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阳小青专利>正文

防血栓止液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4254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3 02:23
一种防血栓止液夹,包括滑块及主体,所述滑块安装在主体上,滑块底部有止液杆,主体底部设有有输液台及止液台,输液台与止液台之间还有倾斜台,输液台、倾斜台及止液台顺序连接,所述止液杆内有穿孔,穿孔方向与滑块滑动方向平行,在关闭输液器调节阀过程中,留置针的肝素帽至主体段产生正压,使留置针延长管管体膨胀,使止液杆末端向穿孔压缩,使被止液杆强制截流的留置针延长管形成过液缝隙,通过过液缝隙将压力顺延至留置针导管段,经留置针导管顺延至静脉血管内,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针导管段,达到封管效果;当留置针延长管被止液杆强制截流管段的内膨胀张力不足以使止液杆末端向穿孔压缩时,止液杆末端复位,使止液夹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确保血液不会回流至留置针导管段,减轻了护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节省了医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输液用具,具体是一种防血栓止液夹
技术介绍
现有的留置针分为Y型和直型,由于Y型留置针操作方便,我国普遍使用Y型的留置针;而直型的留置针操作麻烦,但形成血栓的几率比Y型的留置针低,国外普遍使用直型的留置针。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时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但静脉留置针在暂停输液,并留置在静脉血管的过程中,由于血液回流到软管中并形成血栓,从而堵塞输液通道。近年来,有不少“正压接头”和“防逆流”的专利产品,但始终不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利用现有的留置针完成输液后,为了预防堵塞输液通道,必须用生理盐水冲管,然后用肝素钠封管,每6至8小时又要进行重复的封管操作,故工作量很大,另外,使用传统的留置针时,在进行通管的护理程序时,会把大量的血栓冲入人体的血管中,产生非常严重的潜在隐患,而且也会产生急性血管类疾病,如病人的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给患者带来了伤害,存在医疗质量不高的缺陷;还有,上述的护理程序,需要开支冲管液的费用、封管液的费用以及护理的劳动费用,这些费用大大超出了留置针本身的价格,故医疗成本较高。现有止液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片夹,一种是单手夹(也称林华夹)。单片夹由于结构的原因,必须双手操作,止液效果会因护理人员及操作手法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留置针出现血栓堵管现象及回红现象十分普遍。单手夹(林华夹)由于结构原因,单手操作关闭止液夹时,卡扣无法刚好按压到指定位置,松手后,被完全关闭的留置针延长管有一个回弹的情况出现,此时即产生负压,导致血液进入留置导管,大大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因此现有的止液夹均无法预防留置针产生血栓。中国专利(公开号205055063U)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液夹,具有止液夹夹体,包括弹性支架以及主体固定架,在所述弹性支架下部设有弹性锁紧凸缘结构,在所述主体固定架内侧设有主体锁紧凸缘结构,在所述主体固定架自由端设有一供输液管穿过的第一开口,在所述主体固定架与弹性支架的连接处设有一供输液管穿过的第二开口。这种止液夹采用下主体固定架以及弹性支架上开有能供输液管直接从外向内穿过的开口,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在未加工完成之前就将输液管穿插入止液夹,因而有效提高了止液夹的生产安装效率,节约人工成本。中国专利(公开号204208133U)本专利技术止液夹,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设有固定臂,另一侧设有弹性臂;所述固定臂和弹性臂上均设有容许输液管穿过的输液管固定孔;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本体锁紧部、本体挤压排液部和第二本体锁紧部,所述弹性臂对应设有第一弹性臂锁紧部、弹性臂挤压排液部和第二弹性臂锁紧部;所述固定臂的自由端和弹性臂的自由端在卡接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锁紧部和第一弹性臂锁紧部、所述本体挤压排液部和弹性臂挤压排液部、所述第二本体锁紧部和第二弹性臂锁紧部抵靠设置以夹持输液管,使得输液管内的液体不能流动而产生输液正压,确保输液管内的液体向前推进,可防止血液回流到输液管内和血液堵塞静脉留置针或注射针针头,从而避免形成血栓。上述公开文件中的止液夹,都不能改变血液回流留置针在留置静止一定时间后软管形变回弹而造成的留置针延长管内形成负压,血液回流形成血栓导致留置针报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预防留置针产生血栓的止液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血栓止液夹,包括滑块及主体,所述滑块安装在主体上,滑块底部有止液杆,主体底部设有有输液台及止液台,输液台与止液台之间还有倾斜台,输液台、倾斜台及止液台顺序连接,所述止液杆内有穿孔,穿孔方向与滑块滑动方向平行。所述滑块顶面上有防滑纹。所述滑块通过主体两侧的滑槽与主体连接。所述滑块与止液杆一体化。所述主体与设置在主体内的输液台及止液台一体化。所述止液杆为弹性止液杆。本专利技术的滑块只能左右移动,不能上下移动,确保在滑块滑动时,止液杆下的输液管不能因形变而发生回弹产生负压的问题。所述滑块可以和主体分拆,目的是临床上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把该防血栓止液夹安装在留置针上,而不必事先在生产时就把该防血栓止液夹安装在留置针上。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关闭输液器调节阀过程中,调节阀逐渐压缩输液器的输液软管,并且把输液软管中的液体通过连接留置针肝素帽的头皮针往留置针延长管方向挤压,从而在留置针的肝素帽至主体段产生正压,使留置针延长管管体膨胀,使止液杆末端向穿孔压缩,使被止液杆强制截流的留置针延长管形成过液缝隙,通过过液缝隙将压力顺延至留置针导管段,经留置针导管顺延至静脉血管内,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针导管段,达到封管效果;当留置针延长管被止液杆强制截流管段的内膨胀张力不足以使止液杆末端向穿孔压缩时,止液杆末端复位,使止液夹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确保血液不会回流至留置针导管段,减轻了护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节省了医疗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关闭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滑块; 2、主体; 3、穿孔;4、止液杆;5、过液缝隙;6、输液管;7、止液台;8、输液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滑块及主体,所述滑块安装在主体上,滑块底部有止液杆,主体底部设有有输液台及止液台,输液台与止液台之间还有倾斜台,输液台、倾斜台及止液台顺序连接,所述止液杆内有穿孔,穿孔方向与滑块滑动方向平行。所述滑块顶面上有防滑纹。所述滑块通过主体两侧的滑槽与主体连接。所述滑块与止液杆一体化。所述主体与设置在主体内的输液台、倾斜台及止液台一体化。所述主体内壁两侧有一一对应的两组凸起卡件,与滑块外壁两侧的扣件嵌合。工作原理: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在Y型留置针的延长管上后,按常规留置针操作流程进行置管后开始输液,此时本专利技术的滑块处于输液状态位置,止液夹处于打开状态;如图2所示,停止输液时,推动滑块至与第一组卡件位置时,使该止液夹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并将输液器调节阀关闭,此时输液器调节阀与本专利技术之间的软管内液体受到输液器调节阀的压力,顺延至留置针延长管段,在输液器调节阀完全关闭时,该压力使留置针延长管的被止液杆强制截流管段膨胀,如图3和图4所示,膨胀张力使止液杆末端向穿孔压缩,使被止液杆强制截流的留置针延长管形成过液缝隙,通过过液缝隙将压力顺延至留置针导管段,经留置针导管顺延至静脉血管内,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针导管段,达到封管效果;当留置针延长管被止液杆强制截流管段的内膨胀张力不足以使止液杆末端向穿孔压缩时,止液杆末端复位,使止液夹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确保血液不会回流至留置针导管段。在输液后8-12小时后,滑块从第一组卡件推往第二组卡件位置,对留置针延长管段再次施加正压,使留置针内液体流到静脉血管内,达到二次封管效果,确保不会形成血栓。在第二天再次输液时,将滑块从第二组卡件位置推往输液台,使止液夹处于打开状态,同时,在推动滑块时,形成负压,达到负压通管的效果。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防血栓止液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及主体,所述滑块安装在主体上,滑块底部有止液杆,主体底部设有有输液台及止液台,输液台与止液台之间还有倾斜台,输液台、倾斜台及止液台顺序连接,所述止液杆内有穿孔,穿孔方向与滑块滑动方向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06 CN 20161020879691.防血栓止液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及主体,所述滑块安装在主体上,滑块底部有止液杆,主体底部设有有输液台及止液台,输液台与止液台之间还有倾斜台,输液台、倾斜台及止液台顺序连接,所述止液杆内有穿孔,穿孔方向与滑块滑动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血栓止液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顶面上有防滑纹。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小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