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波专利>正文

术中结肠灌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639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9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术中结肠灌洗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为了改变结直肠梗阻患者手术中肠内容物无法得到有效清除的现状,在兼具一定刚性和韧性的吸引管主体上有伴行的冲洗管和进气管,吸引管、冲洗管和进气管上均每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有侧孔通向外界,吸引管上每间隔一定距离还分布有气囊,侧孔和气囊位置相互交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清除结直肠内容物而不易发生堵塞,适用于因各种原因术前未进行肠道准备的结直肠手术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术中结肠灌洗管,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工作方式及心理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导致结直肠疾病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尤其是结直肠癌,其新发病人数和因病死亡人数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结直肠癌的首选治疗就是手术切除包含肿瘤在内的一段肠管,而后将两个断端进行吻合连接,恢复肠管的连续性,由于结直肠是人体储存和运输粪便的器官,其内含有大量的细菌及毒素,接受结直肠手术的患者术前必须进行如下严格的肠道准备,否则吻合口(即两个断端的连接处)将不能顺利愈合,发生吻合口漏:一是术前3天清淡流质饮食,术前1天禁食水;二是术前3天口服对肠道菌群敏感的抗生素,一般为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加甲硝唑,以尽最大可能杀灭肠道内致病菌;三是术前1天口服泻药,并在术前晚上及术晨各清洁灌肠1次,尽量清除肠道内粪便。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口服泻药和清洁灌肠。此外术后还要继续禁食水数天、静脉使用抗生素杀菌、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组织生长、对高危病人给予白蛋白,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患者出现吻合口漏,并最终穿破腹壁形成肠瘘,治疗起来非常困难,显著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少数患者还可能继发全身性感染、脓毒血症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对医生和患者而言都是极为不幸的事情。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肿瘤已堵塞肠腔而发生肠梗阻,对这些病人而言是无法进行上述肠道准备的,手术时肠道内有大量的粪便,此时如果在切除肿瘤后马上进行吻合,即一期吻合,发生吻合口漏的风险是非常高的。若不做一期吻合则只能将近侧断端在腹壁上做一个人工肛门使粪便能够排出体外,远侧断端封闭,过至少3个月待肠管炎症水肿完全消退、血供恢复正常,在进行充分肠道准备的基础上再做一次手术,将人工肛门还纳入腹腔、两个断端接上,称为二期吻合,这种做法虽然比较保险,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不便。那么为什么术中不进行清肠的工作呢?这主要是由结直肠在人体的解剖结构决定的。腹腔是由一层厚度约为0.5mm、类似于塑料膜的光滑腹膜围成的密闭腔隙,腹膜覆盖着腹腔内大多数脏器,这种覆盖分为完全覆盖和部分覆盖,前者如胃、小肠,腹膜将其完全包裹并延伸形成系膜,它们在腹腔内处于比较游离的状态,活动度很大,术者可以把它们抓在手中而随意操作,小肠若发生梗阻,术者可以通过逐段挤压的方式将小肠完全排空;后者如胰腺,
腹膜只覆盖了它的前面,它的侧面和后面都是固定在周围组织上的,不可活动,术者无法将其像胃和小肠一样抓在手中,只能用手指去触摸感知。这两种分别称为腹膜内位和腹膜间位器官,还有一种情况,腹膜与脏器完全无关,例如肾脏,深埋于腹膜后方的结缔组织中,称为腹膜外位器官。对于结直肠而言,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和上段直肠是腹膜间位器官,横结肠和乙状结肠是腹膜内位器官,下段直肠是腹膜外位器官,因此结直肠的内容物是无法像小肠那样通过术者用手逐段挤压而被排空的。更加遗憾的是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能够有效清除结直肠内容物的专门器械或装置,普通负压吸引器由于极易被粪便和肠壁堵塞对此种情况是无效的,因此外科医生在实施此类手术时只能冒着吻合口漏的风险做一期吻合,或做二期吻合使患者再承受一次手术痛苦以及人工肛门带来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变目前结直肠梗阻患者手术中无法清除肠内容物的现状,本技术提供一种术中结肠灌洗管,兼有进液通道、进气通道、负压通道以及多个气囊,将气囊支撑作用、液体冲洗作用、气流推动作用和负压吸引作用集于一体,能够对肠腔进行冲刷式清洗,并将稀释成流体状的肠内容物及时吸出。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原理是综合利用气囊支撑作用、液体冲洗作用、气流推动作用和负压吸引作用对肠腔内粪便进行有效清除。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兼具一定刚性和韧性的吸引管主体上有伴行的冲洗管和进气管,吸引管、冲洗管和进气管上均每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有侧孔通向外界,吸引管上每间隔一定距离还分布有气囊,侧孔和气囊位置相互交叉。将本技术经肛门、肠壁切口或肠断端插入肠腔,术者在肠壁外用手辅助使之顺肠腔前进,通过左右两个结肠弯曲(即肝曲、脾曲)处,最后到达盲肠末端,气囊充气将肠管分段撑起,冲洗管接输液器或注射器进行冲洗,进气管接手捏式充气球向肠腔不间断输送空气,吸引管接负压进行吸引。冲洗液对肠腔进行冲刷式清洗,冲洗后的混合物局限于被气囊撑起和分隔的小段肠腔内,而后经吸引管侧孔吸出,由于气流和水流的共同作用,即使粪便比较粘稠甚至接近固体状,也能够最终被清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肠腔进行冲刷式清洗使之保持清洁状态有利于组织生长、吻合口愈合;多个气囊将肠管分成小段撑起以及持续向肠腔内输送空气,克服了普通单腔吸引管会把肠管吸瘪而失去吸引作用的固有缺陷;气流和水流的共同作用确保了管道畅通无阻。本技术适用于因各种原因术前未进行肠道准备的结直肠手术患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中1.吸引管,2.冲洗管,3.进气管,4.气囊注气口,5.气囊,6.吸引管侧孔,7.冲洗管侧孔,8.进气管侧孔,9.手捏式充气球,10.盲肠,11.升结肠,12.横结肠,13.降结肠,14.阑尾,15.回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中,吸引管(1)由具有一定刚性和韧性的材料制成,能够良好适应肠道的弯曲度,且负压不易将其吸瘪,冲洗管(2)和进气管(3)与吸引管(1)伴行并在末端形成共同盲端,冲洗管(2)和进气管(3)最好位于吸引管(1)管内,也可位于吸引管(1)管外。冲洗管(2)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有冲洗管侧孔(7)、进气管(3)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有进气管侧孔(8)、吸引管(1)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有吸引管侧孔(6)通向外界,吸引管侧孔(6)的直径要足够大,最好在0.5cm以上,过小容易被肠内容物堵塞,进气管侧孔(8)和冲洗管侧孔(7)的直径可以稍小,0.1cm~0.2cm即可。吸引管(1)上每间隔一定距离还分布有气囊(5),相邻两个气囊间距8cm~10cm,气囊充满气后的直径在3cm~3.5cm,能将肠壁充分撑起,吸引管侧孔(6)、冲洗管侧孔(7)、进气管侧孔(8)和气囊(5)位置相互交叉而不重叠,使冲洗、进气、吸引效能发挥到最大。在吸引管(1)的起始部分有气囊注气口(4),为具有防漏气功能的向内单向活瓣结构或由弹性材料制成可自动闭合,经气囊注气口(4)注气可使所有气囊(5)充气。手捏式充气球(9)与进气管(3)活动连接,用于术中向肠腔内持续输入空气以撑起相邻两个气囊(5)之间的肠壁。图2显示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插入前在管道末端涂抹石蜡油等润滑剂以减小摩擦力,插入肠腔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经肛门,二是经肠壁切口或肠断端。循降结肠(13)、横结肠(12)和升结肠(11)的方向前进,直至盲肠(10)末端,到达阑尾(14)和回肠(15)开口附近。术者可用手在肠壁外进行引导,尤其是经过乙状结肠、结肠脾曲和结肠肝曲等弯曲部位时。到位后用注射器连接气囊注气口(4),向气囊(5)充气使之撑起肠壁。连接冲洗液至冲洗管(2)、手捏式充气球(9)至进气管(3),冲洗液和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术中结肠灌洗管,包括吸引管主体和手捏式充气球,其特征是:还包括冲洗管和进气管,冲洗管和进气管与吸引管伴行,吸引管、冲洗管和进气管上均间隔分布有一组侧孔通向外界,吸引管上还间隔分布有一组气囊,所述各侧孔与气囊相互交叉不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中结肠灌洗管,包括吸引管主体和手捏式充气球,其特征是:还包括冲洗管和进气管,冲洗管和进气管与吸引管伴行,吸引管、冲洗管和进气管上均间隔分布有一组侧孔通向外界,吸引管上还间隔分布有一组气囊,所述各侧孔与气囊相互交叉不重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何建苗秦荣吴有军
申请(专利权)人:杨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