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荣达专利>正文

防盗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219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盗逃生装置,包括一组固定于窗缘上下端的上、下结合部以及二滑轨、一逃生梯,借助逃生梯的固定座及活动座上、下卡合相并方式,可不受强风及震动影响而晃动,并利用固定座及活动座较大面积及较佳刚性的连结部,以承受梯体在落下展开时的衡击力,故保证逃生者安全,其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盗逃生装置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防盗逃生装置,尤指一种能有效固定、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的防盗逃生装置。一般家庭为了安全,往往在住家的阳台或窗口加设防盗窗,为了避免紧急时无法逃生,通常会在防盗窗的适当位置处开设逃生门,平时用锁件锁定,以防窃贱闯入。然而,该种防盗窗虽然开设有逃生门,却缺少从高处逃生的逃生设备,如遇急难时,一般人仍须以其它辅助设备逃生,否则只能以跳楼方式逃生从而造成伤害,故该逃生门仍发挥不了作用。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配合防盗窗使用,同时具有防盗及逃生功效,且能有效固定、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的防盗逃生装置。为此,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组固定于窗缘上下端的上结合部及下结合部;二滑轨,其设在上、下结合部前端,其中,该二滑轨各具有一从其上端延伸贯通其下端的滑槽,且该二滑槽的开口相对,并于二滑槽底端各设有挡止部;一逃生梯,其系具有预定数量的横梯杆及预定数量的侧梯杆,其中横梯杆的长度约小于二滑轨的滑槽槽面的垂直距离,且距上结合部的最近位置的第一横梯杆的两端,固设于二滑轨的滑槽的滑片上,且距每一横梯杆两端预定位置设有固定座,所述的侧梯杆是由二长度约为横梯杆长度一半的-->联杆组成,其两相对端枢接于活动座,且其另一端是与横梯杆的固定座枢接,而成一可折叠的梯体,该折叠梯体是由设于滑轨底端的挡体挡止,所述的固定座为二平行板体,其一侧设有连结二平行板体的上、下连结部,而不设连结部的中间段设有供横梯杆贯穿的孔,在该二平行板体上、下段设有与联杆枢接的上、下枢接孔,所述的活动座亦为二平行板体,其一侧中间段设有连结二平行板体的连结部,而不设连结部的上、下段设有供横梯杆置放的分别向上、下延伸的上、下开口端,在该二平行板体中间段设有分别与二联杆枢接的二枢接孔。借助固定座及活动座上、下卡合方式,能有效进行固定,不受强风及震动影响而晃动,避免发出扰人的噪音,并利用固定座及活动座的较大面积及较佳刚性的连结部,以承受梯体在落下展开时的冲击力,安全且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上结合部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横梯杆与侧梯杆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横梯杆与侧梯杆的剖面图。图7为图1所示的VII-VII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侧梯杆的第一种可能构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的侧梯杆的第二种可能构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的侧梯杆另一种组合示意图。请参阅图1-7,本实施例包含:一组固定于窗缘上下端的上结合部1及下结合部2,该上结合部1及下结合部2分别以一L形板体11、21固定于窗8缘外墙上、下端81、82,且由L形板体11、21两端分别延伸一连结板12、22,该连结板12、22束端分别设有长圆孔13、23。二滑轨3,其螺固在上、下结合部1、2的连结板12、22末端的长圆孔13、23上,其中,该二滑轨3各具有一从其上端延伸贯通其下端的滑槽31,且该二滑槽31的开口相对着,并于二滑槽31底部各设有挡止部32,另外,在滑轨3两端底部内侧各设有带销孔331的销座33,该二销座33穿设一拨杆34,此拨杆34设有与销座33销孔331相对应的穿孔341,且设有握把部35及阻挡部36,该阻挡部36为一垂直滑轨3的杆体。一逃生梯4,其设有配合楼层高度设置的多个横梯杆41及相应数量的侧梯杆42,该横梯杆41的长度约小于二滑轨3的滑槽31槽面的相对距离,且距上结合部1的最近位置的第一横梯杆411的两端,固设于二滑轨3的滑槽31的滑片37上,且距每一横梯杆41两端接近滑轨3位置具有固定座5,该固定座5为二平行板体,其一侧设有连结二平行板体的上、下连结部51、52,且在不设连结部的中间段设有供横梯杆贯穿的孔53,在该二平行板体上、下段设有枢接孔54,且该固定座5的-->二平行板体顶、底端设有向二平行板体相对另一边延伸的呈水平状态的上、下引导部55、56,此固定座5中间段供横梯杆41贯穿的孔53的二侧板体上,设有供螺丝锁入以固定横梯杆41的螺孔57,上述的侧梯杆42是由二长度为横梯杆41长度一半的联杆43所组成,其两相对端枢接于活动座6,而另两相对端分别枢接于两相邻横梯杆41的固定座5的枢接孔54此活动座6亦为二平行板体,其一侧中间段带有连结二平行板体的连结部61,且在连结部61的上、下段设有供横梯杆41置放的分别向上、下延伸的上、下开口端62、63,且在该二平行板体中间段设有分别与二联杆43另两相对端枢接的二枢接孔64,且此活动座6的上、下开口端62、63亦设有向二平行板体相对另一边延伸的呈水平状态的上、下引导部65、66。借由上述构造,本技术在平时不使用时,该逃生梯4的各侧梯杆42是向内折叠,以借助活动座6的上、下开口端62、63上、下卡合横梯杆41,并令上、下开口端62、63的上、下引导部65、66相并,同时,因侧梯杆42向内折叠后而使每一横梯杆41的固定座5的上、下引导部55、56相并,并将侧梯杆42两端置于二滑轨3的滑槽31中,这时转动两滑轨3底部的拨杆34的握把部35,使垂直于横梯杆41方向的阻挡部36顶着逃生梯4的最末横梯杆412,再用销7分别插入销座33的销孔331与拨杆34的穿孔341而固定之,形成具有横向杆件的防盗窗,以作防盗用。当发生紧急情况而欲使用时,只要抽起销7,反向转动拨杆34的握把部35,使该逃生梯4由最末横梯杆412从滑槽3-->1中沿自由落体向下滑落,并牵引侧梯杆42展开,且引动数个横梯杆41依序沿滑槽31滑落,最后,第一横梯杆411由二滑轨3上方向下滑落,而令第一横梯杆411两端的滑片37被挡止于二滑槽31底端的挡止部32处,此时,逃生梯4遂完成展开,使用者便可以自该二滑轨3间沿逃生梯4攀爬而下。上述逃生梯4因本身重量的关系,其自由落体展开的速度非常快速,可在一瞬间完成,故能完全发挥其急难逃生的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是利用:1、固定座5不设连结部的中间段设有供横梯杆41贯穿的孔52,并借螺丝锁入供横梯杆41贯穿的孔53的二侧板体上的螺孔57,以固定横梯杆41,且每一固定座5设有对称的上、引导部55、56,可在梯体折合时使上、下二固定座5的下、上引导部56、55相并合,以提供相邻横梯杆41一适当间距。2、活动座6设有上、下开口端62、63,当梯体折合时,上、下二活动座6的下、下开口端63、62卡合一横梯杆41,而再令下、上开口端63、62的下、上引导部66、65相并合而有效固定一起。3、固定座5及活动座6的一侧具有上、下连结部51、52及连结部61,该连结部61是与固定座5及活动座6一体相连的,具有较大的阻挡面积,且有较佳的刚性以承受梯体在落下展开时来自联杆43撞击的冲力,而能稳固地挡止联杆43,安全且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有许多实施例,其间仅细节上差异。例如本技术的所有构件可以由不锈钢或是耐高温的其它金属、非金属或-->工程塑料等材料制成,另外,请参阅图8、图9,本技术的横梯杆亦可以为断面呈圆形的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组固定于窗缘上下端的上结合部及下结合部;二滑轨,其设在上、下结合部前端,其中,该二滑轨各具有一从其上端延伸贯通其下端的滑槽,且该二滑槽的开口相对,并于二滑槽底端各设有挡止部;一逃生梯,其系具有预定数量的横梯杆及预定数量的侧梯杆,其中横梯杆的长度约小于二滑轨的滑槽槽面的垂直距离,且距上结合部的最近位置的第一横梯杆的两端,固设于二滑轨的滑槽的滑片上,且距每一横梯杆两端预定位置设有固定座,所述的侧梯杆是由二长度约为横梯杆长度一半的联杆组成,其两相对端枢接于活动座,且其另一端是与横梯杆的固定座枢接,而成一可折叠的梯体,该折叠梯体是由设于滑轨底端的挡体挡止,所述的固定座为二平行板体,其一侧设有连结二平行板体的上、下连结部,而不设连结部的中间段设有供横梯杆贯穿的孔,在该二平行板体上、下段设有与联杆枢接的上、下枢接孔,所述的活动座亦为二平行板体,其一侧中间段设有连结二平行板体的连结部,而不设连结部的上、下段设有供横梯杆置放的分别向上、下延伸的上、下开口端,在该二平行板体中间段设有分别与二联杆枢接的二枢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的二平行板体顶、底端设有向二平行板体相对另一边延伸的呈水平状态的上、下引导部,所述的活动座上、下开口端亦设有向二平行板体相对另一边延伸的呈水平状态的上、下引导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组固定于窗缘上下端的上结合部及下结合部;二滑轨,其设在上、下结合部前端,其中,该二滑轨各具有一从其上端延伸贯通其下端的滑槽,且该二滑槽的开口相对,并于二滑槽底端各设有挡止部;一逃生梯,其系具有预定数量的横梯杆及预定数量的侧梯杆,其中横梯杆的长度约小于二滑轨的滑槽槽面的垂直距离,且距上结合部的最近位置的第一横梯杆的两端,固设于二滑轨的滑槽的滑片上,且距每一横梯杆两端预定位置设有固定座,所述的侧梯杆是由二长度约为横梯杆长度一半的联杆组成,其两相对端枢接于活动座,且其另一端是与横梯杆的固定座枢接,而成一可折叠的梯体,该折叠梯体是由设于滑轨底端的挡体挡止,所述的固定座为二平行板体,其一侧设有连结二平行板体的上、下连结部,而不设连结部的中间段设有供横梯杆贯穿的孔,在该二平行板体上、下段设有与联杆枢接的上、下枢接孔,所述的活动座亦为二平行板体,其一侧中间段设有连结二平行板体的连结部,而不设连结部的上、下段设有供横梯杆置放的分别向上、下延伸的上、下开口端,在该二平行板体中间段设有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达
申请(专利权)人:林荣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