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健专利>正文

高楼急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00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楼急救器,主要是用于当高楼出现非常情况,需向楼下输送人员时所使用的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口袋1的下端侧面设有方便伸腿的孔2,口袋1的上口边接有吊带5,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应急救护装置,特别是一种当高楼上出现非常情况,需要由上向下输送人员时所使用的急救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目前各大中城市高楼拔地而起,居住高层建筑的居民越来越多,因此不得不考虑当高楼出现非常情况时用于救急的器具,尤其是老人或小孩此时更需要借住于器具救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楼急救器,以帮助居住在高层建筑上的居民在出现非常情况时脱离危险。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楼急救器,设有口袋1,口袋1的上口接有吊带5,口袋1的底端侧面并列设有两个孔2。所述的口袋1的上口装有上口圈3。所述的上口圈3还接有保护圈4。所述的上口圈3和保护圈4的材料为普通圆钢,其直径为5~20毫米。所述的口袋1的材料为各种布料或各种编织网衣。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1为口袋,以凡布为面料的口袋1经剪裁缝制成上端为圆口状的口袋,下端在侧面上开设有并列的两个孔2,口袋1的上口边缘设有上口圈3,上口圈3选用直径为10毫米的圆钢卷曲成圆环,缝制在口袋1的上口处,用四根尼龙绳-->索固定在上口圈3上,组成吊带5。当高楼上出现非常情况,需将人员输送至楼下时,可将老人或小孩坐在口袋1内,双腿自孔2处伸出即骑坐在口袋1内,再用绳索接在吊带5上,自楼上的窗处向楼下放,达到救生的目的。为了使在下落过程中不致撞击墙壁,上口圈3的外侧还接有保护圈4,保护圈4的材料为圆钢,直径为10毫米,上口圈3与保护圈4之间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6,可采用焊接工艺加工,也可以螺栓连接或其它方式连接。口袋1的面料也可以选用其它布料或者聚乙烯网衣缝制。本技术不只限于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任何可能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技术的基本思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急救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口袋[1],口袋[1]的上口接有吊带[5],口袋[1]的底端侧面并列设有两个孔[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急救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口袋[1],口袋[1]的上口接有吊带[5],口袋[1]的底端侧面并列设有两个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袋[1]的上口装有上口圈[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急救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王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