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地貌的恢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3663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2 04:55
本申请提供一种古地貌的恢复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目的地层的层序等时地层构架;在所述层序等时地层构架中确定所述目的地层的上覆地层标志面;基于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的位置,在所述目的地层中确定下伏地层基准面;根据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第一厚度值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古地貌不整合面之间的第二厚度值,确定古地貌值;基于所述古地貌值以及预先根据所述目的地层的地震数据获取的古地貌值,对所述目的地层的风化壳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古地貌的恢复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古地貌进行恢复时存在的缺陷,从而提高古地貌的恢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古地貌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古地貌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在较广的学科范围内得到应用。我国通过研究古地貌寻找油气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真正重视构造地貌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华北油田古潜山油气田的发现、与古生代碳酸盐岩有关的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的发现、陆相裂谷盆地的渤中凹陷西斜坡区的研究、断陷盆地内的沾化凹陷孤北洼陷古潜山研究等等。目前,李道燧采用补偿厚度印模法及残留厚度法恢复古地貌,着重分析古地貌与沟槽因素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兰光志等根据岩溶发育时岩层的产状和岩石固结程度,将碳酸盐岩古岩溶分为水平型古岩溶和褶皱型古岩溶两大类,对古岩溶的科学认识奠定了基础;赵俊兴等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古地貌恢复,详细讨论了单一沉积体系和多种沉积体系组合沉积前古地貌恢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提出了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李家强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物探新技术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层拉平技术,在东营凹陷东营三角洲发育区成功进行了古地貌恢复;王高平综合利用残余厚度法和印模法,并结合铝土岩厚度分布和古沟槽测井识别结果,准确恢复出延安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分布格局;付晓燕等采用石炭系填平补齐法进行岩溶古地貌恢复,同时认为岩溶台地与鞍地的转换带、岩溶斜坡中的残丘地带及沟槽两侧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地区。综合来看,目前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应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包括盆地分析回剥法、层拉平方法、地震古地貌学方法、沉积学分析法、残厚法、印模法以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等。这些方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有效的指导了勘探开发的进程。例如盆地分析回剥法、层拉平方法以及地震古地貌学方法主要是在油气田完钻井资料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依靠地震资料、少量风险探井资料对古地貌进行恢复,对于油气田的发现及油气富集区的优选提供了指导。而沉积学方法、残厚法以及印模法主要是应用在油气田开发评价及其以后阶段,该阶段完钻井资料相对较多,利用完钻井资料来表征原始沉积古地貌特征。然而,这些方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沉积学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各种基本地质图件,同时结合成因分析、古构造发育特点、古流向分析、计算地形坡度、考
虑不同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差异等各种沉积学分析手段进行综合研究,得出沉积前古地貌单元的分布。该方法综合性强,不足之处是影响因素复杂,基础图件多,工作量大。印模法是将待恢复地貌结束剥蚀开始上覆地层沉积时为一等时面,利用上覆地层与残余古地貌之间存在的“镜像”关系,通过上覆地层的厚度半定量恢复古地貌的形态。该方法易操作,地层厚度的厚薄变化能够迅速反映出古地貌地势背景信息,不足之处是上覆标志层可能存在穿时现象,影响古地貌恢复精度。残厚法是将待恢复地貌结束剥蚀开始上覆地层沉积时为一等时面,然后选择沉积地层中某一特殊层段为基准面,将其拉平,该面以上残余厚度的大小则代表了古地貌形态。该方法直观真实,易操作,不足之处是未考虑沉积前古地形及剥蚀差异的影响,误差大。因此,目前常用的古地貌恢复的技术方法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同时也有各自的资料限制和适用条件。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地貌的恢复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古地貌进行恢复时存在的缺陷,从而提高古地貌的恢复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古地貌的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预先建立目的地层的层序等时地层构架;按照预设规则在所述层序等时地层构架中确定所述目的地层的上覆地层标志面;基于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的位置以及所述目的地层中风化剥蚀地层的第一个完整发育的小层底部位置,在所述目的地层中确定下伏地层基准面;根据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第一厚度值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古地貌不整合面之间的第二厚度值,确定所述古地貌不整合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古地貌值;基于所述古地貌值以及预先根据所述目的地层的地震数据获取的古地貌值,对所述目的地层的风化壳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优选地,所述按照预设规则在所述层序等时地层构架中确定所述目的地层的上覆地层标志面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目的地层的层序等时地层构架的基准面旋回级次;将所述层序等时地层架构中第一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的顶层确定为所述目的地层的上覆地层标志层;对所述上覆地层标志层进行拉平处理,得到水平的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优选地,基于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的位置以及所述目的地层中风化剥蚀地层的第一个完整发育的小层底部位置,在所述目的地层中确定下伏地层基准面具体包括:确定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的位置与所述目的地层中风化剥蚀地层的第一个完整发育的小层底部位置之间的
最大厚度值;将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向下平移所述最大厚度值的距离,得到所述目的地层中下伏地层基准面的位置。优选地,按照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古地貌不整合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古地貌值:H3=H1-H2其中,H3表示所述古地貌不整合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古地貌值,H1表示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第一厚度值,H2表示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古地貌不整合面之间的第二厚度值。优选地,基于所述古地貌值以及预先根据所述目的地层的地震数据获取的古地貌值,对所述目的地层的风化壳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具体包括:通过所述古地貌值,并且在根据所述目的地层的地震数据获取的古地貌值的约束下,确定所述目的地层上古地貌值的等值分布线;根据所述等值分布线,对所述目的地层的风化壳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优选地,在基于所述古地貌值以及预先根据所述目的地层的地震数据获取的古地貌值,对所述目的地层的风化壳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下述公式对所述古地貌的埋深和厚度进行压实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古地貌的埋深和厚度: T 0 = φ 0 c · e - cZ 0 · ( 1 - e - cT 0 ) + T N - φ 0 c · e - cZ N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古地貌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先建立目的地层的层序等时地层构架;按照预设规则在所述层序等时地层构架中确定所述目的地层的上覆地层标志面;基于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的位置以及所述目的地层中风化剥蚀地层的第一个完整发育的小层底部位置,在所述目的地层中确定下伏地层基准面;根据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第一厚度值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古地貌不整合面之间的第二厚度值,确定所述古地貌不整合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古地貌值;基于所述古地貌值以及预先根据所述目的地层的地震数据获取的古地貌值,对所述目的地层的风化壳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地貌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先建立目的地层的层序等时地层构架;按照预设规则在所述层序等时地层构架中确定所述目的地层的上覆地层标志面;基于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的位置以及所述目的地层中风化剥蚀地层的第一个完整发育的小层底部位置,在所述目的地层中确定下伏地层基准面;根据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第一厚度值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古地貌不整合面之间的第二厚度值,确定所述古地貌不整合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古地貌值;基于所述古地貌值以及预先根据所述目的地层的地震数据获取的古地貌值,对所述目的地层的风化壳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规则在所述层序等时地层构架中确定所述目的地层的上覆地层标志面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目的地层的层序等时地层构架的基准面旋回级次;将所述层序等时地层架构中第一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的顶层确定为所述目的地层的上覆地层标志层;对所述上覆地层标志层进行拉平处理,得到水平的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的位置以及所述目的地层中风化剥蚀地层的第一个完整发育的小层底部位置,在所述目的地层中确定下伏地层基准面具体包括:确定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的位置与所述目的地层中风化剥蚀地层的第一个完整发育的小层底部位置之间的最大厚度值;将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向下平移所述最大厚度值的距离,得到所述目的地层中下伏地层基准面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公式确定所述古地貌不整合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古地貌值:H3=H1-H2其中,H3表示所述古地貌不整合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古地貌值,H1表示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所述下伏地层基准面之间的第一厚度值,H2表示所述上覆地层标志面与古地貌不整合面之间的第二厚度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古地貌值以及预先根据所述目的地层的地震数据获取的古地貌值,对所述目的地层的风化壳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具体包括:通过所述古地貌值,并且在根据所述目的地层的地震数据获取的古地貌值的约束下,确定所述目的地层上古地貌值的等值分布线;根据所述等值分布线,对所述目的地层的风化壳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古地貌值以及预先根据所述目的地层的地震数据获取的古地貌值,对所述目的地层的风化壳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下述公式对所述古地貌的埋深和厚度进行压实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古地貌的埋深和厚度: T 0 = φ 0 c · e - cZ 0 · ( 1 - e - cT 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海军贾爱林何东博郭建林冀光马洪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