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补偿式贝母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7401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2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补偿式贝母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温度补偿装置,烘烤风道(1),进风风道(2),除湿机(3),设置在进风风道(2)出风口处的抽风机(4)等组成;所述温度补偿装置由控制装置(71),信号增强处理电路,以及鼓风机(73)等组成;所述控制装置(71)由单片机,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显示器(71‑2),以及键盘(71‑1)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热泵来取代了传统的电加热装置,使其耗电量仅为传统烘干装置的1/4,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置了温度补偿装置,该温度补偿装置能通过对烘烤风道温度采集的温度信息对烘烤风道内进行温度补偿,有效的提高了本系统的烘干温度的稳定性、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温度补偿式贝母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以调理为主治疗为辅的治疗方式而被国内外的病痛患者所青睐。中医使用的许多药材都需要烘干,“贝母”是中医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它在烘干时对温度的准确性要求很高,“贝母”在烘干时的温度高了则会被烤焦,而温度低了则又会使“贝母”干燥度不够,长时间存放时出现发霉或变质。然而,现有的中药材烘干时多采用电烘烤的方式,由于这种烘干方式的耗电量非常高,同时该烘干方式不仅烘干的温度不稳定,而且烘干效率低,因此使得中药材的烘干的成本偏高,而且使得中药材常被烤焦或干燥度不够,从而导致大量的中药材无法使用,还极大的浪费了电力资源。因此,提供一种能准确的控制烘干温度的贝母药材烘干系统,便是人们急于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药材“贝母”烘干时不仅烘干的温度不稳定,而且烘干效率低的缺陷,提供的一种温度补偿式贝母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温度补偿式贝母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主要由温度补偿装置,烘烤风道,设置在烘烤风道上方的进风风道,设置在进风风道进风口处的除湿机,设置在进风风道出风口处的抽风机,设置在烘烤风道的内部底面的网状烘干架,以及设置在进风风道中部的加热装置组成;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烘烤风道相连通。所述温度补偿装置由控制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接的信号增强处理电
路、发热器和鼓风机,以及与信号增强处理电路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控制装置由单片机,以及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显示器和键盘组成;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发热器和鼓风机相连接;所述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与发热器相连接。所述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由处理芯片U,三极管VT2,场效应管MOS,与非门IC,正极经电阻R23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P极顺次经电阻R20和电阻R19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N极与处理芯片U的O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6,负极与处理芯片U的TIME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1后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N极经电阻R22后与处理芯片U的TIME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感L2后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与处理芯片U的SEN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GATE管脚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24,N极与与非门IC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25后与处理芯片U的SE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8,N极经电阻R28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P极与与非门IC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0,P极与处理芯片U的FB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31后与与非门IC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9,负极经电阻R30后与与非门IC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与非门IC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负极经电阻R32后与稳压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7后与处理芯片U的TIME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PWR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TIME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26,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9组成;所述处理芯片U的GND管脚接地,其VCC管脚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接地,其基极与二极管D7的P极共同形成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与非门IC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0的P极共同形成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信号增强处理电路由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的双阶滤波电路,和
输入端与双阶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带通滤波放大电路;所述带通滤波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双阶滤波电路由放大器P1,放大器P2,放大器P3,三极管VT1,正极经电阻R1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作为双阶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的极性电容C1,P极经电阻R2后与放大器P1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正极经电阻R4后与放大器P2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N极与放大器P3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6后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负极经电阻R9后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8后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N极经电阻R5后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与放大器P3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以及一端与放大器P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7组成;所述放大器P2的正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地,同时,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共同形成双阶滤波电路到的输出端。所述带通滤波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4,放大器P5,放大器P6,负极经电阻R17后与放大器P6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可调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负极与放大器P4的正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0后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P极顺次经电阻R12和电阻R11后与放大器P4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放大器P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4,P极经电阻R15后与放大器P4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6后与放大器P5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以及一端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器P6的正极相连接的电感L1组成;所述放大器P6的输出端和放大器P4的输出端均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该放大器P6的负极接地;所述放大器P5的负极接地,且放大器P5的输出端作为带通滤波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处理芯片U则优先采用LT1641-2集成芯片来实现。为了确保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效果,所述除湿机为三台,且其中两台除湿机平行的分布在进风风道的两侧,而另一台则设置在烘烤风道的出风口与进风风道的进风口连接处。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热泵,且该热泵的机组位于进风风道的外侧,而其冷凝管则设置在进风风道的内部;所述冷凝管在进风风道的内部呈波浪形或螺旋形布置。为确保使用效果,所述热泵为空气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为确保烘烤的贝母药材能均匀的受热,同时提高贝母药材的烘干效率,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烘烤风道的内部还设置了网孔为0.2~0.8cm的正方形孔的网状烘干架,还可设置为直径为0.3~1cm的圆形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热泵来取代了传统的电加热装置,不仅能极大的降低用电的能耗,使其耗电量仅为传统烘干装置的1/4,同时,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温度补偿装置,该温度补偿装置能通过对烘烤风道温度采集的温度信息对烘烤风道内进行温度补偿,有效的提高了本系统的烘干温度的稳定性、烘干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在单片机输出的电流不稳定时能截断输向负载的电流,同时该电路在单片机输出的电流稳定后能重新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补偿式贝母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温度补偿装置,烘烤风道(1),设置在烘烤风道(1)上方的进风风道(2),设置在进风风道(2)进风口处的除湿机(3),设置在进风风道(2)出风口处的抽风机(4),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内部底面的网状烘干架(6),以及设置在进风风道(2)中部的加热装置(5)组成;所述进风风道(2)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烘烤风道(1)相连通;所述温度补偿装置由控制装置(71),均与控制装置(71)相连接的信号增强处理电路、发热器(72)和鼓风机(73),以及与信号增强处理电路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74)组成;所述控制装置(71)由单片机,以及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显示器(71‑2)和键盘(71‑1)组成;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发热器(72)和鼓风机(73)相连接;所述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与发热器(72)相连接;所述信号增强处理电路由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74)相连接的双阶滤波电路,和输入端与双阶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带通滤波放大电路;所述带通滤波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补偿式贝母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温度补偿装置,烘烤风道(1),设置在烘烤风道(1)上方的进风风道(2),设置在进风风道(2)进风口处的除湿机(3),设置在进风风道(2)出风口处的抽风机(4),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内部底面的网状烘干架(6),以及设置在进风风道(2)中部的加热装置(5)组成;所述进风风道(2)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烘烤风道(1)相连通;所述温度补偿装置由控制装置(71),均与控制装置(71)相连接的信号增强处理电路、发热器(72)和鼓风机(73),以及与信号增强处理电路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74)组成;所述控制装置(71)由单片机,以及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显示器(71-2)和键盘(71-1)组成;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发热器(72)和鼓风机(73)相连接;所述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与发热器(72)相连接;所述信号增强处理电路由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74)相连接的双阶滤波电路,和输入端与双阶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带通滤波放大电路;所述带通滤波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补偿式贝母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由处理芯片U,三极管VT2,场效应管MOS,与非门IC,正极经电阻R23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P极顺次经电阻R20和电阻R19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N极与处理芯片U的O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6,负极与处理芯片U的TIME管脚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1后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N极经电阻R22后与处理芯片U的TIME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感L2后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与处理芯片U的SEN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GATE管脚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24,N极与与非门IC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25后与处理芯片U的SE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8,N极经电阻R28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P极与与非门IC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0,P极与处理芯片U的FB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31后与与非门IC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9,
\t负极经电阻R30后与与非门IC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与非门IC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负极经电阻R32后与稳压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7后与处理芯片U的TIME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PWR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处理芯片U的TIME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26,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9组成;所述处理芯片U的GND管脚接地,其VCC管脚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接地,其基极与二极管D7的P极共同形成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与非门IC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0的P极共同形成自启闭电流保护电路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度补偿式贝母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阶滤波电路由放大器P1,放大器P2,放大器P3,三极管V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多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