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轮及基于导向轮的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2820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9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导向轮,包括轮体,所述轮体纵向截面外部两侧均设置向内凹的弧形,所述轮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且用于收容轴承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贯通均两凹槽底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纵向截面分别从凹槽底面向通孔中点处逐渐变小,其中,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两侧还设置有轴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轮,通过对其自身结构的优化来确保及基于导向轮的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能够使得补偿链运行的平稳性,并减少噪音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向轮及基于导向轮的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补偿链通常用于平衡曳引式电梯中,连接电梯的轿厢和对重,对曳引绳的重量起到平衡作用,从而对电梯的运行起到平衡和补偿作用。电梯在上下运行过程中,补偿链也跟随电梯一起上下往返运动,易发生摆动与其他物体缠绕在一起,从而造成电梯的抖动,致使电梯运行不平稳,因而需要专门的引导补偿链的导向装置。现有的导向装置通常包括导向轮,支架,利用支架与导向轮构成补偿链通道,支架安装在井道的内壁上,并且导向轮采用耐磨橡胶,由于补偿链运动过程中摆动复杂,简单的补偿链通道无法满足导向作用,还会使得补偿链与导向轮碰撞进而影响电梯平衡,同时发出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轮及基于导向轮的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通过对其自身结构的优化来确保补偿链运行的平稳性,并减少噪音的产生。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该导向轮,包括轮体,所述轮体纵向截面外部两侧均设置向内凹的弧形,所述轮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且用于收容轴承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贯通均两凹槽底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纵向截面分别从凹槽底面向通孔中点处逐渐变小,其中,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两侧还设置有轴套。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导向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体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导向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从凹槽底面至通孔中点处的过渡呈线性关系过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导向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采用圆柱形凹槽,且凹槽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基于导向轮的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片,设置与第一连接片对面的第二连接片,设置在关于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对称中轴线上的第三连接片与第四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与第三连接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轮,第二连接片与第三连接片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轮,第一连接片与第四连接片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轮,第二连接片与第四连接片之间设置有第四导向轮,其中所述第四导向轮设置在连接架的一端,所述第一、二、三、四导向轮通过第一、二、三、四连接片的作用围成一个供补偿链运行的通道。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导向轮的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二、三、四连接片均呈L型,且第一、二、三、四导向轮沿着正方形四边分布,第一、二、三、四连接片则设置正方形的四角。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导向轮的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两个条形连接孔,且两个条形连接孔关于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对称中轴线对称。本技术的优先和有益效果为:1、导向轮设置的凹槽用于收容轴承,使得轴承放置的更加稳定,通过凹槽内部的套筒以及轴套的设置避免轴芯与轮体接触使得轴芯变形同时磨损轮体内部;2、导向轮内通孔的横截面由两侧逐渐向中间变小,方便套筒插入通孔内部,同时在轴承与轴芯之间设置有轴套,降低二者的磨损;3、轮体向内凹的弧形设计,增加了通道的空间,且补偿链与导向轮接触面积增大,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4、轮体采用橡胶材质,能够进一步降低噪音,且起到一定的耐磨效果。5、通过四个连接片与四个导向轮形成的补偿链运行的通道,使得补偿链在摆动时四周的导向轮能够对补偿链进行限位,消除摆动时的冲击力,确保电梯平稳运行;6、四个导向轮呈正方形布置,而连接架设置在正方形的对角线的方向上,且连接架上设置有的条形连接孔,确保连接架在连接井道内壁时有更大的调节范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就行优选地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导向轮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导向轮的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一种导向轮及基于导向轮的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该导向轮20,包括轮体26,所述轮体26采用橡胶材质制成,能够进一步降低噪音,且起到一定的耐磨效果。所述轮体26纵向截面外部两侧均设置向内凹的弧形27,轮体26向内凹的弧形27设计,增加了通道的空间,且补偿链与导向轮20接触面积增大,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所述轮体26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且用于收容轴承的凹槽29,所述凹槽29采用圆柱形凹槽29,且凹槽29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28的内径。导向轮20设置的凹槽29用于收容轴承,使得轴承放置的更加稳定,通过凹槽29内部的轮体26以及轴套282的设置避免轴芯与轮体26接触使得轴芯变形同时磨损轮体26内部。两个所述凹槽29之间设置有贯通两凹槽29底面的通孔28,所述通孔28的纵向截面分别从凹槽29底面向通孔28中点处逐渐变小,且所述通孔28的横截面从凹槽29底面至通孔28中点处的过渡呈线性关系过渡。导向轮20内通孔28的横截面由两侧逐渐向中间变小,方便轮体26插入通孔28内部。其中,所述通孔28内部设置有套筒281,所述套筒281两侧还设置有轴套282。而在轴承与轴芯之间设置有轴套282,降低二者的磨损。基于导向轮20的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片11,设置与第一连接片11对面的第二连接片12,设置在关于第一连接片11与第二连接片12对称中轴线上的第三连接片13与第四连接片14,第一连接片11与第三连接片13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轮21,第二连接片12与第三连接片13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轮22,第一连接片11与第四连接片14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轮23,第二连接片12与第四连接片14之间设置有第四导向轮24,所述第一、二、三、四导向轮21、22、23、24通过第一、二、三、四连接片11、12、13、14的作用围成一个供补偿链运行的通道4。其中,所述第一、二、三、四连接片11、12、13、14均呈L型,且第一、二、三、四导向轮21、22、23、24沿着正方形四边分布,第一、二、三、四连接片11、12、13、14则设置正方形的四角。通过四个连接片与四个导向轮20形成的补偿链运行的通道4,使得补偿链在摆动时四周的导向轮20能够对补偿链进行限位,消除摆动时的冲击力,确保电梯平稳运行。其中所述第四导向轮24设置在连接架3的一端,所述连接架3上设置有两个条形连接孔31,且两个条形连接孔31关于第一连接片11与第二连接片12对称中轴线对称。四个导向轮20呈正方形布置,而连接架3设置在正方形的对角线的方向上,且连接架3上设置有的条形连接孔31,确保连接架3在连接井道内壁时有更大的调节范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向轮,包括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纵向截面外部两侧均设置向内凹的弧形,所述轮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且用于收容轴承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贯通均两凹槽底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纵向截面分别从凹槽底面向通孔中点处逐渐变小,其中,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两侧还设置有轴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轮,包括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纵向截面外部两侧均设置向内凹的弧形,所述轮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且用于收容轴承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贯通均两凹槽底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纵向截面分别从凹槽底面向通孔中点处逐渐变小,其中,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两侧还设置有轴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采用橡胶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从凹槽底面至通孔中点处的过渡呈线性关系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采用圆柱形凹槽,且凹槽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向轮的电梯补偿链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片,设置与第一连接片对面的第二连接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致雅俞诗玮姜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东塑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