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515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7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床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包括:固定槽,固定槽具有上端敞开的第一空腔;升降槽,升降槽具有上、下端敞开的第二空腔,升降槽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固定槽并与固定槽相贴合,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连通;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折叠式起落架和驱动组件,折叠式起落架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可滑动地设于升降槽的外侧壁,其下端与固定槽的外侧壁固定铰接;第二连杆的上端与升降槽的外侧壁固定铰接,其下端可滑动地设于固定槽的外侧壁;驱动组件与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连杆运动以使折叠式起落架伸展或收缩,以实现带动升降槽上升或下降。实现了工作液槽的高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床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
技术介绍
在机床加工领域,一些工件加工需要浸没在工作液中进行,例如,电火花加工以工作液作为放电介质,工作液形成火花击穿放电通道,并在放电结束后迅速恢复间隙的绝缘状态,帮助电蚀产物抛出和排除。高度可调节的工作液槽不仅可以应用于电火花加工机床如电火花成形机、电火花线切割机上,而且可以应用于需要避免切削飞散及采用冷却液的金属加工机床上。这类机床需要采用专门的工作液槽盛放加工液。现有技术中这一类机床,多数采用工作液槽侧壁高度无法调整的结构,少数采用工作液槽高度可调节的结构。工作液槽侧壁高度无法调整的结构,通常采用在液槽的一侧设置开门式结构,用于安装和拆卸工件,这样的结构,使得工件拆装的效率较低。而工作液槽高度可调节的结构,一般都是整个工作液槽和工作台一起升降,使得机床的结构不紧凑、不合理,需要的动力较大,机床的承载能力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能够实现工作液槽侧壁高度的调节,满足浸液加工对工作液槽的高度调节的需求。(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加工机床的工
作液槽,包括:固定槽,固定槽具有上端敞开的第一空腔;升降槽,升降槽具有上、下端敞开的第二空腔,升降槽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固定槽并与固定槽相贴合,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连通;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折叠式起落架和驱动组件,折叠式起落架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可滑动地设于升降槽的外侧壁,且其下端与固定槽的外侧壁固定铰接;第二连杆的上端与升降槽的外侧壁固定铰接,且其下端可滑动地设于固定槽的外侧壁;驱动组件与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连杆运动以使折叠式起落架伸展或收缩,以实现带动升降槽上升或下降。根据本技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连接轴铰接。根据本技术,固定槽的外侧壁和升降槽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滑槽,第二连杆的下端和第一连杆的上端分别通过连接轴可滑动地插设于滑槽中。根据本技术,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联轴器、丝杠和设于丝杠的螺母,联轴器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其另一端与丝杠连接;螺母通过连接轴与第二连杆铰接。根据本技术,优选地,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设有多组,多组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依次铰接。根据本技术,高度调节机构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固定槽的两侧。根据本技术,升降槽与固定槽之间设有密封件。根据本技术,固定槽包括底板、内侧板和外侧板,内侧板围设于底板,与底板形成第一空腔;外侧板围设于底板并位于内侧板的外侧,与内侧板之间形成环状间隙;升降槽与内侧板相贴合。根据本技术,升降槽插设于环状间隙中。根据本技术,还包括工作台,工作台设于第一腔室。(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由固定槽和升降槽共同构成,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的驱动组件驱动折叠式起落架伸展或收缩而带动升降槽上升或下降,可以改变升降槽的上下位置,从而实现了该工作液槽的高度的调节,满足了浸液加工对工作液槽的高度调节的需求:在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作业时,可使升降槽上升至工作液槽的高度以达到使用要求,然后注入工作液体,即可进行加工作业;在加工作业完毕需取出工件时,则可在排放完工作液槽内的工作液体后,使升降槽下降,工作液槽高度降低,从而可方便地将工件取出。该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具有运动平稳、工作效率高、噪声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的后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槽;11:底板;12:外侧板;13:内侧板;2:升降槽;3:密封件;4:工作台;5:折叠式起落架;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第三连杆;54:第四连杆;61:第一连接轴;62:第二连接轴;63:第三连接轴;64:第四连接轴;65:第五连接轴;66:第六连接轴;67:第七连接轴;68:第八连接轴;7:驱动组件;70:电机座;71:电机;72:联轴器;73:丝杠;74:螺母;75: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包括:固定槽1、升降槽2和高度调节机构。其中,固定槽1具有上端敞开的第一空腔。升降槽2具有上、下端敞开的第二空腔,升降槽2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固定槽1并与固定槽1相贴合,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连通,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共同形成工作液槽的工作液盛放区域。升降槽2与固定槽1之间设有密封件3,以对升降槽2与固定槽1接触面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工作液渗漏。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固定槽1包括底板11、外侧板12和内侧板13,内侧板13围设于底板11,内侧板13呈环状,内侧板13与底板11形成第一空腔,在第一空腔内设有工作台4,工作台4设于底板11上,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外侧板12呈环状,外侧板12围设于底板11并位于内侧板13的外侧,与内侧板13之间形成环状间隙。升降槽2插设于环状间隙,且升降槽2与内侧板13的外表面相贴合。在升降槽2与内侧板13之间设有密封件3,密封件3为环状密封条。环状密封条可以嵌设在升降槽2的内表面并部分地相对其内表面突出,以与内侧板13的外表面相接触而起到密封作用;环状密封条也可以嵌设在内侧板13的外表面并部分地相对其外表面突出,以与升降槽2的内表面相接触而起到密封作用。由此,可保证升降槽2在相对内侧板13上下移动的同时使升降槽2与内侧板13之间保持密封。当然,升降槽2也可以插设于第一腔室内并与内侧板13的内表面相贴合。当密封件3损坏造成密封不严时,工作液盛放区域内的工作液将渗漏进入外侧板12与内侧板13之间形成的环状间隙,从而避免了工作液外流。本实施例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折叠式起落架5和驱动组件7,折叠
式起落架5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第一连杆51的上端可滑动地设于升降槽2的外侧壁,且第一连杆51的下端与固定槽1的外侧壁固定铰接;第二连杆52的上端与升降槽2的外侧壁固定铰接,且第二连杆52的下端可滑动地设于固定槽1的外侧壁。驱动组件7可以与第二连杆52的下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连杆52运动以使折叠式起落架5伸展或收缩,以实现带动升降槽2上升或下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升降的稳定性,高度调节机构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固定槽1的两侧,且高度调节机构设于固定槽1的底板11。其中,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可以设有多组,且多组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依次铰接。当设有多组交叉铰接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具有上端敞开的第一空腔;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具有上、下端敞开的第二空腔,所述升降槽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固定槽并与所述固定槽相贴合,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折叠式起落架和驱动组件,所述折叠式起落架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升降槽的外侧壁,且其下端与所述固定槽的外侧壁固定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槽的外侧壁固定铰接,且其下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槽的外侧壁;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运动以使所述折叠式起落架伸展或收缩,以实现带动所述升降槽上升或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具有上端敞开的第一空腔;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具有上、下端敞开的第二空腔,所述升降槽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固定槽并与所述固定槽相贴合,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折叠式起落架和驱动组件,所述折叠式起落架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升降槽的外侧壁,且其下端与所述固定槽的外侧壁固定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槽的外侧壁固定铰接,且其下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槽的外侧壁;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运动以使所述折叠式起落架伸展或收缩,以实现带动所述升降槽上升或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连接轴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外侧壁和所述升降槽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和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分别通过连接轴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滑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工机床的工作液槽,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班许可岭孟昭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