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压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85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5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缝纫机的压脚,能根据使用的带状体的宽度简单地调整引导的宽度,无需进行带状体的中心位置相对于针位置的调整,并且不易产生被缝制物与带状体的缝合偏移。缝纫机的压脚包括:压脚主体,具有配置上传送齿的动作空间,用于按压布;旋转轴,连接于缝纫机的上传送机构;引导台,与压脚主体一体设置,引导缎带;右引导件和左引导件,是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引导台相对移动且引导缎带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一组部件,配置在以缝针上下移动的位置为基准位置呈对称的位置;以及作为协同动作部的调节螺钉、右引导件衬套和左引导件衬套,使右引导件和左引导件的移动协同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的压脚
技术介绍
在为了装饰、加强而将呈带状(条带状)的细长的花边、缎带、橡皮带等带状体相对于布等被缝制物缝合的情况下,需要避免带状体与被缝制物的位置偏移。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缝合条带的缝纫机的带有条带引导件的压脚。在该专利文献1的带有条带引导件的压脚中,通过将条带向规定的位置引导,能够将条带准确地缝制在被缝制物的规定位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309061号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每当缝制中使用的条带(带状体)的宽度发生变化时,都需要旋松紧固螺钉,在对准宽度后进行螺钉紧固。另外,由于改变宽度会使条带的中心位置相对于针位置产生偏移,因此需要重新进行对位作业,在该对位作业中,也需要旋松紧固螺钉进行对位。这样,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需要多次的调整作业,每次都需要进行旋松、紧固作业,作业十分繁琐。另外,在将被缝制物与带状体重叠缝合时,有时被缝制物与带状体的实际的传送量并不一致,产生缝合偏移。由于被缝制物和带状体各自的材料特性和尺寸的差异,导致被上方的压脚和下方的传送齿上下夹压的被缝制物和带状体未能准确地一体输送的情况下,产生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压脚,能够根据使用的带状体的宽度简单地调整引导的宽度,无需进行带状体的中心位置相对于针位置的调整,并且不易产生被缝制物与带状体的缝合偏移。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的解决方式解决所述课题。此外,为了便于理解,标注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对应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不过并不受此限定。方式1的专利技术为一种缝纫机的压脚(100),其包括:压脚主体(1),具有配置上传送齿的开口部(1b),用于按压被缝制物(15、18);连接部(1a),连接于缝纫机(90)的上传送机构(2、92);引导台(6),与所述压脚主体(1)一体设置,对相对于所述被缝制物(18)缝制的带状体(15)进行引导;引导部件(12、14),是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引导台(6)相对移动且引导带状体(15)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一组部件,配置在以缝针(17)上下移动的位置为基准位置呈对称的位置;以及协同动作部(8、11、13),使所述引导部件(12、14)的移动协同动作,以使所述引导部件(12、14)始终配置于所述基准位置的对称位置。方式2的专利技术为缝纫机的压脚(100),在方式1所记载的缝纫机的压脚(100)的基础上,所述协同动作部(8、11、13)包括:外螺纹部件(8),在一端形成有右旋外螺纹(8a),在另一端形成有左旋外螺纹(8b);右旋内螺纹(11a),设置于所述引导部件(12、14)的一方侧(12),与所述右旋外螺纹(8a)进行螺纹连接;左旋内螺纹(13a),设置于所述引导部件(12、14)的另一方侧(14),与所述左旋外螺纹(8b)进行螺纹连接。方式3的专利技术为缝纫机的压脚(100),在方式2所记载的缝纫机的压脚(100)的基础上,所述右旋内螺纹(11a)和所述左旋内螺纹(13a)形成于内螺纹部件(11、13),所述内螺纹部件(11、13)为与所述引导部件(12、14)不同的部件,通过将所述内螺纹部件(11、13)相对于所述引导部件(12、14)一体安装,由此将所述右旋内螺纹(11a)和所述左旋内螺纹(13a)分别设置于所述引导部件(12、14)的一方侧和另一方侧。方式4的专利技术为缝纫机的压脚(100),在方式1~3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的压脚(100)的基础上,所述压脚主体(1)连接于压脚单元(2),所述压脚单元(2)安装于具备上传送机构(2、92)的缝纫机的压脚棒(91),所述压脚单元(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压脚棒(91)进行装拆。根据本专利技术,缝纫机的压脚能够根据使用的带状体的宽度简单地调整引导的宽度,无需进行带状体的中心位置相对于针位置的调整,并且能够利用上传送而不易产生被缝制物与带状体的缝合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压脚100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为从图1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压脚100和压脚单元2的图。图3为从图2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缝纫机的压脚100的图。图4为表示缝纫机的压脚100的部件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将缝纫机的压脚100在图2中的箭头C-C的位置处剖切的剖视图。图6为表示缝制缎带的状态下的压脚100的立体图。图7为表示将缝制缎带的状态下的压脚100与压脚单元2一起示出的右视图(从图6中的箭头D方向观察的图)。图8为表示将压脚100和压脚单元2安装于缝纫机90来进行缝制的状态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 压脚主体1a 旋转轴1b 动作空间1c 针孔1d 螺纹孔2 压脚单元3 压脚保持架3a 支承槽6b U形槽4 上传送齿5 上传送脚5a 钩6 引导台6a 凸台6b 窗口6c 槽6d 槽6e 孔6f 孔6g 引导台6的中心(针中心)7 紧固螺钉8 调节螺钉8a 右旋外螺纹8b 左旋外螺纹8c 切面9 操作环10 螺钉11 右引导件衬套11a 右旋内螺纹12 右引导件12a 引导部12b 贯通孔13 左引导件衬套13a 左旋内螺纹14 左引导件14a 引导部14b 贯通孔15 缎带16 线17 缝针18 布19 针板90 缝纫机91 压脚棒92 上传送驱动机构93 螺钉100 压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压脚100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为从图1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压脚100和压脚单元2的图。图3为从图2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缝纫机的压脚100的图。此外,在图3中同时示出上传送齿4。图4为表示缝纫机的压脚100的部件构成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包含图1至图4在内的以下所示的各图为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而将各部分的尺寸、形状适当地夸大示出。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示出具体的数值、形状、材料等进行说明,不过也可以对它们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和便于说明,适当地使用图中箭头所示的前、后、左、右、上、下这六个方向进行说明。不过,这些方向并不对专利技术的结构进行限定。压脚100具备压脚主体1、引导台6、调节螺钉8、操作环9、右引导件衬套11、右引导件12、左引导件衬套13、左引导件14。压脚主体1具有在缝制时按压布等被缝制物的功能。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压脚主体1除了从上方按压布等之外,还从上方按压缎带,所述缎带由后述的右引导件12和左引导件14在左右方向上引导而缝制于布等。此外,压脚主体1相对于上下移动的缝针17将布等被缝制物和缎带(带状体)以适当的按压压力保持,可适当地进行缝制。在进行缝制时,压脚主体1适当地支持传送齿对于被缝制物的传送动作,从而送出缝制物,所述传送齿在被缝制物的下侧进行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此外,关于由右引导件12和左引导件14引导的带状体,此处使用缎带作为代表,并在各部分的名称中使用缎带的呼称。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压脚100并不局限于使用缎带,对于条带、花边、橡皮带等其他的带状体也可以与缎带同样地使用。压脚主体1具有针孔1c,在进行缝制时,缝针17贯通该针孔1c。在压脚主体1的前侧沿上下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引导台6的螺纹孔1d。另外,在压脚主体1的后方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压脚,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脚主体,具有配置上传送齿的开口部,用于按压被缝制物;连接部,连接于缝纫机的上传送机构;引导台,与所述压脚主体一体设置,对相对于所述被缝制物缝制的带状体进行引导;引导部件,是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引导台相对移动且引导带状体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一组部件,配置在以缝针上下移动的位置为基准位置呈对称的位置;以及协同动作部,使所述引导部件的移动协同动作,以使所述引导部件始终配置于所述基准位置的对称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06 JP 2015-0452601.一种缝纫机的压脚,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脚主体,具有配置上传送齿的开口部,用于按压被缝制物;连接部,连接于缝纫机的上传送机构;引导台,与所述压脚主体一体设置,对相对于所述被缝制物缝制的带状体进行引导;引导部件,是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引导台相对移动且引导带状体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一组部件,配置在以缝针上下移动的位置为基准位置呈对称的位置;以及协同动作部,使所述引导部件的移动协同动作,以使所述引导部件始终配置于所述基准位置的对称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动作部包括:外螺纹部件,在一端形成有右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村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蛇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