)为多排阵列的圆形叶片结构,调节器(2)的多排阵列圆形叶片与墨水发生毛细作用,使墨水在调节器(2)的叶片之间进行循环,起到对墨水的循环、调节作用。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墨囊(4)前端具有密封玻璃珠,单支墨囊(4)使用完毕后取出,只需将新的墨囊(4)安装在握杆(5)内并将用于密封的玻璃珠顶入囊内使得中继芯(3)接触墨水即可完成更换墨囊,整支走珠笔仍可继续使用。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所述的中继芯(3)由具有微孔结构的材料制成,连接走珠笔头(1)、墨囊(4),具有吸墨、引墨作用,将墨水由墨囊(4)引到走珠笔头(1)处以利于书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和优点:采用走珠笔可换墨囊结构,通过墨囊的更换,使走珠笔的使用功能继续,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同时由于采用可更换墨囊结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1、走珠笔头;2、调节器;3、中继芯;4、墨囊;5、握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包括走珠笔头1、调节器2、中继芯3、墨囊4、握杆5,走珠笔头1与调节器2过盈配合;握杆5为中空结构,握杆5的前端安装有调节器2,后端安装有墨囊4;调节器2内部为中空结构,中继芯3安装在调节器2内;中继芯3前端连接走珠笔头1,后端连接墨囊4;书写时,走珠笔头1通过与纸张发生摩擦,形成书写线迹。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墨囊4内灌装有墨水,与握杆5密封配合,握杆5外部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花纹,便于书写者握持书写。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中继芯3由涤纶纤维制作,连接走珠笔头1、墨囊4,具有吸墨、引墨作用,将墨水由墨囊4引到走珠笔头1处以利于书写。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调节器2内包含中继芯3;调节器2为多排阵列的圆形叶片结构,调节器2的多排阵列圆形叶片与可擦墨水发生毛细作用,使墨水在调节器2的叶片之间进行循环,起到对墨水的循环、调节作用。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墨囊4前端具有密封玻璃珠,单支墨囊4使用完毕后取出,只需将新的墨囊4安装在握杆5内将用于密封的玻璃珠顶入囊内使得中继芯3接触墨水即可完成更换墨囊,整支走珠笔仍可继续使用。实施例2:如图1-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中继芯3由具有微孔结构的材料制成,连接走珠笔头1、墨囊4,具有吸墨、引墨作用,将墨水由墨囊4引到走珠笔头1处以利于书写。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包括走珠笔头(1)、调节器(2)、中继芯(3)、墨囊(4)、握杆(5),其特征在于:走珠笔头(1)与调节器(2)过盈配合;握杆(5)为中空结构,握杆(5)的前端安装有调节器(2),后端安装有墨囊(4),墨囊(4)内灌装有墨水;调节器(2)内部为中空结构,中继芯(3)安装在调节器(2)内;中继芯(3)前端连接走珠笔头(1),后端连接墨囊(4);书写时,走珠笔头(1)通过与纸张发生摩擦,形成书写线迹;调节器(2)内包含中继芯(3);调节器(2)为多排阵列的圆形叶片结构,调节器(2)的多排阵列圆形叶片与墨水发生毛细作用,使墨水在调节器(2)的叶片之间进行循环,起到对墨水的循环、调节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包括走珠笔头(1)、调节器(2)、中继芯(3)、墨囊(4)、握杆(5),其特征在于:走珠笔头(1)与调节器(2)过盈配合;握杆(5)为中空结构,握杆(5)的前端安装有调节器(2),后端安装有墨囊(4),墨囊(4)内灌装有墨水;调节器(2)内部为中空结构,中继芯(3)安装在调节器(2)内;中继芯(3)前端连接走珠笔头(1),后端连接墨囊(4);书写时,走珠笔头(1)通过与纸张发生摩擦,形成书写线迹;调节器(2)内包含中继芯(3);调节器(2)为多排阵列的圆形叶片结构,调节器(2)的多排阵列圆形叶片与墨水发生毛细作用,使墨水在调节器(2)的叶片之间进行循环,起到对墨水的循环、调节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换囊走珠笔,其特征在于:墨囊(4)内灌装有墨水,与握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守群王瀚宫宜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亚坦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