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俊专利>正文

单板双用电子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239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6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板双用电子秤,包括载物板、具有四个第一支撑脚和四个第一测力传感器的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具有第二壳体、一个第二支撑脚、以及一个与该第二支撑脚适配的第二测力传感器的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第二壳体固定设置在载物板底壁上,包括用于设置第二支撑脚和第二测力传感器的主体部、以及设有四个轴孔的转动支承部;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还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壳体;各第一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转动支轴;各第一支撑脚在随着相应一个第一壳体转动的过程中,其支撑面在低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和高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的高度范围内往复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作为大量程、精度低的体重电子秤,又可以作为小量程、精度高的厨房电子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秤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单板双用电子秤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体重电子秤,其结构主要包括载物盘、显示屏、电源模块和称重传感器组成,其功能主要用于称重人体,且基本上是当待称物体重量超过预设值后显示屏才开始显示数值,该预设值一般是5公斤;另外,该种体重电子秤的量程一般是180公斤,比较大,为了降低成本,该种电子秤一般都选用精度较低的称重传感器,比如对于以公斤为单位来说,其显示数值是小数点后一位,也即其精确程度是百克。所以这种传统的体重电子秤平日除了称量体重外,基本上不能作为它用,尤其是不能用于作为厨房电子秤用。另外,如果选用精度较高的称重传感器来实现既能称重,又能作为厨房电子秤使用,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考虑到精度要至少达到以克或0.1g为单位,还要量程上限达到180公斤,这种称重传感器的成本将比较高,至少在价格上无法与传统电子秤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作为大量程、精度低的体重电子秤,又可以作为小量程、精度高的厨房电子秤的单板双用电子秤。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板双用电子秤,包括载物板、以及具有四个第一支撑脚和四个第一测力传感器的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各第一支撑脚与相应一个第一测力传感器适配;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二壳体、一个第二支撑脚、以及一个与该第二支撑脚适配的第二测力传感器的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第二壳体固定设置在载物板底壁上,包括用于设置第二支撑脚和第二测力传感器的主体部、以及设有四个轴孔的转动支承部;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还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壳体,各第一壳体中设有两个测力传感器以及伸出该壳体的两个第一支撑脚;各第一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转动支轴,各转动支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相应一个轴孔中;各第一支撑脚在随着相应一个第一壳体转动的过程中,其支撑面在低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和高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的高度范围内往复移动;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中的容置槽、设置在容置槽中的第一测力传感器、封盖住各容置槽开口且具有中心定位孔的簧盖、设置在簧盖中心定位孔中的支柱和粘附在各支柱外侧端的垫片;各垫片和相
应一个支柱组合形成所述的第一支撑脚。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包括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中的安装槽、设置在安装槽中的第二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测力传感器一端并位于该端之上的托板、设置在第二测力传感器另一端并位于该端之下的所述第二支撑脚、设置在第二壳体底壁上的透孔;第二支撑脚穿过所述透孔,其支撑面位于第二壳体底壁下方;所述托板固定在载物板底壁上。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选用大量程但精度较低的称重传感器,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选用小量程但精度较高的称重传感器。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一壳体,使得使得第一支撑脚随其转动,第一支撑脚的支撑面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当第一支撑脚的支撑面低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时,第二支撑脚悬空,此时只有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发挥作用,可以作为体重电子秤使用;当第一支撑脚的支撑面高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时,第一支撑脚悬空,此时只有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发挥作用,可以作为厨房电子秤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作为体重电子秤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秤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电子秤的一种正视图;图4为图1所示电子秤作为厨房电子秤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电子秤的一种正视图;图6为图1所示电子秤的一种爆炸图;图7为图1所示电子秤中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电子秤中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一种单板双用电子秤,见图1至图8所示,包括载物板1,具有四个第一支撑脚2和四个第一测力传感器3的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4,具有第二壳体5、一个第二支撑脚6和一个与该第二支撑脚适配的第二测力传感器7的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8,显示屏11,调节开关12,以及电源模块13。各第一支撑脚与相应一个第一测力传感器适配。第二壳体固定设置在载物板底壁上,包括用于设置第二支撑脚和第二测力传感器的主体部51、以及设有四个轴孔52的转动支承部53。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还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壳体9,各第一壳体中设有两个测力传感器以及伸出该壳体的两个第一支撑脚;各第一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转动支轴91,各转动支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相应一个轴孔中;各第一支撑脚在随着相应一个第一壳体转动的过程中,其支撑面21在低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和高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61的高度范围内往复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壳体9、设置在第一壳体中的容置槽41、设置在容置槽中的第一测力传感器3、封盖住各容置槽开口且具有中心定位孔421的簧盖42、设置在簧盖中心定位孔中的支柱43和粘附在各支柱外侧端的垫片44;各垫片和相应一个支柱组合形成所述的第一支撑脚。本实施例中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二壳体5、设置在第二壳体中的安装槽51、设置在安装槽中的第二测力传感器7、设置在第二测力传感器一端并位于该端之上的托板52、设置在第二测力传感器另一端并位于该端之下的第二支撑脚6、设置在第二壳体底壁上的透孔53;第二支撑脚穿过所述透孔53,其支撑面61位于第二壳体底壁下方。所述托板固定在载物板底壁上。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支轴是光滑的圆柱,利用该圆柱与所述轴孔配合的松紧程度,实现在转动过程中对转动支轴也即对第一壳体的定位,本实施例中,转动支轴的转动角度是90度;在具体实践中,也可把采用市场上常用的定位转动枢轴例如翻板式手机专用转轴代替本实施例中的光滑圆柱,把轴孔的形状做成与定位转动枢轴适配的形状,这种结构能够更好的对第一壳体进行定位,使其具有更为稳固可靠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选用大量程但精度较低的称重传感器,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选用小量程但精度较高的称重传感器。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壳体及其第一支撑脚转动至此位置时,也即第一支撑脚的支撑面21与载物板平行时,第一支撑脚的支撑面21低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61,所以仅有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工作,此时可以作为体重电子秤使用。见图4和图5所示,当所述第一支撑脚的支撑面转动至与载物板垂直时,第一支撑脚的支撑面21高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61,此时仅有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工作,所以还可以作为厨房电子秤使用。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板双用电子秤,包括载物板(1)、以及具有四个第一支撑脚(2)和四个第一测力传感器(3)的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4);各第一支撑脚与相应一个第一测力传感器适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二壳体(5)、一个第二支撑脚(6)、以及一个与该第二支撑脚适配的第二测力传感器(7)的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8);第二壳体固定设置在载物板底壁上,包括用于设置第二支撑脚和第二测力传感器的主体部(51)、以及设有四个轴孔(52)的转动支承部(53);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还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壳体(9),各第一壳体中设有两个测力传感器以及伸出该壳体的两个第一支撑脚;各第一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转动支轴(91),各转动支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相应一个轴孔中;各第一支撑脚在随着相应一个第一壳体转动的过程中,其支撑面(21)在低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和高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61)的高度范围内往复移动;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壳体(9)、设置在第一壳体中的容置槽(41)、设置在容置槽中的第一测力传感器(3)、封盖住各容置槽开口且具有中心定位孔(421)的簧盖(42)、设置在簧盖中心定位孔中的支柱(43)和粘附在各支柱外侧端的垫片(44);各垫片和相应一个支柱组合形成所述的第一支撑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板双用电子秤,包括载物板(1)、以及具有四个第一支撑脚(2)和四个第一测力传感器(3)的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4);各第一支撑脚与相应一个第一测力传感器适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二壳体(5)、一个第二支撑脚(6)、以及一个与该第二支撑脚适配的第二测力传感器(7)的第二称重传感器模块(8);第二壳体固定设置在载物板底壁上,包括用于设置第二支撑脚和第二测力传感器的主体部(51)、以及设有四个轴孔(52)的转动支承部(53);第一称重传感器模块还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壳体(9),各第一壳体中设有两个测力传感器以及伸出该壳体的两个第一支撑脚;各第一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转动支轴(91),各转动支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相应一个轴孔中;各第一支撑脚在随着相应一个第一壳体转动的过程中,其支撑面(21)在低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面和高于第二支撑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俊
申请(专利权)人:申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