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任务分发方法、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3636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2 04:07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分发方法、装置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DN网络的任务分发时,每次只能发送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导致任务分发效率低的缺陷。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将所述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进行打包处理得到URL地址文件集合,并将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发送至CDN网络的缓存服务器,这样在CDN网络的任务分发过程中,每次能够发送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给CDN网络中的缓存服务器存储,提高了任务分发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任务分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用户对互联网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来高,为了满足用户的上述要求,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采用CDN技术,可以解决由于跨运营商、跨地域、服务器负载能力过低,或带宽过少等问题导致的网站打开速度较慢等网络现象,从而实现网络加速。内容文件保存在CDN网络中,用户能够通过该内容文件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随时随地地从CDN获取该文件。现有技术中,数据源服务器完成内容文件的编辑后,需要将每个内容文件对应URL地址,发送给CDN存储,但是,在CDN网络的任务分发过程中,由于每个文件内容文件都对应一个URL地址,这样多个URL地址需要发送多次。任务分发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分发方法、装置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DN网络的任务分发时,每次只能发送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导致任务分发效率低的缺陷,提高用户体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分发方法,在服务器一侧,包括: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所述数据源服务器将所述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进行打包处理得到URL地址文件集合,并将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发送至CDN网络的缓存服务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分发方法,在服务器一侧,包括:缓存服务器接收数据源服务器发送的URL地址文件集合,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包括至少一个URL地址;所述缓存服务器解析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得到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并存储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分发装置,在服务器一侧,包括:获取单元,用于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进行打包处理得到URL地址文件集合,并将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发送至CDN网络的缓存服务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分发装置,在服务器一侧,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源服务器发送的URL地址文件集合,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包括至少一个URL地址;处理单元,用于解析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得到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并存储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分发系统,包括数据源服务器和缓存服务器:所述数据源服务器,用于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地址;将所述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进行打包处理得到URL地址文件集合,并将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发送至CDN网络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用于接收数据源服务器发送的URL地址文件集合,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包括至少一个URL地址;解析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得到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并存储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分发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处理器可以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将所述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进行打包处理得到URL地址文件集合,并将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发送至CDN网络的缓存服务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分发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处
理器可以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接收数据源服务器发送的URL地址文件集合,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包括至少一个URL地址;解析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得到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并存储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务分发方法、装置和系统,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将所述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进行打包处理得到URL地址文件集合,并将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发送至CDN网络的缓存服务器。缓存服务器接收数据源服务器发送的URL地址文件集合,解析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得到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并存储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这样在CDN网络的任务分发过程中,每次能够发送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给CDN网络中的缓存服务器存储,提高了任务分发效率,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中一种任务分发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图2为本公开中另一种任务分发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图3为本公开中一种任务分发装置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中另一种任务分发装置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中任务分发系统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CDN网络中任务分发时,每次只能发送一个URL地址到CDN网络存储而导致的任务分发效率低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中,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URL地址;将所述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进行打包处理得到URL地址文件集合,并将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发送至CDN网络的缓存服务器,这样在CDN网络的任务分发过程中,实现了一次分发多个URL地址,从而提高任务分发效率。基于此,如图1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务分发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具体的,所述数据源服务器确定已完成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编辑时,确定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其中,一个内容文件分别对应一个URL地址。所述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根据数据源服务器获取至少一个URL地址的方式不同,步骤S11中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式获取至少一个URL地址: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X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其中一个内容文件分别对应一个URL地址,X为设定的大于1的正整数。这种实施方式下,预先设置每次发送的URL地址的数量,可选的,一次可以发送1000个URL地址,具体的,上述X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确定。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设定时长内的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这种实施方式下,预先设置一定时长内编辑完成的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进行打包处理,可选的,每隔5分钟获取一次编辑完成的内容文件的URL地址。S12、所述数据源服务器将所述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进行打包处理得到URL地址文件集合,并将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发送至CDN网络的缓存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得到的URL地址文件集合的文件格式为json格式或文本格式或扩展标记语言(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任务分发方法,包括: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地址;所述数据源服务器将所述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进行打包处理得到URL地址文件集合,并将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发送至CDN网络的缓存服务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任务分发方法,包括: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地址;所述数据源服务器将所述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进行打包处理得到URL地址文件集合,并将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发送至CDN网络的缓存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包括:所述数据源服务器确定已完成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编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包括:所述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X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其中一个内容文件分别对应一个URL地址,X为设定的大于1的正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包括:所述数据源服务器检测到任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设定时长内的至少一个内容文件的URL地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的文件格式为json格式或文本格式或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6.一种任务分发方法,包括:缓存服务器接收数据源服务器发送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地址文件集合,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包括至少一个URL地址;所述缓存服务器解析所述URL地址文件集合得到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并存储所述至少一个URL地址。7.一种任务分发装置,包括:获取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彦刚
申请(专利权)人: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