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银煌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结构的消防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567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结构的消防箱,其是包括一消防箱、一底架及一连动机构,其中,该消防箱内部是锁设一L状的置放座,另一可由连动机构驱动的底架前侧则枢设于置放座上,而连动机构是以一拉杆枢接于消防箱的门体;藉此,当门体打开时,拉杆即可带动连动机构作动,使与连动机构连结的底架向前倾斜,而将置放于底架上的灭火器向前倾斜一角度,以利于使用者取出,而达到减少拿取灭火器的时间并及时扑灭火源的目的。(*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消防箱,尤指一种可于拉开消防箱门体时,即带动消防箱内所置放的灭火器向外倾斜,以方便使用者拿取的消防箱。众所周知,目前大楼或公共场所的灭火器是于适当处固定一置放座,且将灭火器置放固定于该置放座内,使民众可轻易地将灭火器取出使用,但该种暴露的置放方式却很容易让孩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将灭火器取下玩耍,甚至以不当的方式使内部的化学物质流出,形成对孩童的一种安全隐患,而油罐车或船舰等交通工具在配备灭火器时,则必须以一固定的消防箱置放灭火器,以防止行进中晃动及避免灭火器长期处在灰尘或盐份的环境下,对灭火器所产生的侵蚀。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其是为已知的灭火器消防箱,该消防箱1是于内部固设一L型置放座11,该置放座11的一侧且延伸出一固定臂12,该固定臂12的适当处并设有可枢转的节点,另于固定臂12近末端处设有一可供抵掣的弯折处121,而固定臂12的末端处则设有一插销孔122,另,该置放座11的另一侧是设有一可供螺栓13锁固的连结片14,该连结片14且与一结合臂15以螺栓13结合,结合臂15的适当处亦设有可枢转的节点,并于二节点间设有一定位孔151,而外侧的节点则与一把手16枢接。请参阅图2,当灭火器2置放于该置放座11中时,其是将固定臂12及结合臂15以节点枢转,使固定臂12及结合臂15可圈绕住该灭火器2,且将固定臂12的末端置入定位孔151中并压掣把手16,使把手16的一侧抵掣于固定臂12的弯折处121,并以一插销17插入固定,以使利用置放座11及固定臂12与结合臂15所围绕的区域固定灭火器2,而该结合臂15亦可利用其与连结片14间结合的螺栓13长度,使置放座11与固定臂12及结合臂15所围绕的区域大小得以调整,最后再将消防箱1一侧边所枢接的门体与消防箱1盖合,即可使灭火器2固定置放于消防箱1内。该种结构虽可达到固定灭火器2的目的,但在火灾发生时,使用者必须在开启消防箱1后,先拔出插销17,再行板动把手16,使固定臂12末端脱离结合臂15定位孔151,并将固定臂12与结合臂15往二侧拉开,才能在围绕灭火器2的区域中出现一开口,以便拿取灭火器2,该种结构不仅使灭火器所须的拿取步骤繁琐,所费的时间亦随之增长,在油罐车或船舰等存放有大量易燃物的场所发生火灾时,往往即因使用者拿取灭火器所须的时间较长,而失去及时扑灭火源的时机,导致酿成大灾,使用上并不理想。再者,该种结构必须以固定臂12与结合臂15将灭火器2固置于消防箱1内,因此,在欲固定灭火器2于消防箱1内时,即必须花费时间将固定臂12与结合臂15结合,以固置灭火器2,于灭火器2的固置上亦相当不便。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消防箱,其是利用一连动机构带动一置放灭火器的底架作动,以使在打开消防箱门体的同时,灭火器即受到连动机构及底架的带动向前倾斜,以达到减少拿取灭火器的时间从而及时扑灭火源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消防箱,其中,该消防箱内是锁设一L型置放座,且于置放座上设一夹掣座,藉由置放座上夹掣座及门体的抵顶片的夹掣,即可达到于门体闭合时固定灭火器的目的。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消防箱,其中,该消防箱内的置放座一侧边是垂直延伸一设有凸块的片体,以使底架可于向前枢转至其后侧受到凸块抵掣时定位。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消防箱,其中,该消防箱内的灭火器可于门体关上后自动利用消防箱内的夹掣座及门体的抵顶片夹置灭火器,以达到方便固定灭火器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消防箱,主要包括一消防箱,该消防箱是于一侧枢设一可闭合的门体,且于该门体上设一门栓;消防箱内另设有一底架及一连动机构,其中底架,其前侧是枢设于消防箱内部,使底架可于消防箱内枢转,且于底架前侧垂直连结有连接杆,该连接杆上并横向连结有阻挡片;连动机构,其是于底架侧边向上设一直立杆,该直立杆顶端连结一第一连动杆,该第一连动杆末端并连结一第二连动杆,该第二连动杆末端则与一固设于消防箱内部的枢钮枢接,另于此第二连动杆的适当处横向枢接一摆动片,该摆动片并与一端枢设于门体内面的拉杆枢接。该门栓是于门体上设一门把,该门把并与一弯折成型的钩环二端枢接,使钩环可与消防箱相对处的钩体钩合。该消防箱内是固设一L型置放座,且将底架的前侧枢设于置放座上。该置放座的一侧边是垂直延伸一片体,且于片体的适当处设有一凸块。该门体内侧高于连接杆阻挡部位置的适当处是横向设有一抵顶片,且于消防箱置放座上与抵顶片相对的位置设有一夹掣座。该抵顶片及夹掣座上是分别设有软垫。该底架上与连接杆阻挡片的相对处是设有一阻挡肋。藉此,当门体打开时,拉杆即可带动连动机构作动,使与连动机构连结的底架向前倾斜,而将置放于底架上的灭火器向前倾斜一角度,以利于使用者取出,而达到减少拿取灭火器的时间并及时扑灭火源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为现有消防箱的立体图。图2是为现有消防箱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是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一。图5是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二。图6是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三。图7是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一。图8是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二。图9是为本技术门体握把与消防箱锁合的示意图。请参阅图3,本技术是包括一消防箱3、一底架4及一连动机构5,其中该消防箱3是于一侧枢设一可闭合的门体31,且于该门体31设一门把32,其上弯折成型的钩环33则与消防箱3相对处的钩体34钩合而固定门体31,另于此门体31内侧的适当处横向设一抵顶片35,且于抵顶片35上设有软垫36,另,该消防箱3内固设一L型置放座37,该置放座37与抵顶片35的相对侧是设有一夹掣座38,而夹掣座38上亦设有软垫36,此置放座37的一侧边并垂直延伸一片体39,且于片体39的适当处设有一凸块40。该底架4的前侧是枢设于消防箱3内的置放座37上,且于前侧适当处垂直连结二连接杆41,该二连接杆41间并横向连结有阻挡片42,而底架4上与连接杆41阻挡片42的相对处则设有一阻挡肋43。该连动机构5是于底架4侧边向上设一直立杆51,该直立杆51顶端且连结一第一连动杆52,该第一连动杆52末端并连结一第二连动杆53,该第二连动杆53末端则与一固设于消防箱3内部的枢钮54枢接,另于此第二连动杆53的适当处横向枢接一摆动片55,该摆动片55并与一端枢设于门体31内面的拉杆56枢接。请参阅图4,当门体31关上时,该底架4是被置放于L型置放座37底面上,此时,由于门体31并未打开,因此,连动机构5亦未作动。请参阅图5,当门体31被打开时,由于门体的拉杆56一端是枢设于门体31内,另端与连动机构的摆动片55枢接,因此,拉杆56以枢接处为中心随门体31的开启角度而枢转,同时拉引摆动片55使其沿第二连动杆53的枢接处枢转,并同时带动第二连动杆53向前倾斜移动,因该第二连动杆53与第一连动杆52是为连结,而第二连动杆53与枢钮54枢接,因此,第二连动杆53即以枢钮54为中心向前枢转,并同时带动第一连动杆52向前移动,由于该第一连动杆52是与底架上侧边的直立杆51连结,而底架4的前侧又枢接于置放座37上,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消防箱,主要包括一消防箱,该消防箱是于一侧枢设一可闭合的门体,且于该门体上设一门栓;其特征在于:消防箱内设有一底架及一连动机构,其中:底架,其前侧是枢设于消防箱内部,使底架可于消防箱内枢转,且于底架前侧垂直连结有连接杆,该 连接杆上并横向连结有阻挡片;连动机构,其是于底架侧边向上设一直立杆,该直立杆顶端连结一第一连动杆,该第一连动杆末端并连结一第二连动杆,该第二连动杆末端则与一固设于消防箱内部的枢钮枢接,另于此第二连动杆横向枢接一摆动片,该摆动片并与一端枢 设于门体内面的拉杆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银煌许文骞
申请(专利权)人:萧银煌许文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