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淇专利>正文

高层缓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998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层缓降器,包括,本体,其有U形凹槽,两侧壁上设凹槽,凹槽两侧的侧壁开有通孔;盖体,其一侧端与本体一侧端枢轴活动连接;另一侧端形成一固定部,固定部两端开有通孔;锁定机构,包括两个锁定销、弹簧;锁定销设于盖体固定部通孔内,并对应本体侧壁通孔;止动块,设于盖体固定凹槽内,其上设第一滑动凹槽,沿凹槽轴向间隔设置滑轮;止动调节块,设于本体U形凹槽内,其上设有第二滑动凹槽,沿凹槽轴向对应止动块滑轮的错开、间隔设置滑轮;调节螺钉,一端穿过本体U形凹槽与止动调节块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螺钉调节止动调节块上下,从而调节止动块、止动调节块内的滑轮之间的间隙,以此调节绳索在滑轮间的松紧,实现升降速度的控制。(*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械,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用于高空降落的高层缓降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人高空升降一般采用升降机、金属拉梯等。升降机采用电机卷绕钢索,使被载人上升或下降,这种升降机受电力和场地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需他人操纵。另外,用于人的升降的器具有高楼救生伞、救生圈等,但这些器具不够安全,且功能单一用途狭窄。现有金属拉梯的升高,靠的是4~5名消防战士一起用力向下坠拉一根绳索,处于重叠状态之拉梯才会缓慢向上爬升,时间需要3~4分钟也许更长,原因是向下的作用力加大了叠梯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甚至产生拉梯低头变形,使拉梯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开,大火无情,火场即是战场,赢得时间,就会减少财产乃至生命的损失;火势得不到及时控制,直接危机人员财产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缓降器,它无需众人用力拉升,一人即可,省力,更重要的是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施灭火,达到最大限度降低火灾所造成损失之目的;同时,满足高层建筑的局部修补、安装、装璜,个人、家庭用于高楼火灾自救或遭遇不测时紧急避险,以及特殊人员用于悬崖探险和采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层缓降器,其特征是,包括,    本体,其具有一个两侧开口的U形凹槽,两侧壁的上端中部开设凹槽,凹槽两侧的侧壁开有通孔;    盖体,其上设一个对应本体U形凹槽的固定凹槽,其一侧端形成一连接部与本体的一侧端枢轴活动连接,另一侧端中部形成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与本体一侧的固定凹槽对应配合;该固定部两端开有通孔,其侧面还开有与通孔贯通的滑槽;    锁定机构,设置于盖体固定部通孔内,其包括两个锁定销以及相应的弹簧;锁定销设置于盖体固定部通孔内,其一端受弹簧作用为可伸缩设置;并对应本体一侧壁通孔;    止动块,装设于盖体固定凹槽内,其上设有第一滑动凹槽,沿凹槽轴向间隔设置滑轮;    止动调节块,装...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层缓降器,其特征是,包括,本体,其具有一个两侧开口的U形凹槽,两侧壁的上端中部开设凹槽,凹槽两侧的侧壁开有通孔;盖体,其上设一个对应本体U形凹槽的固定凹槽,其一侧端形成一连接部与本体的一侧端枢轴活动连接,另一侧端中部形成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与本体一侧的固定凹槽对应配合;该固定部两端开有通孔,其侧面还开有与通孔贯通的滑槽;锁定机构,设置于盖体固定部通孔内,其包括两个锁定销以及相应的弹簧;锁定销设置于盖体固定部通孔内,其一端受弹簧作用为可伸缩设置;并对应本体一侧壁通孔;止动块,装设于盖体固定凹槽内,其上设有第一滑动凹槽,沿凹槽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淇谢杰良
申请(专利权)人:汤淇谢杰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