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名建专利>正文

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057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该头盔包括盔壳以及设置在盔壳上的护目镜片,盔壳上在护目镜片的下方设有呼吸面罩,呼吸面罩通过进气管与设在盔壳上的进气口相连,并通过排气管与助吸器相连,进气口内设有一空气过滤净化器。助吸器可采用管式助吸器或者是轮式助吸器,排气管和进气管上设有调节气体流量的呼吸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降低头盔原有保护作用的同时,既能防止污染废气对人体的损害又能使头盔内部空气洁净、清爽透气,从而保证了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一种摩托车头盔,特指一种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头盔主要起到保护头部、减轻外力伤害和防止沙尘入眼的作用,但不能过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微粒。但是骑车人带上头盔后,由于头盔内空气流通不畅,致使空气浑浊,使人很容易产生头晕的感觉,给安全行车带来隐患。另外,由于没有很好的空气对流,人的呼吸热气使头盔的护目镜片容易起雾,影响视野,对行车很不安全,如果打开镜片,风沙则直接侵入脸、眼睛等部位,更使人难以承受。再者,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和车辆行使过程中扬起的灰尘和微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将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现如今主要是通过配戴口罩来预防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但是配戴口罩使必须紧贴面部,口罩与面部所形成的空间小、空气阻力大、透气差,而且与脸部皮肤接触面积大,天气热时使用,影响到皮肤的散热,配戴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不降低头盔原有保护作用的同时,既能防止污染废气对人体的损害又能使头盔内部空气洁净、清爽透气、从而保证驾驶人员行车安全的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该头盔包括盔壳以及设置在盔壳上的护目镜片,盔壳上在护目镜片的下方设有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通过进气管与设在盔壳上的进气口相连,并通过排气管与助吸器相连,进气口处设有一空气过滤净化器。所述助吸器为管式助吸器,该管式助吸器为中间小、两头大的管体,与呼吸面罩相连的排气管相接于该管式助吸器中间的小管体处。所述助吸器为轮式助吸器,该轮式助吸器为一管体,管体内设有第一叶轮,该轮式助吸器与排气管连通,排气管内设有第二叶轮,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通过一齿轮机构相连。所述排气管和进气管上设有调节气体流量的呼吸调节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在保持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头盔原有保护作用的同时,在头盔上设有一-->呼吸面罩,并通过呼吸面罩连接的空气过滤净化器将空气中的污染废气以及灰尘等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净化,从而使得头盔内部的空气洁净、清爽透气,保证驾驶人员行车安全的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2、本技术的摩托车头盔还设有助吸器,这种助吸器的设计能适应各种气候、和呼吸状态时的需要,从而增大了带呼吸器摩托车头盔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管式助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轮式助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盔壳             2、护目镜片         3、呼吸面罩4、空气过滤净化器   5、助吸器           7、进气管8、排气管           9、第一叶轮         10、第二叶轮11、呼吸调节阀      12、进气口          13、齿轮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该头盔包括盔壳1以及设置在盔壳1上的护目镜片2,盔壳1上在护目镜片2的下方设有呼吸面罩3,呼吸面罩3通过进气管7与设在盔壳1上的进气口12相连,并通过排气管8与助吸器5相连,进气  12内设有一空气过滤净化器4。空气过滤净化器4的内部有纺织物,海棉能滤除灰尘,并填充有活性炭和其它能吸附净化机动车尾气有害成份的材料。本实施例的助吸器5采用管式助吸器,该管式助吸器安装在盔壳1的顶端或是两侧。该管式助吸器为中间小、两头大的管体,与呼吸面罩3相连的排气管8相接于该管式助吸器中间的小管体处。排气管8和进气管7上设有调节气体流量的呼吸调节阀11。使用时,佩戴该头盔并罩上呼吸面罩3行驶时,气流流经盔壳1上的进气口12,使含有灰尘和机动车尾气的空气,经空气净化过滤器4过滤净化后,通过进气管7输送到呼吸面罩3内供呼吸。多余的洁净空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排气管8以及能产生伯努-->利效应的管式助吸器排出。当空气流流经管式助吸器时,在管式助吸器的管体变径处,因为流速加快,因此在排气管8与管式助吸器的连通处,即管式助吸器的小管体部分产生负压,从而使得需要排出的气体能很流畅的从排气管8排出。为尽量减少直至消除呼吸阻力,管式助吸器可安装数个,并可装在盔壳1的侧面或顶端。另外,驾驶员可根据自己的呼吸状态和气候环境,用呼吸调节阀11选择舒适度。实施例2: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该头盔包括盔壳1以及设置在盔壳1上的护目镜片2,盔壳1上在护目镜片2的下方设有呼吸面罩3,呼吸面罩3通过进气管7与设在盔壳1上的进气口12相连,并通过排气管8与助吸器5相连,进气口12内设有一空气过滤净化器4。空气过滤净化器4的内部有纺织物,海棉能滤除灰尘,并填充有活性炭和其它能吸附净化机动车尾气有害成份的材料。本实施例的助吸器5采用轮式助吸器且安装在车头上。该轮式助吸器为一管体,管体内设有第一叶轮9,该轮式助吸器与排气管8连通,排气管8内设有第二叶轮10,第一叶轮9与第二叶轮10通过一齿轮机构13相连。排气管8和进气管7上设有调节气体流量的呼吸调节阀11。使用时,佩戴该头盔并罩上呼吸面罩3行驶时,气流流经盔壳1上的进气口12,使含有灰尘和机动车尾气的空气,经空气净化过滤器4过滤净化后,通过进气管7输送到呼吸面罩3内供呼吸。多余洁净空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排气管8以及轮式助吸器排出。当空气流经轮式助吸器时,驱动第一叶轮9经齿轮机构13再驱动第二叶轮10,在排气管8与轮式助吸器的连接处产生负压,从而使得需要排出的气体能很流畅的从排气管8排出。另外,驾驶员可根据自己呼吸状态和气候环境,用呼吸调节阀11选择舒适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该头盔包括盔壳(1)以及设置在盔壳(1)上的护目镜片(2),盔壳(1)上在护目镜片(2)的下方设有呼吸面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3)通过进气管(7)与设在盔壳(1)上的进气口(12)相连,并通过排气管(8)与助吸器(5)相连,进气口(12)处设有一空气过滤净化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该头盔包括盔壳(1)以及设置在盔壳(1)上的护目镜片(2),盔壳(1)上在护目镜片(2)的下方设有呼吸面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3)通过进气管(7)与设在盔壳(1)上的进气口(12)相连,并通过排气管(8)与助吸器(5)相连,进气口(12)处设有一空气过滤净化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吸入机动车尾气及灰尘的摩托车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吸器(5)为管式助吸器,该管式助吸器为中间小、两头大的管体,与呼吸面罩(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名建
申请(专利权)人:成名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