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丝生产
,具体说是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
技术介绍
钢丝在合股工序后经过张力组合机构缠绕,最终由收线机构收纳在工字轮上,但是目前的张力组合机构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经过张力组合机构时造成收线跳动,从而有可能导致掉线现象的发生,另外还存在张力不稳定的情况,导致排线不规则,排线效果不佳,捻线质量不高等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现有张力组合机构存在的收线跳动,张力不稳,排线效果不佳的缺陷,从而实现一种张力连续稳定,收线平稳,捻线质量高的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包括机架、进线导向机构、上初卷轮、下初卷轮和过线轮,所述从合股机转出后经过进线导向机构绕向下初卷轮,再由下初卷轮绕向上初卷轮,然后由上初卷轮再绕回下初卷轮上,如此在上、下初卷轮之间反复缠绕3-5次,之后再由上初卷轮绕向过线轮,所述过线轮为同轴的前后重叠轮,过线轮分为内过线轮和外过线轮,钢线由上初卷轮绕向内过线轮,再由内过线轮绕依次绕经下初卷轮和上初卷轮,之后由上初卷轮从外过线轮下端绕向上端;在过线轮左侧还设置有摆动轮机构和精密轮,所述精密轮为同轴的前后重叠轮,精密轮包括内精密轮和外精密轮,所述摆动轮机构包括摆动轮、摆臂和弹簧,所述摆臂中段铰接设置于机架上,摆动轮设置于摆臂顶端,弹簧一端固定设置于摆臂底端,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机架上;钢线从外过线轮上端经内精密轮的下压后绕向摆动轮,再由摆动轮绕向外精密轮,然后经外精密轮最终绕向收线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内过线轮和下初卷轮之间设置有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包括机架、进线导向机构、上初卷轮、下初卷轮和过线轮,钢线从合股机转出后经过进线导向机构绕向下初卷轮,再由下初卷轮绕向上初卷轮,然后由上初卷轮再绕回下初卷轮上,如此在上、下初卷轮之间反复缠绕3‑5次,之后再由上初卷轮绕向过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轮为同轴的前后重叠轮,过线轮分为内过线轮和外过线轮,钢线由上初卷轮绕向内过线轮,再由内过线轮绕依次绕经下初卷轮和上初卷轮,之后由上初卷轮从外过线轮下端绕向上端;在过线轮左侧还设置有摆动轮机构和精密轮,所述精密轮为同轴的前后重叠轮,精密轮包括内精密轮和外精密轮,所述摆动轮机构包括摆动轮、摆臂和弹簧,所述摆臂中段铰接设置于机架上,摆动轮设置于摆臂顶端,弹簧一端固定设置于摆臂底端,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机架上;钢线从外过线轮上端经内精密轮的下压后绕向摆动轮,再由摆动轮绕向外精密轮,然后经外精密轮最终绕向收线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包括机架、进线导向机构、上初卷轮、下初卷轮和过线轮,钢线从合股机转出后经过进线导向机构绕向下初卷轮,再由下初卷轮绕向上初卷轮,然后由上初卷轮再绕回下初卷轮上,如此在上、下初卷轮之间反复缠绕3-5次,之后再由上初卷轮绕向过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轮为同轴的前后重叠轮,过线轮分为内过线轮和外过线轮,钢线由上初卷轮绕向内过线轮,再由内过线轮绕依次绕经下初卷轮和上初卷轮,之后由上初卷轮从外过线轮下端绕向上端;在过线轮左侧还设置有摆动轮机构和精密轮,所述精密轮为同轴的前后重叠轮,精密轮包括内精密轮和外精密轮,所述摆动轮机构包括摆动轮、摆臂和弹簧,所述摆臂中段铰接设置于机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