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浸钻井定深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703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3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浸采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浸钻井定深取样器,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采集地浸工艺钻井内某一深度处的液体样品,满足地浸对溶浸范围控制、地下水污染监测与调查、示踪试验的定深取样工作要求的地浸钻井定深取样器。本装置包括:包括取样容器、取样器上盖、限位环、阀座、阀芯和O型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取样器能按照指令完成任意指定深度下的取样作业,运用液体的流动性、空气压缩原理推开取样器阀门,当到达指令位置时,利用水柱压力、样品的自身重力关闭取样器阀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浸采铀
,具体涉及一种地浸钻井定深取样器
技术介绍
地浸浸采过程中,在含矿含水层注入的溶浸剂与矿岩发生化学反应,在水动力作用下溶解物向前迁移,溶浸物的浓度在迁移过程中时刻发生变化。对地浸溶浸范围控制的监测,就是通过监测采区外围布置的监测井中含矿含水层地下水成分变化情况来实施的;采区内部的地下水污染监测是对含矿含水层的上部、下部含水层布置的监测井实施监测。事实证明,同一地浸钻井的不同深度位置,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而在开展地浸溶浸范围控制、地下水污染监测与调查、以及示踪试验时,就需要查明这些细微差异,这就需在地浸工艺钻井内实现定深取样。目前市场能购买到的定深取样器,只能满足河湖深水的取样,对于地浸钻井200米以下、井管直径在80mm左右情况下不适用;地浸矿山广泛采用的深井取样器不能做到定深采集,所采集到的样品为井管内混合液样品,不能满足地浸生产与监测、溶浸范围控制监测、示踪试验等工作的误差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装置不能满足地浸生产与监测、溶浸范围控制监测、示踪试验等工作的误差要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准确采集地浸工艺钻井内某一深度处的液体样品,满足地浸对溶浸范围控制、地下水污染监测与调查、示踪试验的定深取样工作要求的地浸钻井定深取样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浸钻井定深取样器,包括取样容器、取样器上盖、限位环、阀座、阀芯和O型圈;取样容器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形;取样器上盖整体为圆形板状,一端与取样容器的上端的内壁活动连接,整体盖合在取样容器的上端;限位环整体为圆环形,设置在取样容器下部的内壁上;阀座整体为圆环形,横截面为台阶形,上部的内径大于下部的内径;阀座设置在取样容器下端的内壁上,位于限位环的下方;阀芯整体为圆环形,横截面为“H”形,上部的外径大于下部的外径;阀芯设置在阀座上,位于限位环的下方,用于从下端打开或封闭取样容器;O型圈套装在阀芯上部和下部的连接位置;进水孔共有两个,设置在阀芯下部的外壁上,沿阀芯的轴线对称布置,位于O型圈下方。如上所述的取样器上盖的直径与取样容器的内径相匹配。如上所述的阀芯上部的外径大于限位环的内径。如上所述的阀芯上部的外壁与阀座上部的内壁间隙为0.01mm至0.1mm,阀芯下部的外壁与阀座下部的内壁间隙为0.01至0.1mm。如上所述的进水孔距阀芯上端的距离小于阀座下部距限位环的距离。如上所述的取样容器、取样器上盖、限位环和阀座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阀芯采用PVC材料制成,O型圈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取样容器、取样器上盖、限位环、阀座、阀芯和O型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技术的取样器能按照指令完成任意指定深度下的取样作业,运用液体的流动性、空气压缩原理推开取样器阀门,当到达指令位置时,利用水柱压力、样品的自身重力关闭取样器阀门。该取样器操作简单,加工方便,实用性强。在操作过程中,定深取样器与深井壁会发生碰撞、自身的摇晃,
也未出现漏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地浸钻井定深取样器的进液过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地浸钻井定深取样器的取液后关闭过程示意图。其中:1.取样容器,2.取样器上盖,3.限位环,4.阀座,5.阀芯,6.O型圈,7.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地浸钻井定深取样器,包括取样容器1、取样器上盖2、限位环3、阀座4、阀芯5和O型圈6。取样容器1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形,用于容纳采集到的液体。取样器上盖2整体为圆形板状,一端与取样容器1的上端的内壁活动连接,整体盖合在取样容器1的上端,用于从上端打开或封闭取样容器1。限位环3整体为圆环形,设置在取样容器1下部的内壁上,用于限制阀芯5的向上运动。阀座4整体为圆环形,横截面为台阶形,上部的内径大于下部的内径。阀座4设置在取样容器1下端的内壁上,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用于放置阀芯5。阀芯5整体为圆环形,横截面为“H”形,上部的外径大于下部的外径。阀芯5设置在阀座4上,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用于从下端打开或封闭取样容器1。O型圈6套装在阀芯5上部和下部的连接位置,起密封作用,同时防止阀芯5产生晃动。进水孔7共有两个,设置在阀芯5下部的外壁上,沿阀芯5的轴线对称布置,位于O型圈6下方,用于通过液体。取样器上盖2的直径与取样容器1的内径相匹配。阀芯5上部的外径大于限位环3的内径。阀芯5上部的外壁与阀座4上部的内壁间隙为0.01mm至
0.1mm,阀芯5下部的外壁与阀座4下部的内壁间隙为0.01至0.1mm。进水孔7距阀芯5上端的距离小于阀座4下部距限位环3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取样容器1、取样器上盖2、限位环3和阀座4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阀芯5采用PVC材料制成,O型圈6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当需要使用本技术的取样器进行取样时,在取样器上盖2连接测量绳,将取样器以平均0.3~0.5m/s的速度下降,当取样器接触到液面后,形成一个撞击力,使阀芯5内的气压突然增大,从而向上推开阀芯5,让液体进入取样容器1内,同时推开取样器上盖2,如图1所示。阀芯5向上运动,当阀芯5上端接触到限位环3时,滞留数秒,让该深度位置的液体充满取样容器1。然后将取样器向上拉,取样容器1内的水形成向下的反作用力,阀芯5向下运动,从而关闭阀芯5,同时关闭取样器上盖2,如图2所示。取样过程,取样器与井管壁会发生碰撞,而此取样器设计了阀芯5外壁与阀座4内壁紧贴,同时使用O型圈6,防止碰撞、摇晃导致的取样器漏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浸钻井定深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取样容器(1)、取样器上盖(2)、限位环(3)、阀座(4)、阀芯(5)和O型圈(6);取样容器(1)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形;取样器上盖(2)整体为圆形板状,一端与取样容器(1)的上端的内壁活动连接,整体盖合在取样容器(1)的上端;限位环(3)整体为圆环形,设置在取样容器(1)下部的内壁上;阀座(4)整体为圆环形,横截面为台阶形,上部的内径大于下部的内径;阀座(4)设置在取样容器(1)下端的内壁上,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阀芯(5)整体为圆环形,横截面为“H”形,上部的外径大于下部的外径;阀芯(5)设置在阀座(4)上,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用于从下端打开或封闭取样容器(1);O型圈(6)套装在阀芯(5)上部和下部的连接位置;进水孔(7)共有两个,设置在阀芯(5)下部的外壁上,沿阀芯(5)的轴线对称布置,位于O型圈(6)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浸钻井定深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取样容器(1)、取样器上盖(2)、限位环(3)、阀座(4)、阀芯(5)和O型圈(6);取样容器(1)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形;取样器上盖(2)整体为圆形板状,一端与取样容器(1)的上端的内壁活动连接,整体盖合在取样容器(1)的上端;限位环(3)整体为圆环形,设置在取样容器(1)下部的内壁上;阀座(4)整体为圆环形,横截面为台阶形,上部的内径大于下部的内径;阀座(4)设置在取样容器(1)下端的内壁上,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阀芯(5)整体为圆环形,横截面为“H”形,上部的外径大于下部的外径;阀芯(5)设置在阀座(4)上,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用于从下端打开或封闭取样容器(1);O型圈(6)套装在阀芯(5)上部和下部的连接位置;进水孔(7)共有两个,设置在阀芯(5)下部的外壁上,沿阀芯(5)的轴线对称布置,位于O型圈(6)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长贵肖作学陈梅芳李德柳亚军冯国平王春霞徐屹群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