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616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7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助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步骤如下: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加入到乙醇溶剂中,超声分散,制得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将远红外陶瓷粉料、电气石粉料和羟甲基纤维素醚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混合制得复合粉料;在搅拌条件下,将复合粉料与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混合,制得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得的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能够满足人们对高端纺织品的需求,具有远红外效果好、负离子理疗、良好的抗菌性、隔热和抗紫外等功能,纳米浆料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助剂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负离子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物质,可间接地通过空气向人体提供能量。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负离子不仅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储存维生素,强化和激活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它又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在医学界,负离子被确认是具有杀灭病菌及净化空气的有效手段。医学研究表明,空气中带负电的微粒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肌能,调节肌体功能平衡的作用。据考证,负离子对人体多个系统(例如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血液系统等),近30多种疾病具有抑制、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尤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更为明显。一般而言,人每天需要约130亿个负离子,而我们的居室,办公室,娱乐场所等环境,只能提供约1~20亿个。远红外线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体内水分子产生共振,使水分子活化,增强其分子间的结合力,提高身体的含氧量,细胞因而能恢复活力。这种作用强度,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平衡身体的酸碱度,从而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而远红外线对人的健康有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状况,使脑细胞得以充分的氧气及养料供给,加强新陈代谢,使大脑皮层失衡状况得以改变,加深抑制过程,起到镇静、安眠作用。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的制备方法,可提供高含量的负离子和远红外线。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制备步骤如下: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加入到乙醇溶剂中,超声分
散,制得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将远红外陶瓷粉料、电气石粉料和羟甲基纤维素醚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混合制得复合粉料;在搅拌条件下,将复合粉料与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混合,制得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优选的,各原料按质量份数计,纳米二氧化钛5~15份、纳米氧化锌5~15份、乙醇20~30份、远红外陶瓷粉料20~35份、电气石粉料20~35份、羟甲基纤维素醚10~20份。更优选的,所述的复合粉料的粒径为10~30μm。本专利技术将所述的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应用于聚酯纤维。所述的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的加入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5~10%。所述的聚酯纤维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酯纤维或聚-2,6-奈二酸乙二酯纤维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得的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能够满足人们对高端纺织品的需求,具有远红外效果好、负离子理疗、良好的抗菌性、隔热和抗紫外等功能,纳米浆料性能稳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复合粉料的粒径控制在10~30μm对于本专利技术配方的浆料体系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粒径过小会有粒子团聚发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将纳米二氧化钛5份、纳米氧化锌5份加入到20份乙醇溶剂中,超声分散,制得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将远红外陶瓷粉料20份、电气石粉料20份和羟甲基纤维素醚10份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混合制得复合粉料,所述复合粉料的粒径约10μm;在搅拌条件下,将复合粉料与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混合,制得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实施例2将纳米二氧化钛10份、纳米氧化锌10份加入到30份乙醇溶剂中,超声分散,制得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将远红外陶瓷粉料30份、电气石粉料35份和羟甲基纤维素醚15份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混合制得复合粉料,所述复合
粉料的粒径约20μm;在搅拌条件下,将复合粉料与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混合,制得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实施例3将纳米二氧化钛15份、纳米氧化锌15份加入到25份乙醇溶剂中,超声分散,制得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将远红外陶瓷粉料35份、电气石粉料30份和羟甲基纤维素醚20份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混合制得复合粉料,所述复合粉料的粒径约30μm;在搅拌条件下,将复合粉料与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混合,制得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将上述实施例1~3所制得的纳米功能浆料应用于聚酯纤维中,具体应用方法为:将聚酯切片加热至熔融态,然后加入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共混造粒得到母料,对母料进行湿法纺丝,对纺丝进行清洗、干燥、卷绕,卷绕速度为50m/min,得到含有远红外负离子功能的聚酯纤维。所述的聚酯纤维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酯纤维或聚-2,6-奈二酸乙二酯纤维中的一种。其中,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的最优加入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5~10%,因为加入量过高不仅增加生产成本,效果也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步骤如下: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加入到乙醇溶剂中,超声分散,制得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将远红外陶瓷粉料、电气石粉料和羟甲基纤维素醚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混合制得复合粉料;在搅拌条件下,将复合粉料与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混合,制得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步骤如下: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加入到乙醇溶剂中,超声分散,制得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将远红外陶瓷粉料、电气石粉料和羟甲基纤维素醚置于砂磨机中进行混合制得复合粉料;在搅拌条件下,将复合粉料与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混合,制得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负离子纳米功能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按质量份数计,纳米二氧化钛5~15份、纳米氧化锌5~15份、乙醇20~30份、远红外陶瓷粉料20~35份、电气石粉料20~35份、羟甲基纤维素醚10~20份。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张宇刘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