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原隼雄专利>正文

清洁口内壁兼刮除舌苔的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365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的用具,该用具能清除附着在牙龈与口腔内壁间、或附着在舌面上的污垢和细菌、而且不损伤这些部分的细胞组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的用具。该用具能清除附着在牙龈与口腔内壁间的、或附着在舌苔面上的污垢和细菌,而不损伤这些部分的细胞组织。已有技术是用金属的、竹制的或合成树脂制的较硬刮片来清除舌苔的,即用该刮片刮去附着在舌面上的舌苔。也有人用毛巾裹住食指伸入口腔内,将附着在齿龈与口腔内壁之间的、或附着在舌面上的污垢和细菌擦去,或者用牙刷刮去舌苔。另外,还可用大型的水压喷流式清洗装置来清洁齿龈与口腔内壁间的污垢。但是,上述各种除舌苔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即用金属制的、竹制的或合成树脂制的较硬刮片刮除舌苔时,由于刮片较坚硬,会损伤聚集小乳头状突起。而且坚硬的刮片触到口腔内壁时常引起疼痛,长期如此则有引发口腔癌或舌癌的可能。使用金属制的、竹制的或合成树脂制的刮片时,还得不到柔软湿润的感觉。用毛巾清除舌苔不卫生,首先,舌苔不在舌的前端,主要在舌的后部,用裹着毛巾的食指伸进口腔深处时,常会引起呕吐感而不能进行清除,所以,用毛巾清除舌苔,效果并不理想。其次,毛巾吸水性强,一旦吸水,其纤维就变粗而倒伏,所以更影响其去除舌苔的效果。同样,用牙刷清除舌苔时,有可能损伤上述的乳头状突起或引-->起呕吐。牙刷毕竟是刷牙的用具。另外,大型水压喷流式清洗装置规模较大,不够轻便简易。因此,迄今尚无合理而安全的清洁口腔内壁的用具或清除舌苔的用具。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诸问题,经精心研究,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的用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诸问题,提供一种清洁口腔兼刮除舌苔的用具,该用具具有卫生、柔软、不引发呕吐感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清除附着在齿龈与口腔内壁间的各种污垢和细菌,并能除去舌面后的舌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的用具具有如下特征:在任意形状的柄的一端,设置由大量圈状线束形成的刷状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上述线束是由若干根单线捻成的合股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上述线束是由未经捻合的多根单线组成的线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上述线束是由材料、粗细或圈径不同的2种以上的单线束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上述线束是将线圈的顶部或靠近顶部处切断而形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上述若干个刷状体设置在上述柄的若干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设有刷状体的柄和未设有刷状体的柄是两个独立分开的柄,未设有刷状体的柄是个中空体,其中至少能容-->纳设有刷状体的柄的刷状体部分,在该中空体的端部有开口部,设有刷状体的柄的端部可嵌合在该开口部内。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中刷状体(5)部分的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平面透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透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2)排列形式的透视图。图中,(1)基体,(10)牙刷,(6)的柄部,(11)柄,(12)管,(13)柄部,(14)柄的前端部,(15)柄的凸缘部,(16)柄的根部,(17)柄的插入部,(18)收容器兼柄部,(19)插入口,(2)线圈,(20),(22),(23)圈状线束,(21)圈状捻线,(3)粘接剂层,(4)剥离纸,(5)刷状体,(50),(51),(52)刮除舌苔用具,(7)香料。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5个实施例。图1和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透视图,从中可清楚地看到本实施例的主要部件及其组合状态。即图1是刷状体(5)部分的透视图。它是将由若干根合成树脂制的线捻制成的大量圈状线束(20)织设到布制基体(1)上。在该布制基体(1)的背面形成粘接剂层(3),再用剥离纸(4)覆盖该粘接剂层(3)的表面而作成的。然后,剥离开刷状体(5)背面的剥离纸(4),将露出的粘接剂层(3)的表面贴到柄状体即牙刷(6)的柄部(10)背面的前端部。本实施例也可以作为牙刷(6)使用,倒过来扭握住牙刷(6)的柄-->部(10),就可以将上述刷状体(5)部分作为本专利技术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用具使用。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使用情况及效果。由于在布制基体(1)上形成了大量圈状线束(20),只要用它在齿龈与口腔内壁之间和舌布上轻轻擦拭,就可以很容易地将附着在齿龈与口腔内壁之间的污垢和细菌、舌面上的舌苔刮到线圈上。而且,由于每个线圈的若干根线形成束状,所以,线束更能有效地刮除污垢和舌苔。由于线束圈本身有弹性和挺度,所以使用中始终能保持插立姿势。从而能使口腔内触感良好地刮除大量污垢和细菌。另外清洗时污垢容易脱落,也容易干燥,所以很卫生。由于线圈由若干根线束做成,所以可以饱沾唾液而具有柔软性,不会创伤口腔。另外,线圈的高度比刷(6)毛的高度小得多,所以不会引起呕吐感。以上说明了第1实施例的具体实施及效果,本实施例确实具有已有技术中所没有的效果。另外,本实施例不仅能作为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的用具,而且还能作为牙刷(6)使用。在图2中,刷状体(5)是贴在牙刷(6)的柄部(10)背面前端部的,也可以将其贴在柄部(10)前面的前端部上。基体(1)除了可以用布制外,还可以选择合成树脂等任意材料。为了使刷状体(5)接触舌面时具有柔软感,最好在基体(1)与粘接剂层(3)之间夹设弹性泡沫树脂层。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平面透视图。本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目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作为牙线(8)使用的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的用具。本实施例用具的特征是,将合成树脂制柄部(13)的前端形成2-->股叉,在其间张设二根线,形成牙线(8)。并将合成树脂制的柄部(13)制成较大面积的后端,在其上粘接植设合成树脂制圈状线束(20)的刷状体(5)。即本实施例如同普通牙刷一样,是在柄(13)前端的基体(1)部分上,直接植设大量圈状线束(20)而成的。本实施例的实施情况与第1实施例相仿,作为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用具的效果与第1实施例相同,但本实施例还有可作为牙线(8)使用的效果。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透视图。该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的专用工具。本实施例用具(50)的构造是,将若干根有挺度的棉线捻制成圈状捻线(21),将大量的该圈状捻线(21)织设在布制基体(1)上,然后再将基体(1)粘接到柄(11)的前端部。本实施例是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的专用工具,使用性能很好,不仅能清洁舌面后部而且也能很方便地清洁舌的侧面、下面及口腔内壁等处,因此本实施例能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合成树脂制柄(11),例如可以采用1mm左右厚的弹性板状体。因此,与植设刷毛的普通牙刷不同,它完全不需要植毛部,因此可以使刷体的高度和柄部厚度更加薄。而这正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透视图。本实施例的目的与第3实施例一样,也是提供一种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的专用工具。本实施用具(51)的特征是将若干根合成树脂制线捻制成圈状捻线(21),将大量该圈状捻线(21)织设在布制基体(1)上,再将其以-->360°角度卷绕粘接在合成树脂制管(12)的前端部。由于管(12)是中空的,所在卷绕着的圈状捻线(21)的前端中空部,可以插入薄荷等固体香料(7)。该第三实施例不仅能很方便地清洁舌的侧面、下面等部分,而且具有合成树脂制柄(11)的前端背部不触及口腔壁的优点。根据该构造由于圈状捻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的用具,其特征在于,在任意形状的柄的一端部,设有由大量圈状线束形成的刷状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口腔内壁兼刮除舌苔的用具,其特征在于,在任意形状的柄的一端部,设有由大量圈状线束形成的刷状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线束是由若干根单线捻成的捻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线束是未经捻合的若干根单线的集合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线束是由二种以上不同材料、粗细或圈径的单线集合体组成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原隼雄上原靖
申请(专利权)人:上原隼雄上原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